2009政治高考时事热点:20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政治学科思考及创新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09政治高考时事热点:20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政治学科思考及创新练习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09政治高考时事热点:20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政治学科思考及创新练习
一、背景材料:
背景一:20国集团 (Group 20) 由8国集团、欧盟以及一些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国家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参加 ( http: / / clk. / click / click.php cpid=9232&ads_id=1578&pid=99004762&cid=4785&url=http%3A / / / sc / index / index.php%3Fsiteid%3D1088&k=%u53C2%u52A0&s=http%3A / / www. / Article / ShowInfo.asp%3FID%3D104793&rn=822290&v=1&ref=http%3A / / www. / Article / ShowClass.asp%3FID%3D20076276993937%26Page%3D2&province=%u6D59%u6C5F&city=%u676D%u5DDE" \t "_blank )的20国集团创始会议1999年12月16日在德国柏林正式举行,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属于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内非正式对话的一种机制。按照惯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列席该组织的会议。20国集团的成员包括:8国集团成员国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俄罗斯,作为一个实体的欧盟以及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南非、韩国和土耳其。这些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约占全世界的85%,人口约40亿,将近世界总人口的2/3。
背景二:2008年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在美国华盛顿国家建筑博物馆举行。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发表了宣言,强调在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面临严重挑战之际,与会国家决心加强合作,努力恢复全球增长,实现世界金融体系的必要改革。 宣言指出,市场原则、开放的贸易和投资体系、得到有效监管的金融市场是确保经济发展、就业和减贫的基本因素。 宣言分析了当前危机的根源,指出宏观经济政策缺乏连贯性,市场参与者过度追逐高收益,缺乏风险评估和履行相应责任,经济结构改革不充分等阻碍了全球宏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导致风险过度,最终引发严重的市场混乱。宣言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有关国家已经开始采取一系列重大行动,以刺激经济增长,改善金融机构资本状况,保护储蓄与存款,弥补监管缺失,解冻信贷市场。在这些措施和行动的基础上,会议希望和鼓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其他多边开发银行在应对危机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在基础设施和贸易融资领域引入新的贷款机制。宣言说,在金融市场已全球化的今天,各国监管当局在履行自身职责的同时,必须加强国际合作,支持市场竞争与创新,加强金融市场透明度及监管机制,确保所有金融市场、产品和参与者都受到相应监管或监督。
宣言说,与会国将根据公认和强化的国际行为准则,促进和保护世界金融市场的诚信,防止非法操纵市场、欺诈和滥用行为,防范金融风险。宣言强调,在金融不稳定时期更应反对保护主义,反对为投资或商品和服务贸易设置新壁垒,反对采取新的出口限制措施或采取不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定的刺激出口措施。 宣言强调要继续致力于应对其他重要挑战,包括能源安全 ( http: / / clk. / click / click.php cpid=9232&ads_id=1579&pid=99004762&cid=4785&url=http%3A / / / sc / index / index.php%3Fsiteid%3D1088&k=%u5B89%u5168&s=http%3A / / www. / Article / ShowInfo.asp%3FID%3D104793&rn=84500&v=1&ref=http%3A / / www. / Article / ShowClass.asp%3FID%3D20076276993937%26Page%3D2&province=%u6D59%u6C5F&city=%u676D%u5DDE" \t "_blank )和气候变化、粮食安全、法治、反恐、贫困和疾病。宣言表示相信,通过持续的伙伴关系、合作和多边主义,国际社会一定能战胜挑战,恢复世界经济稳定与繁荣。宣言最后说,二十国集团将于2009年4月30日之前再次举行会议,审议其今天确定的有关原则和决定的落实情况。
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题为《通力合作 共度时艰》的重要讲话。胡锦涛指出:国际社会应该认真总结这场金融危机的教训,在所有利益攸关方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对国际金融体系进行必要的改革。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应该坚持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新秩序的方向,努力营造有利于全球经济健康 ( http: / / clk. / click / click.php cpid=9232&ads_id=1580&pid=99004762&cid=4785&url=http%3A / / / sc / index / index.php%3Fsiteid%3D1088&k=%u5065%u5EB7&s=http%3A / / www. / Article / ShowInfo.asp%3FID%3D104793&rn=922908&v=1&ref=http%3A / / www. / Article / ShowClass.asp%3FID%3D20076276993937%26Page%3D2&province=%u6D59%u6C5F&city=%u676D%u5DDE" \t "_blank )发展的制度环境。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应该坚持全面性、均衡性、渐进性、实效性的原则。全面性,就是要总体设计,既要完善国际金融体系、货币体系、金融组织,又要完善国际金融规则和程序,既要反映金融监管的普遍规律和原则,又要考虑不同经济体的发展阶段和特征。均衡性,就是要统筹兼顾,平衡体现各方利益,形成各方更广泛有效参与的决策和管理机制,尤其要体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利益。渐进性,就是要循序渐进,在保持国际金融市场稳定的前提下,先易后难,分阶段实施,通过持续不断努力最终达到改革目标。实效性,就是要讲求效果 ( http: / / clk. / click / click.php cpid=9232&ads_id=1580&pid=99004762&cid=4785&url=http%3A / / / sc / index / index.php%3Fsiteid%3D1088&k=%u6548%u679C&s=http%3A / / www. / Article / ShowInfo.asp%3FID%3D104793&rn=568450&v=1&ref=http%3A / / www. / Article / ShowClass.asp%3FID%3D20076276993937%26Page%3D2&province=%u6D59%u6C5F&city=%u676D%u5DDE" \t "_blank ),所有改革举措应该有利于维护国际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有利于增进世界各国人民福祉。 中方主张重点实施四方面改革举措:一是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完善国际监管体系,建立评级机构行为准则,加大全球资本流动监测力度,加强对各类金融机构和中介组织的监管,增强金融市场及其产品透明度。二是推动国际金融组织改革,改革国际金融组织决策层产生机制,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组织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尽快建立覆盖全球特别是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早期预警系统,改善国际金融组织内部治理结构,建立及时高效的危机应对救助机制,提高国际金融组织切实履行职责能力。三是鼓励区域金融合作,增强流动性互助能力,加强区域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地区资金救助机制作用。四是改善国际货币体系,稳步推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共同支撑国际货币体系稳定。
二、教材链接:
政治学科:
(一)从经济常识角度分析
1.市场经济具有竞争性、开放性等一般特征。市场经济的开放性、竞争性使各国市场相互依存,共同构成国际大市场这一整体。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发表了宣言,强调在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面临严重挑战之际,与会国家决心加强合作,努力恢复全球增长,实现世界金融体系的必要改革。
2.当代世界市场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商品结构复杂化、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激烈化。胡锦涛指出:“鼓励区域金融合作,增强流动性互助能力,加强区域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地区资金救助机制作用”体现了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的特点。
3.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实行对外开放已经成为全球性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中国积极参加20国集团的活动,呼吁“通力合作、共度时艰”,正是加强金融合作,坚持扩大对外开放的表现,为我国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4.对外贸易的作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的召开,表明各国致力于加强合作,努力恢复全球增长,实现世界金融体系的必要改革。
5.对外贸易原则。我国对外贸易独立自立、自力更生和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中国积极与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开展经济合作,是本着互利双赢的目的,以造福世界人民为根本归属。
(三)从政治常识角度分析
1.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要履行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的国家职能,同时这一职能又反映了我国的国家性质。胡锦涛提出的重点实施四方面的改革举措,反映了我国的国家职能与国家性质。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件,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胡锦涛提出,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应该坚持全面性、均衡性、渐进性、实效性的原则,符合当今时代主题。
3.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方主张重点实施四方面改革举措,符合我国的国家利益。而且我的外交政策是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
4.国际新秩序应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与原则,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中国主张坚持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新秩序的方向,努力营造有利于全球经济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符合我国提出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反映了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可以世界各国创造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的外部条件。
5.国家间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主要是由各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20国集团加强交往与合作,这符合各国的共同利益,有利于为各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6.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当今世界的国际竞争是以经济力和科技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中国致力于与20国集团加强合作,体现了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
7.主权国家的权利与义务。中国提出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新秩序,既反映了对主权国家权利的尊重,又积极履行了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的责任与义务。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