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科目版本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章节课名第二单元 第3课 液体的热胀冷缩学习目标科学概念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过程与方法能学会设计一个简易的观察水的体积变化的装置。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学习科学知识,要运用到日常的生产和生活中。重难点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具体环节设计教学环节页码内容1.教师上课1.情景导入1.1温度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仪器,你有没有想过它的制作原理是什么呢? 通过下面的学习,我们就能发现温度计制作原理的秘密。2.探索新知1.2水在受热或受冷后,体积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下面我们来探究一个实验吧。1.3实验材料:一杯冷水、一杯热水、烧瓶、玻璃管、橡皮塞、红墨水、水彩笔等。1.4实验方案:先在烧瓶里加满水,在玻璃管上做上标记,记录好常温下玻璃管内液面的高低,然后把烧瓶放到热水里,观察玻璃管里液面的变化并做上标记,再把烧瓶放到冷水里,观察玻璃管里液面的变化。1.5实验现象一:水受热后体积增大(膨胀),水柱上升。如图一、图二所示: 图一 图二 1.6实验现象二:水受冷后体积变小(缩小),水柱下降。如图三、图四所示: 图三 图四1.7实验结论: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现象被称为热胀冷缩。 2.探索新知1.8如果我们把水换成其它液体,它们会不会也出现类似的现象呢?请观看下面小实验视频。1.9现象:把瓶内的牛奶、食用油、酱油分别浸入冷水时,导管中的液柱都会下降,说明了这几种液体受冷都会体积收缩;把这几种液体再分别浸泡在热水中时,可以看到液柱都会上升,说明了这几种液体受热体积膨胀。 1.10结论:通过实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在一般情况下,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3.回顾小结1.11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水会热胀冷缩、其它液体也会热胀冷缩。所以,一般情况下,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温度计的制作原理就是利用了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4.拓展应用1.12请你利用今天学过的知识分析一下:为什么这些瓶子里的液体都不会装满呢? 1.13原来这是因为厂家为了防止这些瓶子里的液体在运输或销售的时候受热发生膨胀,导致瓶子变形或爆炸有危险而进行的科学设计。1.14液体的热胀冷缩也有特殊的例子,例如:水在0℃结冰时,它的体积不是缩小而是胀大1/10,这是因为水在4℃到0℃之间会发生冷胀热缩现象。水的这种反常膨胀的原理是什么,科学家还没有解释,仍属于未解之谜,这个留给你将来去探索吧。1.15水的冷胀热缩现象在生活中也有应用。例如别具风味的冻豆腐菜,就是使豆腐中的水结冰后,体积膨胀把豆腐中原来的小孔撑大。当冰融化后,水从一个一个的小孔中流出来,豆腐里就留下了无数个小孔,整块豆腐呈泡沫塑料状,这样,冰豆腐经过烹调后,小孔里盛满了汤汁,吃起来味道就非常鲜美。 2.学生自学1.跟我学2.1下面我们再通过观看视频来学习今天的内容。点击查看学习目标2.学生练习2.2简答题:(1)所有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这是为什么?(2)温度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仪器,它的制作原理是什么呢?(3)在超市里出售的很多瓶装液体货物,为什么这些瓶子里的液体都不会装满呢? 2.3答案:(1)一般情况下,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但也有特殊的例子,例如水在4℃到0℃之间会发生冷胀热缩现象。(2)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作成的。(3)这是因为厂家为了防止这些瓶子里的液体在运输或销售的时候受热发生膨胀,导致瓶子变形或爆炸有危险而进行的科学设计。3.拓展资源1.教学设计3.1word0012.常见问题3.21.实验中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的是什么?要特别提示同学们注意的是设计一个简易的观察水的体积变化的装置以及明显地看到水的体积变化的方法。2.本节课怎样帮助同学们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老师可以充分利用拓展应用中的例子,用问答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液体热胀冷缩性质以及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们举一反三,让他们领悟到生活中的科学是随处可见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