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科目版本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章节课名第一单元 第6课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下沉的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过程与方法设计实验验证下沉物体在水中受到了浮力作用,用弹簧秤测量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画示意图,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实验验证的重要意义。懂得数据在分析解释现象过程中的重要性。重难点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具体环节设计教学环节页码内容1.教师上课1.情境导入1.11.导入新课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从井中提水时,同样是盛满水的桶,离开水面后要比在水中感觉重很多,这是什么原因呢?是不是水桶在水中也受到了水的浮力?1.21.导入新课学习了上一节课的内容,我们已经知道了泡沫块在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那么,下沉的物体也会受到浮力的作用吗?2.探索新知1.3探索新知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个问题: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1.42.探索新知设计实验研究问题:下沉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实验材料:量杯、测力计、棉线、石块思考:应该怎样做这个实验?1.52.探索新知实验步骤1.先用棉线把石块和测力计连接起来。2.在空气中测出石块的重力。3.在水中测出石块的重力。4.比较两次测得的结果。1.62.探索新知观察石块有无受到水的浮力的方法 在空气中的重力为1.25N 在水中的重力为0.8N思考:石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少呢?1.72.探索新知观察石块有无受到水的浮力的方法 在空气中的重力为1.25N 在水中的重力为0.8N石块受到的浮力=在空气中的重力–在水中的重力= 0.45N1.82.探索新知实验数据分析你能计算出下表中浮力大小分别是多少吗?浮力大小一样吗?这个数据结果说明了什么?1.92.探索新知实验数据分析从这个数据结果可以看出,水中的石块受到浮力,而且石块浸入水中越多,受到的浮力就越大。1.102.探索新知实验结论: 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小,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小。1.112.探索新知既然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会受到水的浮力,那为什么它们还是会下沉呢?1.122.探索新知我们再一起来看看石块和泡沫块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你可以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来解释吗?可以用示意图画出受力情况吗?1.132.探索新知 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会上浮。1.142.探索新知 当物体受到的重力大于浮力时,就会下沉。3.回顾小结1.223.回顾小结4.拓展应用1.234.拓展应用同学们,在不改变马铃薯的情况下,你们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变马铃薯的沉浮状态呢?试一试吧!2.学生自学1.跟我学2.1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上浮的物体会受到浮力。那么,下沉的物体也会受到浮力吗?一起来探究学习吧!点击查看学习目标2.学生练习2.2问题:(1)物体在水中会受到哪些力的作用?(2)为什么泡沫块在水中上浮?(3)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方向是哪个方向?2.3答案:(1)物体在水中会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浮力和重力。(2)为什么泡沫块在水中上浮? 因为泡沫块在水中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重力。(3)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方向是哪个方向? 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方向是向上的。3.拓展资源1.教学设计3.1word0012.常见问题3.2(1)如何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教科书提出让学生用示意图画出石块和泡沫塑料块在水中的受力情况,这种情况在小学科学的学习中是第一次出现,对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的要求是很高的。用图示来表述解释,可以更加清晰地展示学生的思维和概念的形成过程,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也有助于理解沉浮现象与浮力的关系,构建起正确的概念。参考示意图如下:(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什么?本课要学生自己设计实验验证猜想的活动,在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要求上更进了一步。同时,通过测量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引导学生发现,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的体积有关,这与前一节课的内容联系起来,可以形成完整的概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