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 第三课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教科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 第三课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教科版

资源简介


科目版本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
章节课名
第一单元 第三课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过程与方法
1.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2.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
3.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2.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
重难点
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具体环节设计
教学环节
页码
内容
1.教师上课
情境导入
1.1
大家都知道玻璃珠会沉于水底。那么,橡皮泥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呢?你能想办法改变它们的沉浮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吧!
探索新知
1.2
  我们先把橡皮泥塑造成各种各样的实心形状。
1.3
  同学们认真观察各种形状的实心橡皮泥在水中沉浮情况。
1.4
我们发现,所有实心橡皮泥都是沉入水底。
同学猜想一下,同一块橡皮泥的形状改变了,它是沉是浮呢?接下来我们一起观看一个实验视频来验证大家的猜想。
(点击播放视频)
1.5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橡皮泥的形状发生改变后,可以让它浮在水面上。
1.6
我们把橡皮泥塑造成船形或者不同的空心形状,通过视频观察它们在水中沉浮情况。
1.7
1.8
我们发现,和实心的橡皮泥比较,船形和空心形状橡皮泥很容易在水中浮起来。同学们想过这是为什么吗?
1.9
细心的同学不难发现,同一块橡皮泥或者同样重量的橡皮泥,实心造型时体积最小;空心和船型造型时体积较之实心造型时要大。
同一重量的橡皮泥,体积越大,在水中越容易浮起来,体积越小,越容易沉下去。
1.10
取一个量杯,在量杯里倒入250毫升水,把做成实心团和船型的橡皮泥放入量杯中,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并做好记录。
1.11
通过观看视频,细心的同学都发现了,橡皮泥入水后,无论橡皮泥在水中是沉还是浮,量杯中的水面都有变化。
1.12
因为250毫升的量杯每格刻度相差是50毫升,为了更细致地观察到水面的变化,我们把量杯换成每格相差5毫升的50毫升的量杯。我们先在500毫升量杯里加入450毫升的水,然后分别把实心、空心、船形橡皮泥分放进筒杯中,请看视频: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1.13
通过实验视频,我们观察到放入橡皮泥后水面都有升高,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也就是水面上升的体积。例如在装有450ml水的量杯中,放入一船形橡皮泥,水面上升为约460ml,即该橡皮泥的排开的水量为量杯水面上升的体积约10ml。
1.14
我们从上面的实验中知道,同一重量橡皮泥,实心和空心进行对比,实心橡皮泥排开的水量约为5ml,而空心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有将近20ml。
1.15
通过多次实验得到的数据,我们发现,同一重量不同形状的橡皮泥,实心的下沉,排开的水量小;空心的上浮,排开的水量大。
1.16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
同一重量、不同体积的物体,体积越大,在水中排开的水量越大,越容易浮起来。
同一重量、不同体积的物体,体积越小,在水中排开的水量越少,越容易沉下去。
1.17
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铁块在水中是沉的,钢铁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还能装载货物吗?你能用这节课学的知识解释一下吗?

1.18
这是由于大轮船有空心的船舱,在水中排开的水量非常大,于是轮船能够浮起来,而且轮船排开的水量越大,就能够装载越多的货物。
3.回顾小结
1.19
现在我们知道,同一重量的橡皮泥,沉的形状相对体积小,排开的水量少,而浮的形状相对体积大,排开的水量大。
根据物体排开水量的多少,我们能够简单判断物体的沉浮,例如轮船排开的水量大,所以能够载重浮于水面等。在生活中,你还发现了哪些有趣的沉浮现象呢?
1.20
  除了潜水艇和浮沉子的上浮和下沉现象,我们熟悉的飘流瓶也是这样的原理。本来在水中会沉的玻璃瓶,拧紧盖,使得空气留在瓶内,从而增加排水量,浮在水中。
2.学生自学
1.跟我学
2.1
大家都知道玻璃珠会沉于水底。那么,橡皮泥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呢?你能想办法改变它们的沉浮吗?这节课让我们跟着视频一起来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吧!
Tc01
科学概念
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过程与方法
1.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2.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
3.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2.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
2.学生练习
2.2
选择题:
(1)用一定量的橡皮泥造船,把船造得大些,装载的垫圈就(? ?)。? ?
A.多
B.少
C.一样多
(2)用同样多的橡皮泥造船,甲做的橡皮泥船能承受22个垫圈,比乙做的能多承受2个,排水量大小比较(? ?)。
A.甲大
B.乙大
C.一样大
2.3
参考答案:
(1)A
(2)A
3.拓展应用
1.教学设计
3.1
word001.doc
2.常见问题
3.2
(1)本节课如何组织教学最有效?
在进行了前两节课的探究活动之后,学生进一步感受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可能发生改变。鼓励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借助实验、数据搜集和分析,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能做出沉浮判断。对数据的记录和分析,教师可以做出适当的引导,让学生自己总结。
(2)进行实验探究活动是教师应该注意什么?
在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实验时,要提醒学生注意操作规范和安全。有条件的可以借助视频,来展示平时实验室进行排水量的操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