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铁生锈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道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2. 通过观察、实验获得证据,确定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铁生锈的原因。3. 懂得确定一种物质是否是新物质需要有足够的证据,培养证据意识。二、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铁锈是不同于铁的物质,了解形成原因。2. 教学难点:能设计完整实验,论证自己的推理、猜想,并能坚持观察记录。三、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准备:一块无锈的铁片、一块锈蚀严重的铁片、电路、磁铁、锤子。2. 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 我们在前面学习了物质变化的形式有几种?它们的区别是什么?(复习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内容)2. 观察思考: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特点? (出示图片:铁生锈)3. 小结:通过这些图片我们发现“铁生锈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铁生锈是什么变化,并探索铁生锈的原因。(二)观察铁锈,和铁进行对比,认识铁锈1. 提出问题,明确探究任务:铁锈是从铁变来的,那么铁锈是铁么?怎样证明铁锈是不同于铁的新物质呢?2. 仔细观察比较铁片和铁锈,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吗?如何证明我们的看法?(出示图片:观察铁锈1)3. 引导思路:要看铁锈是否是铁,除了观察外,我们还要看铁锈是否拥有铁所具有的特性来验证,让我们用实验寻找更多的证据吧。(出示图片:观察铁锈2)提示:对比实验,要注意可变因素的唯一性,以及实验注意点。4. 学生对比实验,观察铁片和铁锈的不同。提示:学生用磁铁吸引生锈的铁片,如果能够吸住,说明生锈的铁片中铁的含量还是很多的。可以让学生从生锈的铁片上刮下一些铁锈的细末重新做对比实验。铁片和铁锈比较记录表颜色光泽手感导电敲击磁铁空隙铁片铁锈5. 反馈交流,探讨结果,并展示记录表。如何用你的发现说明你的看法?(出示图片:铁片和铁锈比较记录表)6. 小结:我们通过观察和敲击、导电、磁铁的吸引等实验,得到的结果都说明铁锈不是铁,是铁产生的一种新物质,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思考:铁是和什么物质发生的化学变化呢? (三)探索铁生锈的原因1. 提出问题:铁是和谁发生的化学变化呢?也就是铁锈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出示图片:探索铁生锈的原因)2. 学生大胆讨论猜测。3. 小组制定研究计划。(对铁生锈原因的探索,要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对比实验、自己观察记录)(出示图片:设计实验举例)4.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实验用到的器材。(播放动画:探索铁生锈原因实验器材)5. 再来看看具体的实验步骤吧。(播放视频:探索铁生锈的原因)6. 交流研究计划,相互质疑补充,完善小组实验方案。(教师对学生的实验设计可以进行指导,特别是研究问题的确定是否合理,对比实验研究的方法是否严谨等。学生的研究问题要小,变量要单一,这样学生才能进行实验。重点指导问题选择的可行性,人员分工等。)7. 小结:由于铁生锈需要较长的时间,我们不可能在课堂完成这个实验,观察记录必须在课外进行,希望同学们课后按照你们制定的研究计划,用实验来证明我们的猜想,注意每天观察并把实验现象做好记录。(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这节课我们观察认识了铁锈,知道了铁生锈的原因。那你了解铁生锈的危害吗?(出示图片:生锈危害)教师介绍:由于钢铁制品的生锈,全世界每年损失的钢铁占当年钢铁产量的20%~30%。2007年,我国的钢铁产量约有5亿吨,那么我国在那一年将会损失多少钢铁呢?不仅如此,还会因设备锈蚀,引起停工停产,产品质量下降,造成巨大经济浪费。因此,研究铁生锈的原因和防止铁生锈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防止铁生锈,为后面的课程做准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