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我们身边的物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道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总是在发生着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2. 能用举例、分析、归纳、比较等方法,对物质的变化进行分析。通过对比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3. 认可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着的。二、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能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2. 教学难点:简单感受抽象物质的存在,以及物质的变化。三、教学准备分组材料:手工纸、易拉罐、压扁的易拉罐、火柴、燃烧过的火柴梗、铁钉、生锈的铁钉、装有水的药瓶、装有冰的药瓶、粉笔、白纸、蜡烛、铁片。演示材料:课件(教材相关内容),实物投影。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 同学们,请看看我们的教室里都有哪些物体?它们是由什么材料制作的?(学生自由说一说)2. 小结:同学们说出了这么多的物体,而且这些物体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我们给这些实际存在的物体起一个共同的名字叫“物质”。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我们身边的物质”。(板书课题:《我们身边的物质》)(二)认识物质1. 我们已经知道实际观察到的物体是物质,我们的教室是由物质构成的,我们的校园是由物质构成的,就连我们每个人都是由物质构成的。可有些东西看不见或摸不着,甚至有的物体既看不见也摸不着,那它们是不是物质呢?2. 讨论:空气实际存在吗?你有什么方法可以证明它的存在?(出示图片:证明空气存在)3. 提示:注意观察,你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4. 学生汇报:垃圾袋鼓起来,说明空气的存在。5. 小结:通过实验我们看到了空气的存在,所以空气也是物质。实际上除了空气,还有我们看到的灯光,以及我们发出的声音和我们每天用到的电都是实际存在的东西,它们也都是物质。(出示图片:它们是物质吗)6. 我们聊了这么长时间,现在关于物质同学们有什么想说的?知道什么是物质了吗?概念:物质是指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三)物质在变化1. 我们生活在物质世界当中,世界上这么多的物质会不会发生变化呢?同学们能举出一些例子吗?(学生自由发言)(播放视频:水结冰过程)2. 世界在变,物质也在不断地变化,物质的变化有没有什么规律呢?让我们通过观察来研究一下吧。(出示图片:物质变化的相同点)易拉罐——压扁的易拉罐水——水结成的冰火柴——燃烧过的火柴梗铁钉——生锈的铁钉3. 提问:根据我们的观察,你发现这四组物质中哪两组变化有相同之处? 教师介绍:第一组和第二组,两种物质在变化上都是形态和大小发生了变化。第三组和第四组,两种物质在变化上都产生了不同于原来的新物质。4. 讨论:以上四种物质的变化过程,你觉得哪种变化在课堂上能实现?哪种变化在课堂上不能实现?(水结成冰、铁钉生锈不能实现,因为他们变化速度缓慢)5. 小结:物质都在变化,有的变化速度很快,有的变化速度缓慢。(出示图片:物质在变化)6. 世界上有不变的物质吗?像岩石、房屋、马路是不是也在变化呢?(出示图片:一切物质都在变化)教师介绍:岩石——风化;房屋——变形、裂缝;马路——塌陷、凸起等。7. 小结:岩石、房屋、马路也在变化,它们是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的变化。(四)让物质发生变化1. 我们已经知道物质是在变化的,老师今天还为同学们准备了这样几种物质(粉笔、白纸、蜡烛),你有什么办法让这些物质发生变化呢?小结: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办法使这些物质发生变化。2. 下面就动手实验,来验证我们的想法吧!(出示图片:让物质发生变化)(播放视频:回形针、水、蜡烛)(五)总结拓展1. 教师总结:物质总是在变化的,变化的形式也是多样的,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为的。物质的变化有两种情况:一类是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等;另一类变化是产生了新的物质。2. 课后请同学们继续留意观察身边一些物质的变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