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届一轮复习《经济常识》第一课(1)考点精讲精练【考情分析】(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09届一轮复习《经济常识》第一课(1)考点精讲精练【考情分析】(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09届一轮复习《经济常识》第一课(1)考点精讲精练【考情分析】
高考考点 2005年高考 2006年高考 2007年高考 2008年高考
1.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2.商品的基本属性 广东卷·9 全国卷Ⅰ·24 广东卷·10 全国卷Ⅱ·24
3.商品的价值量 广东卷·13上海卷·15 江苏卷·17全国卷Ⅰ·26四川卷·27 全国卷Ⅰ·24全国卷Ⅱ·24天津卷·25广东卷·3 全国卷Ⅰ·25广东文科基础·1四川文综·24宁夏文综·12
考点一:商品经济的基本含义
【辐射范围】商品的基本含义;商品经济的基本含义、存在范围、地位。
【考点引申】(1)理解商品的概念要抓住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是劳动产品,非劳动产品不是商品;二是劳动产品必须用二交换才是商品,用于自己消费就不是商品。这里的交换是一种买卖过程,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这种买卖过程包括交换之前和交换之中,交换动作完成之后就不是商品了。从商品的产生看,商品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个历史范畴。(2)要通过与其他劳动产品和其他非劳动产品的物品相比较为深化理解商品概念。(3)要通过比较物品、劳动产品、商品三者外延大小来深化理解商品概念。(4)收购站收购的“废品”,也是商品。另外,在现代这个知识经济时代,各种用于交换的科技成果也是商品。
【即时检测】
1.新华每日电迅2007年10月14日报道:美国安全化妆品运动组织11 日公布了一份产品质量检测报告。报告显示,美国制造的口红大多含铅,且三分之一含铅量超标。美国一家独立实验室今年9 月抽检了美国市场上33 个品牌的红色系唇膏。这些口红均由美国制造。检测结果显示,61% 的口红含铅,含铅量从0.03ppm 至0.65ppm 不等。但没有一种口红在包装上标注含铅。ppm 为显示成分含量的计量单位,1ppm 相当于每千克中含1 毫克。对上述含铅量超标的口红认识正确的是:(    )
A.有毒口红不是劳动产品,因为它没有价值;
B.有毒口红有使用价值,但不是商品;
C.有毒口红不应成为商品出售,因为它不具备应有的使用价值;
D.有毒口红不应成为商品,因为它不用于交换;
2.2007年11月22日感恩节那天,小哲买一多功能景德陶瓷煲送给母亲。这一陶瓷煲:( )
A.是商品,因为它是从商店里买来的;
B.不是商品,因为它是作为礼物送给母亲的,没用于交换;
C.要作具体分析,到商店去买的时候是商品,买来之后送给别人就不是商品;
D.是商品,它是劳动产品,耗费了人类劳动;
3.商品与商品交换的本质是:( )
A.物与物的交换;
B.货币与物的交换;
C.一定社会关系中人类劳动的交换;
D.人们不同需要的交换;
4.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关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历史顺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时出现的。因为商品经济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B.先有商品生产,后有商品交换。因为只有生产出来才能交换;
C.先有商品交换,后有商品生产。因在未出现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之前,就有了剩余产品劳动产品的交换;
D.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情况,甲地可能先有商品生产,后有商品交换,乙地可能相反;
【参考答案】1、C 2、C 3、C 4、C
考点二 商品的基本属性
【辐射范围】使用价值的定义、属性、所反映的关系;价值定义、属性、所反映关系,表现形式,与交换价值的关系;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区别、联系)
【考点引申】
1.使用价值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价值体现人与人的关系。价值是一切商品共有的,也就是说所有商品都有价值,价值是商品特有的,也就是说只有商品才有价值。
2.价值是劳动形成的,但不是所有劳动都形成价值,只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中的劳动才形成价值。
3.分析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1)区别:第一,概念不同;第二,性质不同。表现在: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而且不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价值则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也是本质属性,只有在交换中才能形成,代表了一窍不通的社会关系。(2)联系:作为商品必须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即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3)对立:商品生产者与消费者对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能兼得。因为,商品生产者为得到价值就必须出让使用价值给消费者,而消费者为得到使用价值就必须付出价值给生产者,双方不可能同时享有二者。因此,商品作为二者的统一是对立的统一。
【即时检测】
2007年10月油价及肉价、蔬菜价格一路上扬。回答1——2题。
1.影响肉、菜、饮用水等生活必需品价格的根本性因素是:( )
A.价值; B.市场; C.供求; D.自然灾害;
2.如果肉、菜、饮用水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回落:( )
①将对此类产品的生产产生调节作用;②有利于提高居民的购买能力;③必将导致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④会使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增大;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新华社东京2007年10月13日专电 日本食品安全领域又曝惊人丑闻,大家前往日本最著名的伊势神宫参观在当地买回的著名土特产——300年和式点心老铺“赤福”的产品竟可能是伪造生产日期的食品!
继今年年初日本西点业百年老铺不二家曝出使用过期牛奶丑闻之后,北海道肉类加工企业Meathope的严重作假事件、北海道代表性特产“白色恋人”巧克力点心出售过期食品事件、九州地区以进口廉价鳗鱼伪造“国货”事件等又相继发生,一系列食品问题已经动摇了日本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此次发生在日本宗教圣地的“赤福”事件无疑是对消费者信心的又一次沉重打击。人们之所以高度重视商品质量,是因为:( )
A.个别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B.商品是用于交换的物品;
C.商品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D.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正比;
4.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是:( )
A.价值决定交换价值,交换价值也决定价值;
B.价值表现交换价值,交换价值决定价值;
C.价值决定交换价值,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基础;
D.交换价值表现价值,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
5.材料一 2007年3月份以来,中国出口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被一些国家和媒体进行了炒作。从最初的宠物食品扩大到药品、牙膏、儿童玩具、水产品、汽车轮胎等多种产品,不少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出口产品采取限制措施,给出口企业事业带来很大损害。
材料二 国家质检总局提出,在开展专项整治的过程中,要狠打违法行为,严密监管网络,坚决查处大案要案,建立长效机制,坚持扶优扶强,使专项整治收到实效。
(1)指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出现可能带来的社会危害。
(2)简要说明国家重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经济学依据。
【参考答案】1、A 2、B 3、C 4、D
5.(1)第一,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会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干扰市场经济秩序。第二,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会影响到我国的对外贸易、国际形象。第三,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也会赞成社会信任危机。
(2)第一,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生产者和经营者必须保证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第二,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国家应该通过经济、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加强对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监管。第三,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其好坏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其集中表现在产品的服务和质量高低上,因此企业重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考点三:商品的价值量
【辐射范围】商品价值量的定义;由谁决定;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与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与个别劳动时间的关系;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
【考点引申】(1)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为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在价值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单位商品价值量就会减少。但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与否,不会影响商品价值量,因为商品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2)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的关系。社会劳动生产率无论如何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因为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只能使单位商品价值量发生变化。(3)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说明这一个商品生产者在同一时间创造商品的数量增加,由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个别商品生产者创造的价值总量与他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是成正比例的。(4)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使用价值的关系。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单位产品所需时间就少,所以劳动生产率同商品的使用价值量成正比。
【即时检测】
1.2007年10月11日,全球首个黄种人基因组图谱在深圳正式发布。目前,在美国为一个人进行所有的基因检测费用高达2000万美元,在国内的价格也达到200万元人民币。但到2010年,在现有科学发展水平上为一个人绘制出基因图,可能只需20万元。引起基因检测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供求影响价格;
B.技术的成熟推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C.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价格必下降;
D.国家的宏观调控;
2.在商品生产中,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此,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而商品的价值总量
A.越大 越大; B.越小 越大;
C.越小 不变; D.越大 不变;
2007年10月,购车贷款不交利息,我国汽车市场价格竞争十分激烈,以至各厂商的汽车不断降价。回答3——4题。
3.汽车降价的根本原因是:( )
A.降价可以使厂家迅速实现商品的价值;
B.生产同类产品的厂家在市场上竞争激烈;
C.提供新商品的某厂商的劳动生产率逐步提高;
D.汽车行业的社会劳动生产率逐步提高;
4.在当前汽车市场价格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汽车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 )
A.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取得价格竞争优势;
B.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的价值量;
C.提高产品质量;
D.增加投入,扩大生产规模,增强规模竞争力;
据新华社北京2007年10月31日电,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出通知,决定自11月1日零时起调整成品油价格。综合考虑国际市场油价上涨和社会各方面承受能力,这次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价格每吨均提高500元。汽油和柴油的全国平均零售基准价分别由每吨5480元和5020元调整为5980元和5520元;上浮8%后的全国平均零售价分别为6460元和5960元;折合每升约分别提高0.40元和0.46元。回答5——6题。
5.国家提高成品油价格的原因在于:( )
①受国际市场油价大幅攀升的影响;②国内成品油价格不仅较大幅度低于国际市场,而且较大幅度低于原油购进价格;③调节国内成品油的供求矛盾;④生产成品油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下降,价值量提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国家提高成品油价格表明了:( )
①在成品油价格的形成中,政府起决定作用;②政府自觉运用价值规律对成品油供求关系进行宏观调控;③合理的商品价格不仅要反映价值,而且还要反映供求关系;④市场形成价格要以国家的宏观调控为基础;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7.2007年5月,海南省荔枝集中上市,一时难以外运,造成当地荔枝价格暴跌。广东省、海南省一些地区受“香蕉致癌”谣言影响,严重滞销,每500克香蕉在当地售价3分多钱。这里导致水果价低的原因是:( )
A.使用价值因素; B.需求量因素;
C.供求关系影响; D.劳动生产率提高;
8.荔枝、香蕉在产地几分钱,经包装运输到北方地区销售,每500克价格在1——3元之间,那么其中原因主要是:( )
A.供不应求; B.价值增大;
C.纸币贬值; D.国家保障果农利益的政策;
【参考答案】1、B 2、C 3、D 4、A 5、A 6、B 7、C 8、B
节题演练
一、单项选择题:
1.2008年春节,高清晰平板电视机以其画面清晰、节能、低辐射的品质在市场热销价格降至5000元左右。此类电视机在城市销量已占彩电销量的50%左右。此类电视机热销是消费者看中了它:( )
A.功能更能满足人的需要; B.技术比传统电视机先进;
C.价格低廉; D.市场销量大、市场前景好;
2.尽管平板高清电视销量大增,但对于城市中低收入者及广大农村消费者而言,几千元的价格仍难以接受。为此,企业要扩大销售量应该:( )
A.完善功能、提高品质;
B.不求盈利、亏本出售;
C.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
D.降低质量标准,减少产品价值量;
世界上第一部应用型以光能为动力的手机2007年5月8日在北海市问世。这款手机利用太阳光、灯光或日常生活中的其他光源进行充电,包括蜡烛光,能实现“永久待机”。回答3——5题。
3.消费者购买这款手机是需要手机的:( )
A.使用价值; B.价值;
C.价值量; D.交换价值;;
4.这款手机比普通手机价格要昂贵许多,主要是因为:( )
A.使用价值大; B.刚上市,供不应求;
C.社会劳动生产率高; D.价值量大;
5.如果购买这种新款手机后,做为礼物赠送给亲友时,这种手机:( )
A.是商品,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
B.不是商品,因为不是用于交换;
C.是商品,既是劳动产品,又用于交换;
D.不是商品,因为不是劳动产品,没有价值;
2007年6月,《半月谈》杂志在“权威言论”显著位置刊登从源头上关注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千家万户。回答6——8题。
6.国家严禁“问题食品”上市交易,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因为:( )
A.使用价值决定商品价值;
B.使用价值与价值互为前提;
C.使用价值合格才能满足人的需要;
D.使用价值大小取决于人的需要;
7.要保障食品安全必须:( )
①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②推进农业及食品标准化生产,执行质量标准;③推进科技进步与科学管理,提高生产者、经营者素质;④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问题食品”包括乱加药物、添加剂,质量要求达不到标准等食品,它们:( )
A.有使用价值,没有价值;
B.没有使用价值,有价值;
C.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
D.既没有使用价值,又没有价值;
《新华每日电迅》2007年5月28日报道:“超市特价水果要谨慎购买。”回答9——10题。
9.某地处中原超市芒果、荔枝等水果,在售出95%之后,剩下的5%分给员工食用。做为商品的芒果、荔枝的使用价值:( )
A.供消费者食用; B.供员工食用;
C.供销售者食用; D.供所有人食用;
10.某超市将已经腐烂变质的水果挑出来,重新包装后出售。这种水果售价很低,从理论上讲“特价水果”:( )
A.没有使用价值,但还有一定价值; B.既没有使用价值,也不具备价值;
C.还有一定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
D.没有使用价值,但还有一定价值,只不过没有实现;
2007年6月,主要黄金生产国南非宣布,南非金矿开采量扩大,但产出率并不高,黄金产量减少。受此消息影响,国际金价上扬。回答11——12题。
11.材料中的黄金:( )
A.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B.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C.是世界主要国家的货币;
D.能稳定市场物价;
12.黄金价格上涨,根本上说是因为:( )
A.黄金供给数量减少; B.黄金用途广泛;
C.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
“质量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这是不少企业常见的大幅标语,也是指导企业生产经营的真理。回答13——15题。
13.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企业产品服务质量差,企业注定失败。因为重视质量:( )
A.是企业生产经营目的;
B.能增加商品的价值量;
C.能顺利实现价值,有利于企业扩大再生产;
D.能增加单位时间创造的价值总量;
14.效率就是金钱,主要是指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 )
A.增加单位商品价值量;
B.增加企业商品生产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增加单位时间创造的价值总量;
D.增加企业生产的商品数量;
15.企业提出上述标语口号并在生产经营实践中贯彻目的是:( )
A.提高经济效益; B.提高职工收入;
C.为国家多缴纳税收; D.重视信誉形象;
16.生产一件服装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8小时,售出后收入16元,某一服装厂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一倍,他用8小时生产服装售出后收入是:( )
A.16元; B.32元; C.8元; D.64元;
17.如果生产一件服装整个行业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4小时生产一件。那么上题中服装厂劳动生产率不变,它生产一件服装售出后收入是:( )
A.4元; B.8元; C.16元; D.32元;
18.下列概念之间成正比例关系的是:( )
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商品价值量;②个别劳动生产率 单位时间创造的价值总量;③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时间创造的价值总量;④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个别劳动时间不能决定商品价值量,对商品生产者无实际意义;
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能由单个企业决定,对商品生产者无实际意义;
C.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生产者才能盈利;
D.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生产者才能盈利;
20.在企业产品适应市场需求的前提条件下,企业要增加收入应该:( )
A.降低劳动生产率,降低产量,提高价格;
B.降低劳动生产率,降低产量,增加价值量;
C.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产量,降低成本;
D.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产量,增加价值量;
21.中国是中草药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如果销售和出口中草药原料价格为1,那么经传统工艺加工、炮制后,在药店售价为20,如果在国外经过高科技提纯、提炼成中成药,售价为100。同样的中草药,价格差异巨大的原因是:( )
A.使用价值不同; B.使用科技水平、手段不同;
C.包含的社会劳动量不同; D.包含的个别劳动量不同;
22.上述事例告诉我们:( )
A.科技水平高低决定商品价值大小;
B.生产环节的多少决定商品价值的大小;
C.科学技术对生产有重大影响;
D.使用价值越大,价值越大,价格越高;
二.非选择题
23.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须不断进行创新,创新是发展源源不断的根本动力。要不断进行产品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企业才能发展壮大,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请运用相关经济学原理分析生产者、经营者要不断创新的原因。
24.曾几何时,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是“质劣价廉”的代名词。中国制造的鞋子,穿一周就坏,衬衣早上穿上去整天提心吊胆会突然裂开。现在我国商品质量大大提高,训练有素的工人能以世界非常高的效率生产鞋类、服装、玩具、家俱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但我国出口8亿件衬衣才能换回一架民用飞机。利润低,竞争惨烈,是中国产品在国内外市场长期难言之痛。所以没有一流技术,没有产品创新和升级,可能劳动生产率越高,亏损越严重。
(1)人们在购买商品时关注哪些因素?
(2)怎样认识“没有一流技术、一流产品,劳动生产率越高,亏损越严重”的道理?
25.商品经济早期,人们有剩余产品交换时,采取物物交换的方式,如:1把斧子=15千克大米。在社会动荡特殊时期和地区,人们不再信任货币,又开始原始的物物交换。
请以一把斧子=15千克大米为例,分析等号两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1)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不相同的因素和相同的因素各是什么?其社会本质是什么?
26.民以食为天。人命比天大。食品安全牵动着中央领导的心。2007年4月23日,中央政治局进行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提出,食品安全关系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实施农业标准化,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对保障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近年来,向来以会吃、敢吃闻名于世的中国人突然在餐桌前犹豫起来。要美食还是要健康,成为不少百姓每天都要面对的问题。一方面,红心鸭蛋、石蜡粉条、吊白块面粉、砒霜牛肉干、激素西红柿、瘦肉精猪肉、大粪小龙虾、致病福寿螺、有毒多宝鱼……层出不穷的污染事件严重打击着老百姓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另一方面,在国际贸易中,茶叶、蜂蜜、饲料、禽肉、大米、蔬菜等中国优势农产品,则被堵住了出口通道。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不断筑高“绿色壁垒”,特别是日本去年实施了严苛的“肯定列表制度”,一下子将农药、添加剂的受限制种类由63种提高到799种。
国务院办公厅于2007年5月印发了《国家食品药品安全“十一五”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食品安全规划。
(1)国家、企业、消费者为什么都要重视食品安全?
(2)怎样保障食品安全?
【参考答案】1、A 2、C 3、A 4、D 5、B 6、C 7、A 8、D 9、A 10、B 11、B 12、D 13、C 14、C 15、A 16、B 17、B 18、A 19、D 20、C 21、C 22、D
23.(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只有把使用价值顺利交换出去,才能实现商品的价值。所以,企业要不断进行科技管理、机制创新,推动产品创新,才能适应市场变化,适应消费者需要,扩大市场份额。
(2)单位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生产者在产品创新的前提下,通过科技、管理进步,能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减少个别劳动时间。这样,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生产商品数量增加,创造的价值总量增加。
24.(1)人们在购买商品时,既看商品质量,又看商品的价格,总想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因为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消费者在获得使用价值的同时,必须付出价值。
(2)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商品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必须把使用价值交换出去才能实现商品的价值。如果劳动生产率很高,缺乏一流产品,那么生产的产品越多,产品积压,亏损越严重。
25.(1)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就是商品经济。商品经济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的精细化、私有制产生,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产生。
(2)商品交换双方具体劳动不同,使用价值不同。只有使用价值不同,才有交换需要产生。交换双方相同的东西指都包含无差别人类劳动,即它们具有等量的价值。商品交换表面上看,是物与物的交换,背后隐藏着人与人之间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
26.(1)第一,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国家以人为本,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要重视食品安全;这是优化合理利用资源的需要;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第二,企业目的是实现商品价值,提高效益。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必须重视食品安全,才能满足消费者需要,才能顺利实现价值。第三,消费者目的是获得使用价值,满足自身需要,所以要重视食品安全。
(2)第一,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整顿市场秩序,发展优质、生态、安全农业;第二,企业要守法经营,遵守职业道德,重视信誉形象,依靠科技、管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第三,消费者要有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自觉维护合法权益。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