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必修4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10、(B)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物质是 。它概括了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 属性和 特征,而不是指某一具体的物质形态。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11、(A)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原理: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三者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2、(A)哲学上的运动概念及物质和运动的关系(1)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①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②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是运动的承担者(载体)。离开运动谈物质和离开物质谈运动,都是错误的。13、(A)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1)静止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①区别: 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相对的、有 、 。 ②联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是绝对 和相对 的统一。③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运动而否认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14、(B)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15、(B)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16、(C)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1)规律的含义: 。 (2)规律的客观性原理: 。规律的普遍性原理: 。 规律的客观性和规律的普遍性方法论要求: 。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3)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第五课17、(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本质)要形成意识,不仅需要人脑,还必须有被反映的客观存在;无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18、(B)意识的作用(意识的能动性):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表现为: ①意识活动具有 性和 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 性和 性。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 作用。即人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中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②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有 和 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发;萎靡的精神,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方法论: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9、(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含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2)为什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①(哲学依据)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决定意识,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②(意义)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③(意义)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3)怎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个要求、两个结合、两个反对)第六课20、(A)实践的基本含义实践是 。21、(B)实践的特点(1)实践具有 。(2)实践具有 。(3)实践具有 。22、(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1)实践是认识的 。 (2)是认识 。(3) 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 和 。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23、(A)真理的含义,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 同 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 的 反映(主观同客观相不符合的就是错误)。(2)真理最基本的属性: 。(3)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 和 。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4)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 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 的、 的统一(要受时间和条件的限制)。(5)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24、(C)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认识的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2)认识的无限性:(3)认识的上升性(认识发展的规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 或螺旋式的上升。(认识运动不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4)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要求我们要坚持在实践中不断追求真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