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高考政治热点专题复习:两岸实现直航 掀开“三通”新时代(热点追踪+考点分析+创新试题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09高考政治热点专题复习:两岸实现直航 掀开“三通”新时代(热点追踪+考点分析+创新试题解析)

资源简介

2009高考政治热点专题复习
——两岸实现直航 掀开“三通”新时代
【热点追踪】
2008年12月15日,全世界的目光聚焦海峡两岸,这是一个值得庆贺并将永载史册的好日子——两岸同胞分别在北京、天津、上海、福州、深圳以及台北、高雄、基隆等两岸的多个城市同时举行海上直航、空中直航以及直接通邮的启动和庆祝仪式。

海峡两岸海上直航(天津港)首航仪式现场
12月15日,海峡两岸海上直接通航首航仪式在上海洋山港举行,中远公司的“远河”号和中海公司的“新非洲”号从洋山港启航执行首航任务。当日,海峡两岸海上、空中直航及直接通邮在两岸同步启动
早在2008年11月4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台北举行了会谈,就两岸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全作、食品安全等议题进行了商谈,并签署《海峡两岸空运协议》《海峡两岸海运协议》《海峡两岸邮政协议》和《海峡两岸食品安全协议》四项协议
近年来,台湾和大陆之间的货运、客运往来频繁。据悉,台湾一些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的制造中心,目前80%都已转移到大陆。台湾有所谓“九五五”或“九七三”的说法,即95%或97%的订单要在5天或3天内交货,未直航时期给企业经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台湾现阶段对大陆及香港的贸易出口,占整个台湾出口额的40%,进口额也在与日俱增。有人称这条航线为台湾的“生命线”。“三通”对台湾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对大陆来讲,两岸直航将进一步密切两岸经贸关系,对于推动大陆经济发展、解决就业等都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实现直接“三通”是两岸双方的需要,是互利双赢的。
台湾海峡上空从此将出现一条新的航路,两岸空运直航由此启动;两岸间的海上直接运输投入营运,大陆63个港口与台湾11个港口间构建起一条繁忙的“黄金海路”;一条联结两岸的“黄金通道”如虹般跨越海峡,两岸全面直接通邮成为现实。两岸空运直航启动后,北京至台北、上海至台北的单程飞行距离将分别缩短1100公里和1000公里,大约可节省航时1小时20分钟,以空中客车330机型为例,单程可节约航油约8吨。这条新航路将使飞行两岸的航程、航时大幅缩短,大大节约了燃油,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都是显而易见的。更重要的是,这将为往返两岸的旅客带来极大便利,给两岸同胞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为两岸的经贸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两岸直接“三通”有助于减少生产要素成本支出,有利于提升两岸企业的竞争力。尤其是在当前全球遭遇金融风暴、面临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直接“三通”的基本实现有助于两岸经济平稳发展。
实现了直航,从此海峡两岸可以畅通无阻。为了这一天,两岸的同胞企盼了几十年,这是全世界华夏儿女的一大盛事,是两岸关系发展取得的重大进展,具有里程碑意义。正如国台办主任王毅所言:“两岸各界长达30年的努力终于得到收获。”
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这是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可以预见,随着两岸新航路的通行,两岸民众间的往来交流将更加密切,两岸的经济合作将进一步深化,两岸同胞的感情会更加融洽,“两岸三通”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迈入新的时代w.w.w.k.s.5.u.c.o.m
【考点分析】
一、经济学
1、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进行分配;刺激生产者、经营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促使生产者、经营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淘。实现两岸“三通”,市场竞争更为激烈,促使两岸企业不断地改进技术和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分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2、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和竞争性。加强两岸经济交往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两岸实现“三通”,发展经济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两岸达到优势互补,实现共赢。
3、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国家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国家财政部、交通部、商务部、农业部等部门推出扩大和深化两岸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了两岸关系的发展。
4、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两岸“三通”加强经济的交流与合作,将极大地推动两岸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两岸的社会生产力。
5、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不断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大陆不断地推动两岸经济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两 ( http: / / www. )岸“三通”,有利于满足两岸人们社会生活的需要。
6、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国家税务部门调整相关税率,出台相关措施,促进两岸经济的交流与合作。
7、生产一体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要求各国和地区必须实行对外开放,积极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顺应时代潮流,签署《海峡两岸空运协议》等四项协议,以互利双赢的精神致力于促进两岸交流,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
二、哲学
1、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顺应时代潮流,签署《海峡两岸空运协议》等四项协议,是符合两岸人民的意愿,符合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思想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思想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一国两制”与签署的《海峡两岸空运协议》等四项协议等必将推动两岸关系和经济贸易发展,实现祖国统一;而“台独”必阻碍两岸关系正常发展。
3、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和变化发展的。签署的《海峡两岸空运协议》等四项协议以及“三通”的实现是致力于开创中华民族美好未来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加强两岸之间经济贸易的发展,有利于达到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
4、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两岸实现“三通”,加强经济贸易合作,是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和民意,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是任何势力都阻挡不了的。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过程中,必须同阻挠两岸关系发展的“台独”势力和“台独”分子进行坚决斗争。
5、认识和改造世界需要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三通”是两岸人民经过长时努力的结果。
三、政治学
1、我国的国家职能。在“一国”的前提下,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实现“三通”,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体现了国家履行政治、经济等国家职能。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国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方式。根据“一国两制”的方针,两岸统一后,台湾保留现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台湾同胞的切身利益将得到保障,台湾经济将真正以祖国大陆为腹地,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台湾同胞可以同大陆同胞一道,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利,共享伟大祖国在国际上的尊严和荣誉。
3、我国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必须坚持中央的统一领导。在两岸实现统一后,台湾是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决不允许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
4、坚持一个中国是两岸关系正常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两岸重大问题上的交流和合作,实现“三通”,都是建立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的基础上,这将有利于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
5、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义务。作为中国公民要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同一切分裂活动作坚决的斗争是每个中国公民应尽的责任。。
6、民族团结是衡量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实现“三通”是顺应潮流,顺应民意,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
【创新试题】
1、两岸“大三通”于2008年12月15日全面启动,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60年隔海相望不相通,终成记忆。周末包机扩大为平日包机,截弯取直的新航路,74个开放港口,两岸“一日生活圈”成为现实。两岸“三通”
①有利于实现经济融合 ②有利于民族团结,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 ③是符合联合国宪章有关精神 ④是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利益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从两岸的隔绝到“小三通”,再到通邮、通商、通航的“大三通”充分说明了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C、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D、认识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
3、两岸“三通”虽然基本实现,但离两岸同胞的要求还有一些距离,还不是全面直接双向的“三通”。专家认为,首先,空运直航仍是非商业性的包机形态,是一种过渡性的特殊安排。其次,两岸通商仍有许多不合理的限制,大陆企业还不能赴台投资。这些都需要两岸双方在今后继续协商解决。从哲学上看,体现了
A、必须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加强协商
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C、矛盾具有特殊性,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w.w.w.k.s.5.u.c.o.m
4、随着“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摆在面前的就是台湾问题的解决。实现祖国全面统一,中国共产党必须
①加强建设,提高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 ②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③履行对外职能,寻求国际援助 ④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5、近年来,台湾和大陆之间的货运、客运往来频繁。据悉,台湾一些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的制造中心,目前80%都已转移到大陆。台湾现阶段对大陆及香港的贸易出口,占整个台湾出口额的40%,进口额也在与日俱增。对大陆来讲,两岸直航将进一步密切两岸经贸关系,对于推动大陆经济发展、解决就业等都具有重要意义。这说明
A、实现“三通“是解决两岸经济发展的根本措施
B、两岸经济已完全接轨
C、两岸经济具有互补性
D、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
6、开通“三通“,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这是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两岸实现“三通”,加强经济贸易合作,这是
①两岸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②适应了生产一体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 ③促进台海和平稳定的需要 ④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随着中国政府相继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全中国人民迫切期望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不能允许台湾问题再无限期地拖下去了。我们坚信,在包括两岸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完全统一一定能够实现。这充分说明
①实现两岸的统一是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意愿 ②一个中国的原则得到中国人民的认同 ③台湾岛内的人们要求实现高度自治 ④我国要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8、材料一 2008年12月15日,全世界的目光聚焦海峡两岸,这是一个值得庆贺并将永载史册的好日子——两岸同胞分别在北京、天津、上海、福州、深圳以及台北、高雄、基隆等两岸的多个城市同时举行海上直航、空中直航以及直接通邮的启动和庆祝仪式。
材料二 从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看,两岸“三通”正逢其时,因为它有助于双方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通过彼此间的经贸往来,减轻外部市场萎缩对出口、航运和港口业带来的压力。对台湾方面来说尤其如此。虽然“三通”初期不可能对台湾经济带来多么显著的效果,但若没有“三通”,台湾就永远不能充分利用近水楼台之便,在庞大的大陆市场上获得更多好处
材料三 对于两岸的“三通”,台湾岛民众积极支持。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15日上午在主持高雄港两岸海运直航首航仪式时表示,两岸“三通”启动,象征两岸和解,不再走对立冲突的路,希望两岸能够共谋和平繁荣。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政府对台湾问题实行的前提和方针是什么?
(2)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两岸为什么要加强经贸合作?
(3)从政治常识的角度看,两岸应该怎样实现国家的统一?
【参考答案】
1、D 2、B 3、C 4、A 5、C 6、D 7、A
8、(1)我国政府对台湾问题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方式。
(2)①两岸加强经贸合作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②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和竞争性。两岸加强经贸合作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③加强经贸合作是两岸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④两岸加强经贸合作有利于实现优势互补,调节余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节约社会劳动,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促进两岸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提高两岸技术水平,增强两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两岸共同防范经济风险。w.w.w.k.s.5.u.c.o.m
(3)①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这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前提和基础。②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一国两制”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在一国的前提下,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台湾实行高度自治。③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这是维护台海稳定、实现两岸统一的要求。④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义务。作为中国公民要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同一切分裂活动作坚决的斗争是每个中国公民应尽的责任。
www.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