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财政》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国家财政》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国家财政》教学设计
★ 教学内容分析(课前系统1)
一、教材分析:
这一课题是高中《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框题的内容。通过这一课题的学习,有利于引导学生认识政府是如何参与社会分配的,帮助学生感受财政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因此,学习这一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1)知道财政的含义及其实质;知道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其获取渠道。
(2)了解国家预算和决算的含义;了解财政支出的含义和我国财政支出的具体用途。
(3)理解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理解财政的经济稳定职能;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4)懂得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懂得财政收支的对比关系以及如何确定财政收支的合理关系。
2、能力目标:
(1)初步掌握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实现经济平稳运行的实践能力。
(2)初步掌握根据政府职能合理分配财政支出的实践能力。
(3)能够为政府增加财政收入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
(4)初步知道如何确定财政收支关系的实践能力。
(5)辩证地认识财政赤字现象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感受我国国家财政的性质、功能和使用原则,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2)关心国家财政支出的内容,关注国家与社会发展,增强主人翁意识。
三、教学重点分析:
(1)筹集财政收入的具体渠道。
(2)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四、教学难点分析:
(1)财政政策。
(2)预算与决算
五、学情分析:
这一教学设计,针对的是高一年的同学。他们学习目的性明确,积极性高,通过半学期的学习,对于经济常识有较强的兴趣。根据这一课题的特点以及学生有较强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行教学设计,并制作相应的教学课件,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自主探究,从而获得知识。
六、教法分析:情境导入教学法、利用现代化手段教学法、师生对话教学法。
七、学法分析: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 教学准备(课前系统2)
一、学生准备:
1、搜集近年来我国在建或已完工的基础工程。
2、搜集有关我国扩大内需的资料。
二、教师准备:
1、了解学生对现阶段我国分配制度等有关知识掌握情况。
2、搜集有关财政作用的资料并制作课件。
★ 教学活动(课堂系统)
一、创设情境 启发思考
多媒体展示:
材料一:截至11月3日12时,各级财政部门共投入抗震救灾资金911.82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775.68亿元(用于应急抢险救灾资金372.43亿元,灾后恢复重建资金403.25亿元);地方财政投入136.14亿元。。材料二:播放视频1: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挥动国旗向全国人民问好。 材料三、国务院常务会议近日决定对财政政策做出重大调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这是继1998年我国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之后,再次转向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2008年11月13日  财政部新闻办公室)
问题思考:
1、请你列举一些由政府提供的服务。
2、什么是财政?财政有什么作用?
二、教学互动 合作探究
一、国家财政(板书)
1、财政及其作用(板书)
(1)什么是财政(板书)
财政就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它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
国家预算是指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收支计划。
国家决算是指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
(2)财政的巨大作用(板书)
①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板书)
联系材料一,分析财政作为解决就业、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的保障职能。
②国家财政具有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板书)
联系材料二,分析基础设施行业的特点,进而说明财政的资源配置的职能。
③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板书)
联系材料三,分析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的特点,说明财政的经济稳定职能。
播放视频2:2008年11月13日,国务院提出四项扩大内需措施。引导学生理解财政政策的运用是逆风向调节,即财政政策的运用方向应当与宏观经济形势相反。
2、财政收入与支出(板书)
(1)什么是财政收入(板书)
财政收入是指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集中起来的资金。
  (2)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板书)
税收收入(税)、利润收入(利)、债务收入(债)、和其他收入(费)。
(3)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板书)
①经济发展水平-----把蛋糕做大-----加快经济发展(这是确保财政收入的基础性措施)
②分配政策-----把蛋糕分好-----制定合理分配政策
议一议1: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4)什么是财政支出(板书)
财政支出是指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
(5)财政支出的内容(板书)
经济建设支出、科教文卫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6)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板书)
三种情况:财政收支平衡、财政盈余、财政赤字。
议一议2:国家财政赤字不利于经济发展。
得出结论:国家应该根据具体情形,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促进社会供求平衡。
进行课堂小结。
三、走进生活 深化认识
1、关于下拨2008年秋季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生活补助费县级补助资金的通知。
2、播放视频3:一个美丽的新村。
通过这两个材料的分析,让同学们感受财政的魅力。
★ 课外实践(课后系统)
一、学生实践:
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1、请你查找时事资料,运用财政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应对华尔街金融风暴带来的影响?
2、请你就如何增加财政收入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二、教师实践:
1、撰写教学反思:
(1)、认真对待,充分准备,在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的基础上,认真写好教案,教案详略得当,教学设计合理,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时间、教学内容安排得当。
(2)、课堂上思路清晰、逻辑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条理清楚,重点、难点突出,且能讲够讲透。
(3)、能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设计了多达20幅的幻灯片,两段录像和一个自制视频,形象直观,信息量大,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能有效地培养学生从材料信息中提炼观点的能力和用材料评论、证明观点的能力,实际上也是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4)、教学设计过程中,重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调动,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让学生耳目一新,课堂气氛活跃,“主导”和“主体”共同作用明显,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效果较好。
(5)、教学中,能让学生各抒己见,改变了以前政治课教学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符合新课程理念。
(6)、教学中,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解决学生头脑中的困惑,真正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
(7)、举例生动、形象,有针对性、说服力,使抽象理论变得具体、直观、通俗易懂,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应用。
2、完善教学设计:
根据学生在课堂的反应情况,再次搜集有关资料,对教学设计进行补充和完善。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