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教学设计
★ 教学内容分析(课前系统1)
一、教材分析:
这一课题是高二《思想政治》第六课第二节第二框题的内容。通过这一课题的学习,有利于解除学生以下的疑惑: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还要不要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因此,学习这一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能够列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事例,应用一定知识说明发挥集体主义调节作用的必要性。
2、能力目标:
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提高集体主义的思想觉悟;培养心灵美,在实践中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个人与社会能达到和谐统一。
三、教学重点分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目的,要求在经济活动中坚持集体主义。
四、教学难点分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目的,要求在经济活动中坚持集体主义。
五、学情分析:
这一教学设计,针对的是高二年文科班的同学。他们学习目的性明确,积极性高,通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对于哲学常识有较强的兴趣。根据这一课题的特点以及学生有较强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行教学设计,并制作相应的教学课件,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自主探究,从而获得知识。
六、教法分析:情境导入教学法、利用现代化手段教学法、师生对话教学法。
七、学法分析: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 教学准备(课前系统2)
一、学生准备:
1、搜集近年来我国发生的有关食品安全的事件。
2、搜集有关道德与法律关系的资料。
二、教师准备:
1、了解学生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集体主义这一正确价值取向等有关知识掌握情况。
2、搜集有关集体主义的资料并制作课件。
★ 教学活动(课堂系统)
一、创设情境 启发思考
多媒体展示:
材料一:2006年11月16日,上海市场查出来自山东的多宝鱼药物残留超标,抽检的30件样品全部检出硝基呋喃类代谢物。同时,部分样品还分别检出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氯霉素、孔雀石绿、红霉素等禁用渔药残留,部分样品土霉素超过国家标准限量要求。材料二:在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揭露北京市场上热销的“红心”鸭蛋系鸭饲料中添加致癌物“苏丹红四号”所致之后,国家质检总局于2006年11月16日同时通过网站及央视午间“新闻30分”节目,要求各地各级质检机构立即开展对本辖区内的蛋制品企业实施专项安全检查。材料三、河北扑杀“涉红”鸭5100只,查封可疑鸭蛋580公斤。对所有封存产品将进行分类登记;按生产企业和品种组织对封存产品实行采样检验;一旦发现含有工业染料的有害鲜鸭(鹅)蛋和有害咸鸭(鹅)蛋,要立即采取措施,召回流入市场的产品,对相关责任人依法严肃查处。
问题思考:
1、 请你列举近年来有关食品安全事件。
2、 上述事例中,主要有哪些手段有调节市场经济秩序?还有其它手段吗?
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价值观是否已经过时?
二、教学互动 合作探究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板书)
1、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价值观已经过时的观点是错误的。(板书)
  通过复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创建“价值观多元化”的表格,深入分析集体主义价值观并没有过时。
  那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所要学的第二个问题。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是一致的(板书)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目的,要求在经济活动中坚持集体主义(板书)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8页,思考并回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和目的是什么?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需要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板书)
市场经济——利益主体——利润——秩序——行政、法律、道德
  如果不顾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那就会导致整个社会陷入利益冲突的混乱之中,市场经济无法正常进行。
  过渡:我们知道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一致的,但是否二者就不会产生矛盾呢?如果有矛盾的话,又如何才能解决呢?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产生的矛盾,需要集体主义进行调节。(板书)
  请同学们观看有关三峡建设和移民的有关图片和文章。
  思考:怎样才能解决其中的矛盾?
  在解决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时,集体主义的作用有哪些?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0页。
三、走进生活 深化认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雷锋精神是否过时?
通过播放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深化对书本知识的认识。
★ 课外实践(课后系统)
一、学生实践:
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1、了解创建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的有关要求,谈谈你有何打算?
2、食品安全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二、教师实践:
1、撰写教学反思:
(1)、认真对待,充分准备,在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的基础上,认真写好教案,教案详略得当,教学设计合理,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时间、教学内容安排得当。
(2)、课堂上思路清晰、逻辑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条理清楚,重点、难点突出,且能讲够讲透。
(3)、能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设计了多达20幅的幻灯片,两段录像和一个flash,形象直观,信息量大,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能有效地培养学生从材料信息中提炼观点的能力和用材料评论、证明观点的能力,实际上也是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4)、教学设计过程中,重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调动,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让学生耳目一新,课堂气氛活跃,“主导”和“主体”共同作用明显,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效果较好。
(5)、教学中,能让学生各抒己见,改变了以前政治课教学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符合新课程理念。
(6)、教学中,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解决学生头脑中的困惑,真正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
(7)、举例生动、形象,有针对性、说服力,使抽象理论变得具体、直观、通俗易懂,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应用。
2、完善教学设计:
根据学生在课堂的反应情况,再次搜集有关资料,对教学设计进行补充和完善。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