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易错关键知识点整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易错关键知识点整理

资源简介

《道德与法治》 初二下册 知识点
我国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P2
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P2
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P3
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P3
我国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P4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P4
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保证了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P4
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P4
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的生存和发展。P6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P6
中国的人权具有广泛性、公平性、真实性的显著特点。P7
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是尊重和保障人权。P7
贫穷是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中国的减贫行动是中国人权事业进步的最显著标志。P9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P11
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P64
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的原则。P13
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P13
在国家机关内部做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P13
权力是把双刃剑。P14
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P15
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P15
宪法和法律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P16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维护宪法权威需要我们保障宪法实施。P18
保障宪法实施就要坚持依宪治国,加强宪法监督。P18
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P19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P20
宪法集中体现人民的共同意志,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P20
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P20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P20
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P20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P20
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P20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P22
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P22
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P22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P23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P23
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P23
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
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P23
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P24
为了保证国家机关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需要建立健全完备的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在这一监督体系中,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
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域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确认并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实现,是宪法的核心价值。P31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P33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P33
人身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P35
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的生活。P35
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P36
劳动权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P37
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P41
协商是当事人之间自行解决纠纷的方式。P42
调解是通过调解组织解决纠纷的方式。包括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
仲裁是通过仲裁机构解决纠纷的方式。P43
仲裁程序较为灵活。
仲裁裁决不同于法院判决,仲裁裁决不能上诉,一经做出即为终局,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
仲裁案件不公开审理,仲裁裁决可适用于缔约的其他国家和地区。P44
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包括: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P47
我国的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我国兵役法规定,我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兵役分为现役和预备役。P49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P50
权利和义务相统一。P52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P52
公民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如劳动和受教育。
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P54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P61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现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国有经济的生产资料属于全体人民共同所有。
在我国,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集体经济的生产资料属于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P62
国家保护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鼓励、指导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P62
现阶段,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
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P63
在我国,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P63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为人民当家做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P6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P64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管理国家的根本途径和有效形式。
人大代表的职权包括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P66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人民当家做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P68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党的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P69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P69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党要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
爱国统一战线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P69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P71
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我国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我国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P71
我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P72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是自治机关。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
我国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包括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和农村的村民委员会。
居民委员会成员由居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成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
居民委员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定期向居民会议汇报工作,接受居民监督。
实行城市居民自治和农村村民自治,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我国的国家机构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国家主席、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司法机关等,是一个严密的组织体系。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P77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全国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P78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立法权、决定权、监督权、任免权。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地方立法权。
中国人民共和国主席是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关。P8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元首,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使宪法赋予的职权。P8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由全国人大选举。
国家主席、副主席的任职条件: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四十五周岁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公民。
国家主席、副主席的任期一般为五年一届,与全国人大每届任期相同。
国家主席的职权:公布法律、发布命令,任免权,外事权,荣典权。P82
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P83
我国行政机关由国务院及其领导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成。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行政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的授予。P84
行政机关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国务院,是中央人民政府,是我国最高行政机关,统一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P86
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P86
国家监察机关:即监察委员会,是行使监察权的机关。P88
最高监察机关:国家监察委员会,领导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
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P88
我国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
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由本级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同时还对上一级监察委员会负责,受它监督。P89
监察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监察机关的职责:监督职责、调查职责、处置职责。P90
监督是监察委员会的首要职责。
调查职责即调查公职人员涉嫌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是监察委员会的一项经常性工作。
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行使审判权。P92
我国设立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分为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
专门人民法院有军事法院、海事法院等。
人民法院在司法活动中,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也是检察机关。P93
我国设立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军事检察院等专门人民检察院。P93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包括省级人民检察院、市级人民检察院和基层人民检察院。
人民检察院行使检察权,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实行监督,对刑事犯罪行为代表国家提起公诉。P94
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法治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保证;追求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则是法治的价值追求,体现了法治的基本精神。P95
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P97
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P98
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P98
法治和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
法治是自由的保障。
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
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P99
平等的含义有两层: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P99
在现代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需要法治保障,即通过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公平正义。维护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P106
公平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等。P108
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P108
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P109
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P110
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制度的生命在于正义,制度的效用在于保障正义。P111
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制度保障公平。P114
追求正义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主题。正义感是公民的基本德性。P114
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P116
为了实现司法正义,国家积极推进以司法公正为核心的司法改革,要求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P116
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P117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