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与价值观》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价值与价值观》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价值与价值观》教学设计
一、 教学内容:
本课是人教版第四册《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第十二课第一框题。本课内容主要分为两目:人的价值;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第一目在介绍价值的基本含义的基础上说明人是社会一切财富的创造者,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和对社会的贡献,以及对一个人的评价标准主要看他的贡献。第二目主要介绍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以及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二、 学生分析:
1、学生通过对《生活与哲学》的学习,初步掌握了运用唯物论、辩证法的观点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有了初步的理解,初步树立了正确的理想信念,这为本课教学目标的落实奠定了知识基础;
2、在我国现阶段,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过程中涌现了大批的先进人物和道德典范,但同时由于社会的多元化,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也同样在影响着当代的中学生。所以有必要加强价值与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其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基础。
三、 设计思想:
本节课教学以高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为依据,通过设计一系列的学生活动来完成教学内容的讲授,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在整节课的设计中都贯穿着情感教育,教师通过提供丰富的材料,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形成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从而达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心灵的碰撞。从而使学生在自主获取知识的同时,正确理解价值与价值观。让学生真正意识到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性。
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掌握价值与价值观的含义
(2) 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理解人的价值是什么?联系实际,说明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3) 在占有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以及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深入领会价值、人的价值及价值观等概念。
(2)搜集丛飞、罗映珍等感动中国人物的先进事迹,感悟人生的真正价值所在
(3)深入实际调查并了解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感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4)运用课堂演讲比赛等形式,深化对人生价值的理解,树立奉献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树立起在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人生价值观,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自觉为社会创造价值,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联系实际说明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2、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教学难点:
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前探究 1、布置学生写小论文。小论文的主题围绕“人生的价值是什么”,“人如何活着才有意义”写作。2、收集有关对人生看法的名言警句  学生用一周时间思考、写作、收集资料、探讨问题。 通过自主活动,让学生对价值与价值观进行独立的思考,在自学中给自己一些启迪
新课导入: 生活中,我们时常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会产生各种烦恼与困惑:我为什么学习?学了将来有什么用?人为什么要活着 人应该怎样活着 人活着应该追求什么目标 怎样实现这些目标 通过设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活动探究 (1)演讲PK赛(筛选二篇有代表性的小论文的进行演讲)(2)教师对二位同学的演讲和同学的评价进行总结,并进一步指出,从同学们所交的论文中可以看出同学们能用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有个认识误区:是否人生的价值就一定要做出一翻轰轰烈烈的事业呢?下面让我们看两个平凡人的事。 (1)全班同学都是评委,认真聆听两位同学的演讲,分析他们的观点,阐述自己的观点,表明自己的立场。 活跃气氛,锻炼学生演讲能力,同时为本课所探讨的“价值”、“价值观”矛盾激化,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到底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并通过设问把学生的思考推向更高层次
视频播放丛飞的故事和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罗映珍》事迹并请同学们在观看他们的事迹后评价他们这样做是否值得?教师对学生发言做好总结和思想上的提高 学生观看片子自由发言谈感想。 让同学在具体的事例中深入思考到底什么是价值与价值观。积极引导同学发言,并从中发现学生对价值与价值观理解上的误区
讲授新课 过渡:我们刚才所进行的一系列的活动,都围绕着一个主题:如何正确理解价值与价值观。下面我们来共同学习《价值与价值观》 承上启下
1、人的价值(1)价值的含义 (1)什么叫价值(2)强调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事物价值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由同学回答价值概念 价值的概念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必须讲清讲透。
(2)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 活动探究: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是一回事吗 明确:1、物的价值是满足人的某种需要2、人的价值是人通过自己的活动,付出了心血和劳动,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贡献),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了对自我的满足。(索取)也就是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 小组讨论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的区别。 通过讨论,使学生对价值的概念有更进上步的理解 ,并真正理解人的价值体现在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实现。
(3)对人的价值评价标准 思考:那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是以什么标准呢?是更多地享受价值(索取)?还是更多地创造价值呢(贡献) ?承接上面的讨论,得出: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进一步播放《罗映珍》中罗映珍与白岩松的对话,得出结论:衡量价值的标准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完成贡献与索取的联线题。学生观看,体会片中人物对话的意义 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两个认知盲点:a、人的贡献不仅仅表现在物质方面而且也可表现在精神方面;b、一个人所做的有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只要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有贡献就是有价值的。
过渡 一个人的活动往往受价值观的支配,那么什么是价值观呢? 承上启下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1)价值观的含义 幻灯展示(1)对金钱的看法,如:世上只有金钱好,有钱能使鬼推磨;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等(2)对事物的看法:如有的人喜欢白色的猫;有的人喜欢黑色的猫;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等(3)不同时期的择业观等 学生积极发言(教师注意引导,可以从名人名言、对某个事物的看法等来谈,并适时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肯定) 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从概论上对价值观有个更直观的理解,明确:●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在一定的社会存在基础上产生,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a、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与评价●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 ●利用上面的材料进一步让学生明确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与评价。●并列举我国对农村政策的变化来说明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展示材料:国家发布禁塑令。人们对塑料袋使用的态度变化是如何体现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学生畅所欲言。 培养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增强合作探究的意识,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提高其归纳概括能力。
b、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1)正面展示一些感人事迹如俆本禹,罗映珍等(2)介绍一些反面的素材。教师总结: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播放视频:《感动中国人物展示》 请同学展示收集的感动中国人物;谈谈身边的人和事在正反面事例的比较中得出结论:正确价值观能指导我们作出正确的人生选择,引导我们走向成功;错误的价值观会把我们引入歧途。 感情升华,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在音乐中达到本课高潮,在共鸣中完成本课的德育目标。
课堂小结 配乐诗朗诵: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本课知识小结。 视频展播历年中央电视台评选的感动中国人物。布置学生课后去了解他们的事迹;在音乐声中结束本课。 请一名学生朗诵朗诵臧克家的《有的人》。 渲染气氛,引发共鸣,激发学生进一小主动思考人应怎样活着才有意义。突出了三维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把本课教学推向高潮,
五、 教学小结与反思
政治课不是说教,学政治也并是仅仅为了考试,政治课是学校德育的重要阵地,政治课应对学生的品德产生重要影响,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这点政治教师责无旁贷。在教学上,要避免让政治课陷入说教的旋涡,教师首先要认真领会教材精神,认真组织教材,用好教材,在教学上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能真正产生共鸣,才能真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所以,在教学上要真正实现学生是学的主体,通过切实有效的形式,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从而内化成学生固有的品质。。
六、 板书设计:
一、价值与价值观
1、人的价值
(1)价值的基本含义
(2)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
(3)对人的价值评价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价值观的基本含义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a、价值观 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
b、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