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课件(37张PPT+2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课件(37张PPT+2视频)

资源简介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泰国 三宝公寺 印尼 三宝庙
云南郑和公园 纪念郑和的邮票
一、郑和下西洋


















郑和:回族,出身于世代穆斯林家庭。
他从小听说了许多海外的情况,学到了很多航海知识,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
1405年明成祖朱棣命他率领船队出使西洋。
郑和(1371—1435)
明代杰出的航海家


郑和下西洋的“西洋”,指的是今天的什么地方?
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一带海域及沿岸地区


西洋
目的
“成祖疑惠帝(建文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郑和传》
寻找失踪的建文帝
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151.8米
24.5米
郑和宝船
哥伦布旗舰
马船
粮船
水船
坐船
战船
宝船



红海沿岸
非洲东海岸
郑和远航范围
(1405-1433)
刘家港

文莱
越南
孟加拉
马来西亚
印度
沙特
索马里
印 度 洋
时间
次数
规模
人数
到达范围

1405~1433年
先后7次
最大的海船长44丈(151.8米),宽18丈(61.8米)。每次航行大小船只200多艘。

仅首次出海就27000多人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概况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东南亚,郑和同国王乘坐大象接受当地居民载歌载舞的欢迎

阿拉伯,进行品
交易


非洲,受到当地黑人的热烈欢迎

材料二:郑和的船队,船上装载着金银宝货,以丝绸瓷器最受当地人的喜爱。他们从各国换回珠宝、香料和药材等特产。船队返航时,许多国家的国王和使臣,往往搭乘他们的船只,前来中国访问
材料一:纪念郑和下西洋邮票

意义一: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材料三:
圆满完成外交使命之外,郑和还成功地开辟了新的航线,他发现经过印度古里(今科泽科德)和溜山(今马尔代夫群岛),可以避开风暴区,直接到达阿拉伯半岛红海沿岸和东非国家。
意义二: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郑和下西洋没有给当时明朝带来多大的经济利益,反而让这种厚往薄来的贡赐体系增加了明朝的经济负担。




结合材料,归纳郑和下西洋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一 史书记载洪武末年时:“仓廪充积,天下太平。”建文帝时:“家给人足,外门不阖。”到永乐年间,明王朝统治已臻极盛。




材料三 宋元以来,海船制造技术与航海水平大为提高,如指南针的应用、地理知识日见丰富等。
材料四 郑和,回族,出身于穆斯林家庭,又皈依佛教,熟悉伊斯兰教和佛教。从小养成了吃苦耐劳和英勇无畏的气概。在“靖难之役”中立下赫赫战功,有一定的政治经验和组织才能。



明朝初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提供了雄厚的基础
材料二 明成祖即位后,随着国内形势的转好,眼光开始移向海外,要求扩大对外关系,以远播明朝声威,进一步建立完整的朝贡体系。

明成祖的大力支持,鼓励对外交往

造船技术的提高
指南针的运用
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

郑和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英勇无畏的气概,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经验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二、戚继光抗倭
















戚继光

明代杰出的军事家,抗倭的民族英雄,字元敬,登州(今山东蓬莱)人。出身将门,17岁承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担负起防御倭寇的任务。戚继光先后在山东、浙江、福建沿海抗倭,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率领的军队被称为“戚家军”,他本人也与俞大猷等同为抗倭名将,声名远扬。
明朝时,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商品贸易兴盛,在地理上又靠近日本,因此成为倭寇侵扰的对象。当时明朝的不少官僚、富豪也下海经商,其中一些官僚、奸商以及沿海海盗与倭寇相勾结,为虎作伥,趁火打劫,使倭寇更为嚣张。
明代绘画《倭寇图卷》(局部)
画面描绘了民众遭受倭患而逃难的情景
相关史事

戚继光抗倭
原因
经过
结果
评价
倭寇走私、抢劫,损害百姓生命财产
抗倭形势图


台州大捷







戚继光抗倭
原因
经过
结果
评价
倭寇走私、抢劫,损害百姓生命财产
台州九战九捷,消灭浙江、福建、广东
等地倭寇
倭患基本解除,抗倭斗争取得胜利
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
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
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

考考你
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取得胜利?
材料一:戚继光组建了戚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在台州九捷中,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荡平浙江的倭寇……在福建、广东,与当地明军并肩作战,剿灭那里的倭寇。
材料二: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知识拓展:
“凡是临阵退缩,允许甲长割兵耳,队长割甲长耳,哨官哨长割队长耳,把总割哨官哨长耳。收兵回营,查无耳者,斩;一人退却则一人被斩首,全队退却队长被斩首,队长殉职而全队退却则全队被斩首”
“凡行列不齐,行走错乱,擅离队伍,点鼓不行,闻金不止,按旗不伏。。。言语喧哗者,俱治军法。”
——戚继光《纪效新书》






戚继光抗倭取得胜利的原因
1.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符合人民的利益 。
2.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3.与其他爱国军民配合作战。
4.戚继光卓越的军事韬略和指挥才能。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一片丹心风浪里,心怀击楫敢忘忧!”
“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年华”
---戚继光
这些诗句抒发了戚继光怎样的情怀和抱负?
抒发了戚继光不追求个人名利、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爱国情怀
一朝慈母离儿聚,再续堂堂盛世声。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1999年12月20日零时,当五星红旗在澳门夜空高高飘扬的那一刻,《七子之歌》的旋律响彻神州大地,离散400多年的游子——澳门,正式跨入了“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新时代。
澳门作为中国最后一块外国作为殖民地的地区,回归的意义不言而喻。1999年12月19日下午5时许,葡萄牙国旗最后一次从澳门总督府大楼降落,中国驻澳门部队,跨过了珠江拱北海关管理线,正式踏入澳门土地;第二天,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何厚铧临时办公室所在地——大丰银行大楼升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特区区旗;《澳门日报》于凌晨1点抢发了第一份回归报道号外;街头的澳门警察,全部佩戴了澳门特区新警徽和新帽徽,取代了原先带有葡萄牙色彩的旧警徽。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材料:
随着从欧洲到亚洲的新航路的开辟,从16世纪开始,西方殖民者相继来到东方,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
阅读材料并结合课文,找出最早侵略中国的欧洲殖民者及侵略活动。
葡萄牙 1553年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明朝前期——国力强盛——郑和七下西洋
明中后期——国势衰落 ——戚继光抗倭
暴力冲突
友好交往

当时处于封建社会的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已经由强盛逐渐转向衰弱了 。
知识整合



葡萄牙攫取在
澳门的居住权
课后习题
1、自1405年到1433年间,一支船队历经亚、非30余国,涉10万余里,七次英雄式的远航,远及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这一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是
(  )
A.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B.麦哲伦环球航行
C.鉴真东渡日本 D.郑和下西洋
D
2、郑和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航海家,他的足迹最远到达( )
A.菲律宾群岛 B.波斯湾沿岸
C.印度半岛 D.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D
课后习题
3、年少时写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豪迈诗句,立志报效祖国的明代抗倭名将是( )
A.郑和  B.戚继光 
C.郑成功  D.俞大猷
B
4.(2018·四川自贡)12.下列选项与“古代对外友好
交往”这一主题不符的是( ) A.玄奘西行 B.鉴真东渡
C.郑和下西洋 D.戚继光抗倭
D
5.(2018·福建)25.右图所示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郑和下西洋
B.戚继光抗倭
C.郑成功收复
D.左宗棠收复新疆

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
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
B
课后习题
4 、民族英雄戚继光最主要的贡献是( )
A.统一了女真各部
B.肃清了东南沿海的倭寇
C.赶走了荷兰殖民者
D.打败了沙俄侵略军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