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复习提纲)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知识点归纳(2009.2.18)1、国家的本质是什么?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是什么?(1)从本质上看,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2)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和本质是什么?我国人民民主的最大特点是它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3、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在我国还要保留专政的职能?专政的对象是什么?(1)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人民民主的广泛性表现在:a,民主权利内容的广泛性,b,民主主体的广泛性。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a,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保障,b,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2)在我国,虽然人民当家作主,但依然存在极少数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存在各种犯罪活动,这是我们专政的对象。依法打击这些人和活动,有利于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保护国家、集体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保障人民民主,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4、什么是民主?是什么专政?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是什么?(1)民主是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民主具有阶级性,民主总是属于统治阶级的。专政即主要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2)民主与专政的关系:一方面,两者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统治阶级,专政则适用于被统治阶级。另一方面,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任何国家都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体.。5、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于其他类型的民主专政有什么异同?(1)相同点: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同其它类型的国家都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都有阶级性。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统治阶级内部,专政则只适用于被统治阶级与敌对势力。另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2)不同点: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同其它类型国家不同的是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的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统一。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就是它对占全国绝大都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大都数人的统治”,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6、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必然性?①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我国立国之本。②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只有民主,才能调动积极性;只有专政,才能保障人民民主〗。7、什么是公民的政治自由和权利?我国公民的政治自由和权利包括哪些?(1)政治权利和自由是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2)我国公民的政治自由和权利包括: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 权利。②政治自由——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③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8、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含义、法律资格和地位?(1)含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和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2)法律资格:a年满十八周岁;b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除外。(3)地位: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9、自由与法律的关系?①政治权利和自由是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政治自由是民主政治的基础。 ②自由与法律是对立统一的,自由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总是受到法律和制度的制约,不受任何限制的绝对自由是从来不会存在的。法律是自由的保障,自由是在法律保障下的自由,只有在法制体制下人民才能够充分享有自由。10、公民的政治性义务包括哪些?其地位分别是什么?(1)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这是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2)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公民爱国的具体体现。(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公民光荣的义务。11、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把握哪些基本原则?(1)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2)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3)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12、如何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表现在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2)注意:a一律平等≠立法平等(主要指守法和司法上的平等)b平等≠相同(比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必须是年满18周岁的公民才享有)c法律上的平等≠生活中的平等(如民族差异)13、权利和义务的关系?①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两者不可分离。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②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要确保权利的实现。14、当代中国人政治生活的内容包括哪些?①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基本内容 ②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重要内容 ③参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机构成部分、追求 ④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5、中学生怎样参与政治生活?①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 ②学习政治知识; ③贵在实践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知识点归纳(2009.3.9)1、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原因和方式有哪些?(1)原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家性质决定的)(2)方式: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2、我国的选举方式有哪些?各自有什么特点?(1)从选民的角度,分为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比较如下表: 直接选举间接选举含义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的方式选民选出自己的代表,再由他们代表选民选举产生上一级代表机关的代表或政府领导成员的方式优点直接地反映民意;调动公民的积极性;加强选民与当选者的联系选举成本较低,便于组织,适合选民多,分布广的情况缺点人数众多时,它的组织工作和技术工作有相当大的难度,且成本较高选民与当选者之间的联系受到一定的阻隔,影响了选民意愿的表达适用范围适用于县及县级以下人大代表的选举,城市居委会,农村村委会选举县级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乡以上各级政府的组成人员的选举(2)从被选举人的角度,分为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比较如下表:等额选举差额选举含义指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的一种选举指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的一种选举特点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人名额优点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形成了相应的竞争局限性一定程度上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选民可能误认为将要当选者已事先“内定”,因而积极性受到影响如果对竞选不加以有效规范,容易导致虚假宣传、金钱交易等情况的发生3、选择选举方式的主要依据是什么?①采用什么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定。②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4、我国采取的选举方式是什么?原因是什么?(1)我国采取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2)原因: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要采用符合人民利益的选举方式;②同时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对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决定了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要采取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方式。5、公民应如何行使好自己的选举权?①公民要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②公民应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选举权——这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③不断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能力,培养政治素养——选举应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要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思考、判断的基础上,审慎投票。6、决策方式分哪两种?为什么精英决策不可取?(1)决策方式分为精英决策和民主决策两种。(2)精英决策虽然效率较高,专业理性,但是存在明显缺陷:由于信息不对称,政府掌握的信息不完整从而导致决策失误;政府也可能是“经济人”:从部门利益或地方利益进行决策。因此,“理性”的精英却极有可能作出“非理性”的决策!7、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有哪些?(1)公民间接参与决策的方式:公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这是使各项决策能够反映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保证。(2)公民直接参与决策的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8、试对公民直接参与决策的四种方式进行比较?★名称含义适用范围具体方式★依据★意义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公民向决策机关反映意见,提出建议——电话、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新闻媒体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民意是正确决策最重要的信息资源。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专家咨询制度专家学者利用自己的专长参与民主决策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专家论证会、专家座谈会——听取专家意见,集中学者智慧,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决策机关将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进行公示涉及公众利益的各项决策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言人、新闻发布会公民享有对涉及公众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提高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社会听证制度决策机关将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决策听证涉及公众利益的重大决策听证会——听证于民,可以完善决策;听证于民的目的,是为了决策利民。9、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重要意义的意义是什么?(1)从决策机关的角度看:①有助于决策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②有助于广泛集中民智,提高决策的科学性。(2)从公民的角度看: ①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②有利于提高参与热情和信心,增强社会责任感。10、基层民主中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有哪些?(1)村民通过村民委员会实行村民自治;(2)城市居民通过居民委员会实行居民自治。11、试对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进行比较?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含义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民主管理机构,是城市居民的自治组织。自治内容民主选举广大村民直接投票选举自己满意的人担任村民委员会干部。居委干部由居民直接选举产生民主决策村民可以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发表意见,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与管理。凡涉及居民且生利益的重要事务,要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民主管理村民通过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等形式,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运用民主的办法来管理村里的日常事务。居委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定期向居民会议汇报工作,接受居民监督和质询。民主监督村务公开、民主评议干部、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12、实行基层民主自治的意义是什么?有利于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13、青年学生为什么要自觉参与民主管理?①我们即将步入成年,着眼于未来的发展,特别需要参与民主管理的经历。在基层民主自治这种最广泛的民主实践中,我们能获得很多的机会,采用不同的方式,尝试参与民主管理的活动。②中学生在参与民主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学习民主管理的技能和知识,体验民主管理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在民主实践中逐步增强和提高自己政治参与能力的责任意识和实际本领。14、材料分析:广东省南海市某村由村民民主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的村委会成员。2004年9月,该村在村务公开日上,针对多数村民提出的污染严重、环境恶化等问题进行商讨,发动村民捐款,对全村污染严重场所进行全面清理、绿化,为村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该村还订立了村民行为规范、依法管理制度、村务公开制度等等来规范村民和村干部的行为。该村村民委员会设置了理财小组,定期对村里的帐目进行检查,查账后,还要张榜公布结果。上述材料说明了政治生活的什么道理?参考答案:①村民可以直接投票选举自己满意的人担任村委会干部,实行村民自治,扩大了公民有序政治参与。②村民可以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发表意见,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管理村务的本领,切实行使民主管理的权利。③村民通过制订村规民约来规范村民和干部的行为。④村民通过设置理财小组,监督村干部的行为及村委会工作。15、公民行使监督权的内容包括哪些?前提监督权国家工作人员没有做好本职工作时批评、建议受到国家机关的压制或不公正待遇时申诉、诉讼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违法、失职行为时控告、检举16、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途径有哪些?★名称★具体方式地位信访举报制度给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或当面向有关人员反映自己的意见,提出批评建议重要途径、有效方法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将自己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反映给人大代表,形成人大代表议案,上传到国家权力机关联系广大人民群众和国家权力机关的纽带舆论监督制度依法在新闻媒体上公开发表意见透明度高、见效快、威力大、影响广其他监督方式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监督听证会17、公民应该如何行使好自己的监督权力?(1)态度: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2)行为:必须采取合法的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守法、真实、有序)。18、公民行使民主监督权的意义是什么?(1)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国家角度)(2)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公民角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