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热点专题复习及高考预测--商务部禁止可口可乐收购汇源 全国通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09年高考热点专题复习及高考预测--商务部禁止可口可乐收购汇源 全国通用

资源简介

商务部禁止可口可乐收购汇源专题复习及高考预测
一、热点背景:
1、自2008年9月3日可口可乐和汇源宣布双方实施并购的消息以来,从商界到资本市场,从专家学者到普通消费者,关注与争论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国内饮料企业以“垄断”为由反对这桩高达179.2亿港元的并购。并购反对者认为,如果并购成功,对于“渠道为王”的快速消费品行业,可口可乐很可能成为毁灭国内果汁生存的“超强台风”。而汇源则对外界关于“经营困难”等猜测论调予以否定。
2、商务部2009年3月18日表示,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案未通过反垄断审查。这是《反垄断法》出台后,商务部第一次对跨国公司并购国内品牌企业亮出红牌。商务部公开未通过审查的三个原因:第一,如果收购成功,可口可乐有能力把其在碳酸饮料行业的支配地位传导到果汁行业。第二,如果收购成功,可口可乐对果汁市场的控制力会明显增强,使其他企业没有能力再进入这个市场。第三,如果收购成功,会挤压国内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抑制国内其他企业参与果汁市场的竞争。随后,可口可乐与汇源方面分别发表声明,称尊重商务部关于该收购事项的决定。
3、2008年9月3日,可口可乐公司宣布,计划以二十四亿美元收购在香港上市的中国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受此消息刺激,汇源股价当日复牌后股价飙升,收盘报10.94港元劲升1.64倍,成交24.8亿港元名列港股成交榜首。2008年9月4日,有调查显示,在参与投票的四万余人中,对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持不赞同意见的比例高达82.3%。2008年9月5日,媒体报道称,中国本土有几个果汁企业准备一同呼吁审查该宗并购案的有关国家机构能够将汇源品牌拿出来拍卖。2008年11月3日,汇源发布声明称,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案目前已正式送交商务部审批,预计审批结果有望在年底前出台。2008年12月4日,商务部首次公开表态,已对可口可乐并购汇源申请进行立案受理,但具体立案日期及何时结果揭晓均对外保密。此前,并购双方曾联合对外公布,最初签订的订购协议有效期为二百天,因此这个收购案最晚将于2009年三月下旬揭晓。2009年3月5日,汇源董事长朱新礼表示,可口可乐董事会内部反对并购汇源的声音越来越多。但随后,香港上市的汇源果汁连夜发布澄清公告,称“汇源果汁并不知道可口可乐公司任何董事对收购建议的任何意见”,公司也没有收到更改收购建议条款的任何通知。而可口可乐中国公司相关人士则向媒体表示,可口可乐董事会一直全力支持对汇源的收购建议。2009年3月10日,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表示,商务部正在根据反垄断法依法审核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案,不会受任何外部因素的影响。2009年3月18日,中国商务部正式宣布,根据中国反垄断法禁止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据悉,这是反垄断法自去年八月一日实施以来首个未获通过的案例。
二、知识链接:
(一)企业兼并
1.含义:指经营管理好、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兼并那些相对劣势的企业。从考试的角度应该这样理解这句话,即经营管理好、经济效益好的优势私营企业可以兼并那些相对劣势的公有制企业,反之,那些经营管理好、经济效益好的优势公有制企业可以兼并那些相对劣势的私营企业,竞争是企业兼并的核心。企业被兼并以后,其债务应当由兼并企业承担,被兼并企业职工也由兼并企业负责安置,衡量一个兼并案是否成功要看是否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2.原因:第一,是价值规律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第二,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第三,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
3.意义:可以扩大优势企业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把劣势转化为优势,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企业兼并是把国有企业推向市场,让其参与市场竞争,接受优胜劣汰选择的有效形式,因而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企业兼并使国家减轻了财政负担。那些被兼并的劣势企业,大都长期靠国家财政补贴维持生存,它们被优势企业兼并,不再需要国家财政补贴,从而减少了国家财政负担。其次,企业兼并有利于把劣势转化为优势,效益好的企业兼并效益差的企业,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了优势企业的实力,从而实现了生产的集中和优化,提高了总体效益。大企业之间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获得更大经济效益而实行合并,简称强强联合。强强联合是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的积极探索,是生产社会化日益提高和国际竞争加剧的客观要求。实行强强联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先进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达到扩大市场占有额、获取更大经济效益的目的;同时,还能够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强强联合有别于企业兼并,它是按市场的客观要求,为达到规模经济的效果而进行的大企业间的合并。企业兼并是优胜劣汰,优兼并劣,兼并是通过购买方式实现的,不通过购买方式实行企业之间的合并不是兼并,强强联合不通过购买方式就不是兼并,兼并与强强联合都是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4.思考探究:是否任何兼并都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提示:第一,回答企业兼并意义。第二,优势企业兼并相对劣势的企业,并进行结构调整,才能促进企业发展;反之,兼并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则不利于企业发展。第三,对企业兼并能否促进企业发展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第四,企业兼并不能违反《反垄断法》。
二、企业联合
1.含义:指企业之间为增强市场竞争力、获取更大经济效益而实行的合营或合并。从考试的角度应该这样理解这句话,即经营管理好、经济效益好的优势私营企业可以联合那些相对优势的公有制企业,反之,那些经营管理好、经济效益好的优势公有制企业可以联合那些相对优势的私营企业。
2.意义:第一,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先进生产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达到扩大市场占有额、获取更大经济效益的目的;第二,能够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三、企业破产
1.含义:指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法定程序实施破产结算的经济现象。企业破产并不是破产企业资产与其他企业的合并,破产企业往往已无资产,甚至资不抵债,企业破产应依据一定的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而不能无序进行。
2.原因:第一,是价值规律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第二,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第三,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
3.意义:第一,从企业的角度来讲,实行企业破产制度,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使企业在破产的压力下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减少财政支出,减少国家经济负担,这句话强调的是国家,而不是企业,因为破产后,企业不存在;第二,从社会的角度来讲,实行企业破产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竞争的必然结果,也是增强我国企业竞争力的现实需要,激发了企业的活力,使企业在破产风险的压力下改善经营管理,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企业破产制度的建立,可以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及时淘汰落后企业,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四、企业兼并与破产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企业的兼并和破产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必然结果,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检验企业经营管理的试金石。企业经营成功,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反之,就被淘汰。因此,在市场竞争中,按照优胜劣汰的原则,出现企业的兼并和破产是必然的。企业兼并与破产,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接受优胜劣汰选择的有效形式,是优化企业结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力杠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总之,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不断完善兼并和破产制度,对于我国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五、企业兼并与破产的目的
  企业兼并与破产只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企业兼并与破产的目的在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
六、企业的兼并与破产必然出现职工下岗现象
七、怎样实施企业的兼并与破产
  企业兼并与破产不能违反《反垄断法》,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要鼓励兼并,规范破产,搞好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和再就业工作,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兼并破产制度,保证市场经济稳定健康地发展。
三、高考预测:
(一)选择题1、自2008年9月3日可口可乐和汇源宣布双方实施并购的消息以来,从商界到资本市场,从专家学者到普通消费者,关注与争论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造成上述认识差异的原因是
A.各自的利益、立场不同 B.各自的思维方式不同
C.各自的知识构成不同 D.各自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反垄断法,于2008年8月1日起施行。据此回答2—3题
2、《反垄断法》这部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自1994年草拟到出台,历经13载沉浮,“千呼万唤始出来”,这说明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认识具有反复性和上升性
3、在反垄断法的制定过程中,多次修订反垄断法征求意见稿,反复地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受到多方密切关注。我国在立法过程中广泛地征求各方面的意见,从政治生活角度来说
①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②是社会主义民主真实性的体现 ③坚持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④有利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意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商务部2009年3月18日表示,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案未通过反垄断审查。这是《反垄断法》出台后,商务部第一次对跨国公司并购国内品牌企业亮出红牌。据此回答4—6题
4、垄断行为违反了市场交易的( )
①自愿原则 ②平等原则 ③公平原则 ④诚实信用原则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5、反垄断必须
A.完善市场机制 B.增强企业风险意识
C.调整产业结构 D.控制企业发展规模
6、国家商务部第一次对跨国公司并购国内品牌企业亮出红牌,是履行
A.政治职能 B.经济职能 C.文化职能 D.社会职能
7、国家商务部此举有利于
①我国的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②维护公平竞争
③对不正当竞争行为和垄断行为进行控制
④从根本上保护了国内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
A.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8、2008年9月4日,有调查显示,在参与投票的四万余人中,对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持不赞同意见的比例高达82.3%。这表明
①互联网站都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②积极向上的内容导向是我国各网站的主流
③净化网络环境,低制不良行为符合广大网民的愿望
④我国互联网成为影响巨大、具有巨大潜力的大众媒体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9、2009年3月10日,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表示,商务部根据反垄断法依法审核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案,不会受任何外部因素的影响。这体现了 
A.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B.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C.原因与结果的关系 D.内因为外因的关系
(二)非选择题
  材料一: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工作意见》,2008年后我国不再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包括国企在内的所有企业依照新修订的《破产法》实施商业性破产。
  材料二:商务部2009年3月18日表示,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案未通过反垄断审查。这是《反垄断法》出台后,商务部第一次对跨国公司并购国内品牌企业亮出红牌。
(1)结合材料,运用哲学知识谈如何推进企业的并购、破产工作?
(2)商务部在审查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案中起了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1、 A
2、 C
3、 D
4、 B
5、 A
6、 B
7、 C
8、 B
9、 D
10、(1)①推进企业并购、破产工作,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不同类型的企业要采用不同的具体措施实施并购、破产。
  ②推进企业并购、破产工作,要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与时俱进,有创新精神。推进国有企业依法并购破产,要探索多渠道、多方式推进,不能违反《反垄断法》。
  ③推进企业的并购、破产工作,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推进国有企业依法并购、破产,要探索多渠道、多方式推进国有困难企业改革与发展。
(2)商务部作为国家的行政机关,具有管理经济和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在审查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案的过程中,要行使好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依据《反垄断法》,第一次对跨国公司并购国内品牌企业亮出红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