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框 孔子、老子和百家争鸣一、孔子1.个人简介:孔子,名丘,春秋后期____国人,___学派的创始人。2.思想核心:强调“仁”。“仁”即“____”和“____”。“____”就是关心和爱护他人;“____”即加强个人修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规范。3.治国主张:孔子主张以“____”教化人民,以“____”治理国家,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反对____和____。4.教育成就(1)创办____,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2)主张“____”,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先后培养了约三千弟子,其中著名的有颜回等七十余人,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3)提出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如因材施教等。5.文化成就:晚年专心从事古籍整理和教育工作,孔子弟子整理的《____》一书记载了孔子的言论。6.影响:孔子学说(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二、老子1.个人简介: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末期____国人,____学派的创始人。他曾经做过周朝的史官,学识渊博。2.文化成就:老子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后来道家学派整理的《老子》一书中,《老子》也称《___》。3.思想主张(1)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____,如难与易、长与短、祸与福、强与弱,而且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____。(2)老子崇尚“____”,主张“____”,反对统治者侵扰百姓。三、百家争鸣1.含义:春秋战国时期学派众多,历史上统称为“诸子百家”,各学派之间激烈争辩,著书立说,阐述自己的思想和政治主张,故称“百家争鸣”。“百”不是具体数字,而是指派别很多。2.出现的背景(原因)(1)政治上:社会的____和____为百家争鸣创造了宽松的学术氛围,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招贤纳士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2)文化上:春秋战国时期,原来垄断在____手中的文化教育逐步扩展到民间,形成了一个拥有学识的____阶层,为百家争鸣提供了人才。(3)经济上:____和____的使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小农经济发展,新兴阶级崛起,社会结构发生变化。(根本原因)3.影响(1)在百家争鸣中,各派不仅阐述自己的主张,还相互论争和批判,彼此吸收合理的成分,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2)它们在众多领域提出的各种思想理论,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源泉。★知识提升1.列表比较记忆百家争鸣的各学派、代表人物、生活时代及主张。学派 代表人物 时代 主要主张或著作儒家 孔子 春秋末期 “仁”“德”“礼”;《论语》 孟子 战国时期 “仁政”“民贵”“君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道家 老子、 庄子 春秋末期、战国时期 一切事物有对立而且可互相转化;“自然”“无为”墨家 墨子 战国前期 “非攻”即反对战争;“兼爱”即爱一切人,视人如己,互助友爱法家 韩非子 战国末期 “法与时移”、君主应该凭借权力和威势,保证法令的贯彻执行兵家 孙武 (孙子) 春秋末期 《孙子兵法》 孙膑 战国时期 《孙膑兵法》2.联系春秋战国时期的形势分析,为什么儒家思想未被重用,而法家受到重视?诸侯争霸:赋税繁重,阶级矛盾激化,人民不断反抗,需要用严酷的刑罚加以镇压。变法运动:为了打击旧贵族的势力,需要强化君主专制权力。●趣味知识你知道三十六计有哪些计谋吗?胜战计:瞒天过海、围魏救赵、 借刀杀人、 以逸待劳、 趁火打劫、 声东击西;敌战计:无中生有、 暗度陈仓、 隔岸观火、 笑里藏刀、 李代桃僵、 顺手牵羊;攻战计:打草惊蛇、 借尸还魂、 调虎离山、 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混战计:釜底抽薪、 混水摸鱼、 金蝉脱壳、 关门捉贼、 远交近攻、 假道伐虢;并战计: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癫、上屋抽梯、 树上开花、 反客为主;败战计:美人计、 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 连环计、走为上计。一、选择题1.某班同学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开展了研究性学习,以下研究题目不恰当的是( )A.《孔子私学:谱写古代教育新篇章》B.《诸子百家:思想解放的潮流》C.《孙膑兵法:世界上最早的兵法著作》D.《法与时移:法家受统治者青睐的原因》2.“仁者爱人”“为政以德”“尊卑有序,齐之以礼”这些思想主张出自(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3.下列学说中,在后世被统治者奉为治国之道的有( )①儒家 ②阴阳家 ③法家 ④兵家 ⑤墨家A.①②④ B.①③C.① D.①④4.“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这一思想所属的派别是(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5.下列有关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表述,错误的是( )A.墨子——“兼爱”“非攻”B.韩非子——“春秋无义战”C.老子——“无为”D.孙武——“知彼知己,百战不殆”6.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源自“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一句话。此名句出自( ) A B C D7.卫明在刚结束的模拟考试中考砸了,爸爸暴跳如雷地说要“家法伺候”,爷爷却和缓地说:“这次考砸了也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了,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其中爷爷的言论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接近(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8.据说,明太祖朱元璋曾经打算将《孟子》从“四书”中取消,并将孟子像从孔庙中搬出去(在中国古代,孟子被尊称“亚圣”,是配享孔庙的)。下列选项中,孟子的主张最有可能使朱元璋“龙颜大怒”的是(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性善论C.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D.反对不义的战争9.史学家钱穆说:“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政治社会最理想安定的时期莫过于汉唐。”秦以前“学术思想最灿烂”是指( )A.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B.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C.法家思想受到国君赏识D.出现了儒、道、佛并立的局面二、非选择题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由分立趋向统一的春秋战国时期,造就了孔子、老子、墨子、孟子、庄子、韩非子等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学术思想繁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孔子。(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创立的学派及其思想的核心。 (2)请谈谈孔子治国思想对今天我们治理国家的启示?材料二 孔子的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有意识地教育他,凡事要抓紧去做。学生仲由敢作敢为,但是不够稳重。孔子怕他冒失,就叮嘱他凡事要请教父兄以后再去做。(3)材料二反映了孔子什么样的教育思想( )A.有教无类B.因材施教C.把德育知识和文化知识教育相结合(4)请分别写出墨家、道家的治国思想。答案一、孔子1.个人简介:孔子,名丘,春秋后期__鲁__国人,__儒家__学派的创始人。2.思想核心:强调“仁”。“仁”即“__爱人__”和“__克己复礼__”。“__爱人__”就是关心和爱护他人;“__克己复礼__”即加强个人修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规范。3.治国主张:孔子主张以“__德__”教化人民,以“__礼__”治理国家,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反对__残暴统治__和__任意刑杀__。4.教育成就(1)创办__私学__,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2)主张“__有教无类__”,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先后培养了约三千弟子,其中著名的有颜回等七十余人,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3)提出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如因材施教等。5.文化成就:晚年专心从事古籍整理和教育工作,孔子弟子整理的《__论语__》一书记载了孔子的言论。6.影响:孔子学说(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二、老子1.个人简介: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末期__楚__国人,__道家__学派的创始人。他曾经做过周朝的史官,学识渊博。2.文化成就:老子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后来道家学派整理的《老子》一书中,《老子》也称《__道德经__》。3.思想主张(1)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__对立面__,如难与易、长与短、祸与福、强与弱,而且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__转化__。(2)老子崇尚“__自然__”,主张“__无为__”,反对统治者侵扰百姓。三、百家争鸣1.含义:春秋战国时期学派众多,历史上统称为“诸子百家”,各学派之间激烈争辩,著书立说,阐述自己的思想和政治主张,故称“百家争鸣”。“百”不是具体数字,而是指派别很多。2.出现的背景(原因)(1)政治上:社会的__动荡__和__变革__为百家争鸣创造了宽松的学术氛围,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招贤纳士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2)文化上:春秋战国时期,原来垄断在__贵族__手中的文化教育逐步扩展到民间,形成了一个拥有学识的__文士__阶层,为百家争鸣提供了人才。(3)经济上:__铁农具__和__牛耕__的使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小农经济发展,新兴阶级崛起,社会结构发生变化。(根本原因)3.影响(1)在百家争鸣中,各派不仅阐述自己的主张,还相互论争和批判,彼此吸收合理的成分,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2)它们在众多领域提出的各种思想理论,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源泉。★知识提升1.列表比较记忆百家争鸣的各学派、代表人物、生活时代及主张。学派 代表人物 时代 主要主张或著作儒家 孔子 春秋末期 “仁”“德”“礼”;《论语》 孟子 战国时期 “仁政”“民贵”“君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道家 老子、 庄子 春秋末期、战国时期 一切事物有对立而且可互相转化;“自然”“无为”墨家 墨子 战国前期 “非攻”即反对战争;“兼爱”即爱一切人,视人如己,互助友爱法家 韩非子 战国末期 “法与时移”、君主应该凭借权力和威势,保证法令的贯彻执行兵家 孙武 (孙子) 春秋末期 《孙子兵法》 孙膑 战国时期 《孙膑兵法》2.联系春秋战国时期的形势分析,为什么儒家思想未被重用,而法家受到重视?诸侯争霸:赋税繁重,阶级矛盾激化,人民不断反抗,需要用严酷的刑罚加以镇压。变法运动:为了打击旧贵族的势力,需要强化君主专制权力。●趣味知识你知道三十六计有哪些计谋吗?胜战计:瞒天过海、围魏救赵、 借刀杀人、 以逸待劳、 趁火打劫、 声东击西;敌战计:无中生有、 暗度陈仓、 隔岸观火、 笑里藏刀、 李代桃僵、 顺手牵羊;攻战计:打草惊蛇、 借尸还魂、 调虎离山、 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混战计:釜底抽薪、 混水摸鱼、 金蝉脱壳、 关门捉贼、 远交近攻、 假道伐虢;并战计: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癫、上屋抽梯、 树上开花、 反客为主;败战计:美人计、 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 连环计、走为上计。一、选择题1.某班同学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开展了研究性学习,以下研究题目不恰当的是( C )A.《孔子私学:谱写古代教育新篇章》B.《诸子百家:思想解放的潮流》C.《孙膑兵法:世界上最早的兵法著作》D.《法与时移:法家受统治者青睐的原因》2.“仁者爱人”“为政以德”“尊卑有序,齐之以礼”这些思想主张出自( A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3.下列学说中,在后世被统治者奉为治国之道的有( B )①儒家 ②阴阳家 ③法家 ④兵家 ⑤墨家A.①②④ B.①③C.① D.①④4.“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这一思想所属的派别是( B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5.下列有关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表述,错误的是( B )A.墨子——“兼爱”“非攻”B.韩非子——“春秋无义战”C.老子——“无为”D.孙武——“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解析】“春秋无义战”出自《孟子》,属于儒家思想。6.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源自“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一句话。此名句出自( B ) A B C D7.卫明在刚结束的模拟考试中考砸了,爸爸暴跳如雷地说要“家法伺候”,爷爷却和缓地说:“这次考砸了也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了,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其中爷爷的言论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接近( C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8.据说,明太祖朱元璋曾经打算将《孟子》从“四书”中取消,并将孟子像从孔庙中搬出去(在中国古代,孟子被尊称“亚圣”,是配享孔庙的)。下列选项中,孟子的主张最有可能使朱元璋“龙颜大怒”的是( A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性善论C.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D.反对不义的战争9.史学家钱穆说:“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政治社会最理想安定的时期莫过于汉唐。”秦以前“学术思想最灿烂”是指( B )A.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B.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C.法家思想受到国君赏识D.出现了儒、道、佛并立的局面二、非选择题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由分立趋向统一的春秋战国时期,造就了孔子、老子、墨子、孟子、庄子、韩非子等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学术思想繁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孔子。(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创立的学派及其思想的核心。【答案】儒家;仁。(2)请谈谈孔子治国思想对今天我们治理国家的启示?【答案】以德治国,今天我们不仅要讲以德治国,还要以法治国,要把德治和法治相结合。材料二 孔子的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有意识地教育他,凡事要抓紧去做。学生仲由敢作敢为,但是不够稳重。孔子怕他冒失,就叮嘱他凡事要请教父兄以后再去做。(3)材料二反映了孔子什么样的教育思想( B )A.有教无类B.因材施教C.把德育知识和文化知识教育相结合(4)请分别写出墨家、道家的治国思想。【答案】墨家:尚贤(选举贤能的人治理国家);道家:无为而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