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艺术生特训】高考思想政治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艺术生特训】高考思想政治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学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重点知识梳理】
一、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1.商品的基本属性
(1)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提醒 辨别商品的方法:(1)定义法:既是劳动产品,又用于交换。(2)属性法: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注意: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3)领域法:必须在流通领域。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1)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3)本质: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特别提醒】货币是一种商品,但又与一般商品不同,是一般等价物,是可以用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的商品。货币是一般等价物,但又和其他一般等价物不同,只有当贵重的金属用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时,才标志着货币正式产生。
3.货币的基本职能
职能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含义 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原因 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能够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表现 价格 商品流通
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二、纸币及其流通
1.纸币发行规律
(1)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2)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否则会引发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特别提醒】 [来源:学科网]
(1)国家可以决定纸币的发行量,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
(2)纸币的发行量不是越多越好。
2.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的现象。
3、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含义、实质、表现、对经济的影响和解决措施
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
含义 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现象 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的现象。
实质 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 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
表现 物价上涨,纸币贬值。 物价下降,纸币升值。
影响 对居民: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生活水平下降,经济秩序混乱。对企业:生产成本提高,影响生产和销售。对国家: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 物价下降,短期对人民有好处,但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影响企业生产与投资积极性,经济萧条,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导致市场消费不振,影响经济长远发展和人民长远利益。
应对措施 (仅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角度) 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少收税、多支出,增发国债,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发行量、降低存贷利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增加货币信贷)。
三、外汇
1.汇率的变化及其影响
(1)汇率变动与币值变化的关系:(我国汇率的表示方法:人民币/100单位的外币)
外币 本币 外币币值 本币币值 外汇汇率 本币汇率
不变 更多 升值 贬值 升高 跌落
不变 更少 贬值 升值 跌落 升高
更多 不变 贬值 升值 跌落 升高
更少 不变 升值 贬值 升高 跌落
(2)人民币币值变化的影响





(3)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巩固练习】
1.(2016·高考北京卷文综政治·30)2016年中国在部分地区试点“一元券硬币化工程”,用一元硬币替代一元纸币;2015年丹麦公布了关于“无现金社会”的议案,计划用电子货币代替纸币;长期的恶性通货膨胀导致委内瑞拉货币面值极高,2008年该国政府发行新的货币,新币与旧币的兑换比例是1:1000。上述三个国家的方案和措施都
① 体现了国家拥有发行货币的权利 ② 改变了货币衡量的商品价格
③ 可以稳定物价,控制通货膨胀 ④ 能方便交易行为,降低货币使用成本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16·高考江苏卷·6)2015年末,美联储宣布加息0.25 个百分点,导致美元走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个国家利率变动一般会引起该国货币汇率发生变化,进而影响该国商品进出口。若其他条件不变,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描述此影响机制的是
A.利率上升,本币贬值,出口增加 B.利率上升,本币升值,进口减少
C.利率下降,本币升值,出口减少 D.利率下降,本币贬值,进口减少
4.(2015年高考课标卷Ⅰ文综政治15)2015年3月6日,美元指数收盘较前一交易日上涨3.4164点;3月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较前一交易日又贬值30个基点。美元持续升值将对中国经济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其中积极的方面在于( )
①扩大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优势,增加出口
②提升中国外汇储备的国际购买力
③抑制中国居民的出境旅游,从而增加国内储蓄
④优化中国对外投资结构,加快“走出去”步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16·高考全国Ⅱ卷文综政治·13)特别提款权(SDR)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创设的一种国际储备资产。2015年12月,IMF将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占比为10.92%。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表明
①中国的经济地位上升 ②人民币国际化取得新进展
③中国外汇储备安全性提高 ④人民币汇率稳定性增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我国央行自2015年2月5日起全面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下列选项中正确描述该政策对经济影响机制的是( )
货币供应量增加→利率上升→投资减少 → 总需求减少
货币供应量增加→利率降低→投资减少 → 总需求减少
货币供应量增加→利率上升→投资增加 → 总需求减少
货币供应量增加→利率降低→投资增加 → 总需求增加
6.(2017年高考全国2卷文综政治13) 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中间价(人民币元/100美元)由645.79振荡走高至689.06,这对我国对外经济造成重要影响,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推导正确的是
A.美元升值→中国商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下降→不利于中国商品出口美国
B.美元贬值→美国商品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上升→有利于中国进口美国商品
C.人民币升值→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成本下降→有利于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
D.人民币贬值→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成本上升→不利于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
7.(2019年高考全国新课标一12)近年来,提高供给质量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是提升供给体系的中心任务。为此,国家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从劳动价值论看,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是因为:
①商品的质量是衡量价值的天然尺度?②商品的质量决定了商品的交换价值
③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④商品的质量与商品的使用价值密切相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2019年高考全国新课标三15)某国是铁矿石、石油等大宗商品(以美元计价)的进口国。当美元持续上涨时,该国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一传导过程是:
①进口原材料成本上升?????②居民消费价格上涨
③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④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
①→④→③→②????B.①→④→②→③???
C.④→①→③→②??? D.④→①→②→③
参考答案
B①国家有权发行货币,符合题意② 商品价格由货币衡量,并未改变。③通货膨胀和货币的供应量有关,材料中只是代替,所以不符合。④符合题意。答案选B
D根据题意,A,利率上升,本币应升值。B,本币升值进,口应是增加。C,利率下降,本币应是贬值,故答案选D
A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出口,①正确。B,美元升值,外汇储备的购买力提高,正确。人民币贬值和增加国内储蓄和对外投资结构无必然联系。答案选A
A人民币国际化和外汇储备安全和人民币汇率无必然联系,排除。答案选A
D存款准备金率下调是积极的货币政策,意味着货币供应量增加,此时利率可能会下降,贷款增加,投资需求增加,答案选D
D根据材料推出人民币贬值,美元升值,排除B和C。A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有利于中国商品出口美国,错误。答案选D
D衡量商品价值的天然尺度是劳动时间,商品的交换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质量不能决定商品的价值。③④符合题意,答案选D
A 美元上涨,进口成本上升,购进价格上涨,导致最终产品价格上涨,消费价格上涨,通胀压力增加。答案选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