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说课稿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说课稿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说教材
1.本课的地位:本课在全书中处于关键性的地位。我们前面讲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问题,都是在一定的经济制度下,通过市场进行的,因此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点以及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等问题,对于进一步理解前面的知识,学习后面的知识都是相当重要的。
2.说三维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宏观调控的目标、手段
2、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3、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例,说明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优势。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辨证的、全面的认识问题的能力,针对事实说明问题的能力,正确分析、观察社会经济现象的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让学生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3.说重点和难点
(1)重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依据:这三个基本特征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只有理解了这一内容,才能进一步深刻理解前面讲过的我国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能够做到兼顾效率和公平等一系列问题,同时,只有理解这一问题,才能够一步理解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2)难点: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依据:其一,国家的宏观调控比较抽象,离学生生活比较远。其二,这几个手段容易混淆。其三,在实际运用中,通常相互搭配使用,而且经常变化,一般来说,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
二.说教法
(1)讲授法: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共性、三种宏观调控的手段的含义,直接由老师讲解。
(2)案例探究法:先列举典型案例,提出问题,由学生阅读、思考、小组讨论、回答,最后由老师点拨,得出结论。
(3)比较分析法,对比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寻找两者的不同点,总结后者的优越性。
三.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提问:1.市场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具有什么优点?
   2.市场经济能不能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
说明:设计这两个问题是为了说明市场经济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我国必须实行市场经济,同时也说明市场经济是没有姓“资”和姓“社”之分的,它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就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二)进行新课
第一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
根据复习导入,进行图示,展示以下关系:
2.市场经济的共性:(专家点评)
(1)经济关系市场化
(2)企业行为自主化
(3)宏观调控间接化
(4)经济运行法制化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探究1:关于公有制与我国市场经济的关系
到2003年,我国空调产量已超过3000万台。空调行业既有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也有私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各种所有制企业在市场上各显神通。销量位居前列的主要是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
问题1:材料反映出我国市场经济什么特征?
问题2.我国的市场经济为什么必须以公有制为基础?
过程:学生思考后回答问题,老师作必要的点拨①指出空调行业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公有制经济,在其他关键领域和重要行业中情况也是如此。
 ②指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差别就在于所有制基础不同,进而总结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第一个特征:
(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基本标志)
探究2:我国市场经济与共同富裕的关系
请同学们看课本92页的柱状图(略)
1、上图反映了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让学生了解现实--贫富差距有扩大趋势。学生自然想到,这是否与共同富裕背道而驰呢,这些问题有没有处理,是怎样处理的呢?
材料:《中共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促进共同富裕。”
问题:这些措施反映出我国市场经济的什么特征?
设计意图:这一材料正好说明我国政府没有忽视贫富差距,而是努力在使这种差距缩小,这正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一个表现。
老师点拨:共富的含义、实现过程以及先富与共富的关系(图示略)
小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第二个基本特征:
(2)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探究3:我国的市场经济能否进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看图回答:我国为什么能建设这么巨大的工程?(列举几个重大工程)
过程:学生讨论并回答,然后由老师点拨,得出结论,即第三个基本特征:
(3)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教材处理意见:新教材没有说清楚为什么我国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的原因,在讲解时可作必要的补充,并对两种制度下的宏观调控进行简单的对比,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第二目:加强宏观调控
1.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回忆:市场调节有什么局限性?
 学生回答后,老师点拨:宏观调控的原因在于:
(1)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②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2)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的要求
2.宏观调控的含义、主要目标
练习巩固:2005年,我国一些地区遭遇突如其来的“禽流感”,禽类养殖户损失惨重。国家采取了对疫区封锁、对疫区的养殖户进行经济补贴,以及国家出资统一对疫区进行消毒等措施进行防治,并规定任何人不得将家禽带出疫区,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思考:在防治“禽流感”、发展禽类养殖的过程中,我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是如何体现国家宏观调控手段的?
1.“对疫区的养殖户进行经济补贴,以及国家出资统一对疫区进行消毒等措施,进行防治”。
              --经济手段
2.“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法律手段
3.“对疫区封锁”, “并规定任何人不得将家禽带出疫区”。        --行政手段  
四.说板书
五.说感受
本节内容在旧课本基础上作了大量的改动,很多老师认为,原来课本中讲完市场经济的局限后再讲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显得比较顺畅,我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要避免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更需要加强宏观调控,这种逻辑也是非常合理的。
在讲课过程中,我不仅重视了理论知识的讲解,而且更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认识实际的能力,让学生在比较中 认识我国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增强爱国意识。另外,我还注重了知识体系的构建,通过板书使学生对前后的知识联系进行了解,事实证明,这节课是比较成功的。
2007-12-27
形成
结合
社会主义制度
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