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资料(胡锦涛主席出席APEC第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时政资料(胡锦涛主席出席APEC第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资源简介

危难之处显身手
——胡锦涛主席出席APEC第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背景材料】
继在华盛顿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后,国家主席胡锦涛于11月17日至26日出席了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第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题为《坚持开放合作,寻求互利共赢》的重要讲话,提出了5点主张和一系列的倡议,得到各方普遍欢迎和支持。还对哥斯达黎加、古巴、秘鲁、希腊进行了国事访问。对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推动中拉、中希关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理论与实际】
1. 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有着重要的反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我国政府采用的一系列拉动内需的措施就依据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的道理。经济全球化消极作用表明,经济全球化意味着“风险全球化”。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就是最好的验证。
2.胡主席的主张和倡议得到各国的普遍欢迎和支持表明,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也证明了实现国家目标和影响别国的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的重要尺度。同时说明了要共处与合作,不要对抗与冲突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共识。APEC第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和胡主席的出访都充分说明经济上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基本要求。胡主席的出访和我国的主张及倡议表明,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3.本次APEC会议成员的历史、文化、宗教背景不同,政治、经济制度以及价值观各异,特别是成员的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程度差别很大。再一次说明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我们要尊重文化多样性,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坚持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则,推动文化交流。
4.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能动作用,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胡主席提出的5点主张和一系列的倡议都是从当前的所处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我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拉动内需的政策是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结果。世界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我国作为世界这个整体的一部分对世界发稳定与发展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各国要概括自己不同的特点,结合一定的规律性要求,制定不同的应对危机的对策,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APEC的发展和全球金融危机的出现,都遵循着事物量变质变规律。
【综合训练】
1. 2008年11月23日, APEC第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发表了《利马宣言》。宣言说,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是我们面临的最严重的经济挑战之一,会议就此专门发表声明,表明APEC各成员应对不断恶化的全球经济形势和支持多哈回合谈判早日取得平衡且具有信心和决心。这表明
①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一个主题之一②经济全球化意味着“风险全球化” ③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④各国外交政策的宗旨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 ?胡锦涛主席在会上发表题为《坚持开放合作,寻求互利共赢》的讲话,就当前各方普遍关心的全球性问题提出的5点主张之所以得到各国普遍欢迎和支持的原因是:
A. 建立国际新秩序要互相尊重,共同协商
B. 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C. 经济上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而不应造成贫富悬殊
D.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3. 亚太经合组织19年的发展历程证明,建设和谐亚太需要合作与合力,协商与协调。“合”与“协”,是对“平等互利、协商一致、自主自愿”的“APEC模式”最佳概括。这段话所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任何事物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 ②矛盾是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体 ③辩证的否定是发展和联系的环节④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4. APEC成员的历史、文化、宗教背景不同,政治、经济制度以及价值观各异,特别是成员的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程度差别很大。这种差异表明
①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②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③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④宗教都有爱国传统,都倡导服务社会、造福人群
A. ①④ B.①③ C. ②③ D.③④
5.在抵御全球金融风暴的行动中,APEC利马峰会就全球经济发表声明,强调各成员要重振经济信心,信心是战胜危机的力量源泉。这表明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意识有时决定了客观事物
C. 信心是正确认识的来源
D.正确认识对事物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6.胡锦涛主席此次出访是在国际金融形势日趋严峻,中拉、中希关系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背景下进行的,对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推动中拉、中希关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表明
A. 国际关系基本形式是竞争、合作和冲突
B.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 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日益提高
D. 不要对抗与冲突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共识
7.为应对金融危机,中国政府出台了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的措施,从今年第四季度到2010年底,中国将增加4万亿元人民币投资用于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同时增加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请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说明中国政府的这一做法的正确性。
【提示与答案】
1.由于世界经济联系的日益紧密,影响世界发展的危急使各国无法幸免,故选A。2.5点主张符合与会各国的利益要求,所以应选B。3. 亚太经合组织19年的发展历程,“合”与“协”,是对“APEC模式”最佳概括表明,应选D。4. ①表明了差异的原因,③表达了差异的哲学依据,故选B。5.信心可以战胜危机表明本题正确答案为D。 6. 材料表明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作用日益提高,所以应选C。
7.(1)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2)中国政府从发展生产的角度出发,在应对日益严重的世界金融危机时,看重的是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适时地采用增加4万亿元人民币投资用于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同时增加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拉动内需,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促进生产的发展。此举对消除世界金融危机将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