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加强两岸交流民族团结谱新篇【背景呈现】1.海协会会长陈云林访台2008年11月3日,海协会会长陈云林率领海协会协商代表团抵达台湾。这是1949年后大陆受权团体最高层级的负责人第一次访问台湾,也是大陆第一次派出庞大协商代表团同上宝岛。11月4日,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台北圆山大饭店签署了《海峡两岸空运协议》《海峡两岸海运协议》《海峡两岸邮政协议》和《海峡两岸食品安全协议》,宣告两岸同胞盼望已久的两岸直接通航、通邮即将变成现实。2.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O级地震。四川民族地区地震直接经济损失达2919亿元。受地震影响,灾区生态破坏严重,据专家估计,基本恢复受损植被至少需要10到20年时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8月2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根据规划,完成确定的目标和重建任务,恢复重建资金总需求经测算约为1万亿元。3.进一步促进宁夏发展2008年8月,温家宝总理到宁夏考察工作并作了重要讲话,明确指出了宁夏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9月7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站在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高度,着眼于解决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实际困难,提出了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4.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庆祝大会于2008年9月23日在银川览山景观剧场举行,中央代表团团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贺国强表示,宁夏经济正在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已大幅改善。5.2009年3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西藏民主改革50年》白皮书,回顾西藏实行民主改革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和50年来西藏广泛深刻的历史巨变。这是中国政府发表的第8个有关西藏的白皮书,全文约2.1万字,分为前言、旧西藏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波澜壮阔的西藏民主改革、半个世纪西藏的历史性巨变、结束语等5个部分。白皮书以大量的数据和事实,揭示了西藏社会发展的规律,用事实揭穿了达赖集团在所谓“西藏问题”上散布的各种谎言和十四世达赖喇嘛的本来面目,有助于澄清历史是非,让世人更好地了解一个真实的西藏、发展变化的西藏。【热点解读】民族问题直接关系着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2008年的重庆卷、全国文综卷等考查了我国的民族政策、民族精神等。结合对“3·14”西藏骚乱、国外少数国家就所谓“西藏问题”指责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等时政热点的分析,我们认为民族关系问题有可能会成为2009年高考考查的重点。从政治学科角度来看,高考对此部分的考查,主要是通过事例考查考生对我国现阶段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民族精神等的理解能力。【考点链接】21世纪教育网www.www.一、经济生活角度1.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国家财政的各项补贴,充分发挥了财政的作用,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实现。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西藏、宁夏等民族地区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与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与东部地区相比,仍比较落后。只有进一步加快其发展,才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才能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二、政治生活角度1.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国家,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要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2.我国的国家性质及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的国家机构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对人民负责是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之一。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正是维护人民利益,对人民负责的具体体现。3.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4.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一方面,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另一方面,公民应增强主人翁责任感,自觉履行义务,特别是反对民族分裂势力,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基本义务。5.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6.坚持民族政策和民族原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使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三、文化生活角度1.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弘扬和中华文化。藏族和其他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传播的过程中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国家采取有力措施,对藏语文和西藏传统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弘扬,不仅有利于增强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有利于西藏乃至国家的兴旺发达。2.文化的力量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会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50年来,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发展西藏教育事业,使西藏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开办内地西藏班(校),西藏人民科技文化素质,以加快西藏现代化建设。亿万农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提高藏民科技文化素质,为西藏地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3.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无不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4.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抗震精神是这个时期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四、生活与哲学角度21世纪教育网www.www.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西藏、宁夏等民族地区的发展都要坚挣一切从实际出发,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2.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必须加强资源节约、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3.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o《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的制定与提出,来源于各自地区建设的实践,这些规划和意见也必将推动各自地区的发展,说明正确的认识可以指导实践。4.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50年来宁夏发生了历史性巨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不断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等说明事物是变化发展着的。5.矛盾的特殊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宁夏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选择体现自身特点的建设模式。6.实践基础上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党和国家站在广大的西藏人民利益立场上,把维护该地区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促进西藏发展的价值追求,据此做出的价值判断与选择势必得到西藏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分裂势力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言行终究不会实现。【高考预测】《西藏民主改革50年》白皮书在第三部分《半个世纪西藏的历史性巨变》指出,西藏地区经济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社会面貌日新月异。据此回答1~2题。1.据统计,1994年以来,西藏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达到12.8%,高于全国同期年均增长水平。1959年至2008年,西藏人均生产总值由142元提高到13862元,增加13719元。这些结果①取决于国家的宏观调控②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③离不开改革的有效推动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越性的体现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据统计,1959年至2008年,各自治区经济均得到了长足发展。其中,西藏生产总值由1.74亿元增长到395.9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65倍,年均增长8.9%。这表明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繁荣B.我国各民族在事实上是平等的C.我国少数民族居住区都应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D.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加强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3.叛逃国外50年来,达赖集团从来没有放弃过恢复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的图谋。在西方反华势力的支持下,他们在一刻也没有停止过破坏西藏发展稳定和分裂国家的活动。作为我国公民,对此应该①积极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②行使自卫权,捍卫国家主权③呼吁国家与其断交④捍卫国家主权。与危害国家主权的行为作斗争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4.自去年以来,面对“藏独”分子多次分裂祖国的恶劣行径,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理有节的措施,有效遏制事件的进一步扩大,维护了祖国统一。这表明,中国政府A.正确行使了自卫权 B.正确行使了管辖权C.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5.50年来,国家将整理出版大型口头说唱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作为重点科研项目予以资助,现已搜集300余部,整理出版藏文版62部、汉译本20多部,并有多部被译成英、日、法文出版。这是因为文化遗产是A.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B.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C.文化交流的主要载体D.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6.2009年3月2日,《求是》发表中央统战部长杜青林《党的光辉照藏区——50年来党中央对西藏的亲切关怀》一文。结合文章摘编回答问题。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党中央把如何加快西藏发展提上更加重要的议事日程,先后四次召开西藏工作座谈会,进一步掀起支援西藏建设的热潮。目前,国家直接投资西藏建设项目、中央政府实行财政补贴、全国进行对口支援的全方位支持西藏现代化建设的格局已经形成。据统计,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的40年间,西藏财政支出共计875.86亿元,其中94.9%来自中央补贴。材料二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先后拨款7亿多元,对西藏寺庙、灵塔、祭殿等宗教场所进行维修。特别是从1989年到1994年,国家拨专款5500多万元和大量黄金、白银对布达拉宫进行重点维修,这在新中国文物保护史上是空前的。从2001年开始,国家又拨款3.3亿元,维修保护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三大重点文物。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西藏最大的文物维修工程,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保护史上都是罕见的,被称为“古建筑保护史上的奇迹”。(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2)结合材料说明过去50年里西藏发展最快,进步最大的原因是什么?(3)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谈谈如何促进西藏的进一步发展。7.虽然有“台独分子”的阻挠破坏,但是在访台期间,陈云林和江丙坤分别代表两岸签署了空运、海运、邮政和食品安全四项协议,并就改善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措施,及加强两岸工商、航运和金融合作达成了共识。两岸同胞渴望三十年的通航、通邮正变为现实,“大三通”时代的到来将把人们带入“一日生活圈”,两岸真正实现“千里一日还”。运用发展的观点,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参考答案】21世纪教育网www.www.BABBD6.(1)材料一说明我国实行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材料二说明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2)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②国家对西藏地区正确行使了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了对西藏的投资力度,支持西藏发展经济、科技和文化卫生事业。③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证了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④我们实行了正确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得到了西藏自治区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3)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注重意识的能动作用。立足西藏的自然、人文、社会状况,制定、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②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具体分析西藏地区的特殊性,根据实际情况重点发展西藏地区的各项事业。③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结合国家发展大局与西藏的实际情况,正确处理国家整体发展与西藏本地发展的关系;立足本地实际,勇于探索,同时利用中央和其他地区的扶持与帮助,促进西藏地区的发展。同时④坚持群众观点,落实群众路线。把西藏地区人民的福祉作为第一追求。⑤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又要准备走曲折的道路。始终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西藏一定能够不断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同时又要做好与分裂势力做艰苦斗争的准备。(言之有理即可)7.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和平、合作、统一是民心所向,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因此历经曲折,两岸关系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在新事物的发展道路上,旧事物会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因此,新事物战胜旧事物需要一个曲折的过程。“台独分子”的阻挠和破坏,必将遭到包括大多数台湾人民在内的中国人民反对。我们既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又要准备走曲折的道路,勇 ( http: / / www. / )于接受挑战和考验,最终实现祖国统一。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