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009热点专题五依法治国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背景呈现】1.扩大党内民主。2008年7月16日,中共中央授权新华社发布《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暂行条例》。该条例对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方面作出新的规定、对代表开展工作、履行职责、发挥作用提出了要求。这对于坚持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具有重要意义。2. 6次全国人大常委会。2008年4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残疾人保障法》。2008年6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情况报告的决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二00八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2008年8月29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审议《刑法修正案(七)草案》,这是两年多来对刑法的又一次修正。2008年10月23日~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企业国有资产法和修订后的消防法。审议防震减灾法修订草案、专利法修正案草案、刑法修正案(七)草案、社会保险法草案、保险法修订草案、侵权责任法草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法草案、统计法修订草案等2009年2月25日至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继续审议食品安全法草案、刑法修正案(七)草案、保险法修订草案。3.《食品安全法》出台。2009年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9号主席令予以公布,将于今年6月1日正式施行。纵观整部《食品安全法》,既有生产规定、产品规定、违法处罚规定,又有执法主体的规定,基本涵盖了“从田间到餐桌”整个食品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所有环节、所有相关参与者的行为规范,是落实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具体体现,依法治国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4. 2009年3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人民法院第三个五年改革纲要(2009-2013)》。“三五改革纲要”是最高人民法院在原来两个“五年改革纲要”的基础上制定的关于今后五年人民法院司法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是人民法院司法改革进程中的又一个纲领性文件。5.依法治国是党和国家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基本目标。党的十五大首次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这一治国方略和奋斗目标写进宪法。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依法治国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推进器;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措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贯彻这一方略,党要依法执政,在法治轨道上开展活动;立法机关要依法立法,确保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行政机关要依法行政,确保各项工作有序、高效进行;司法机关要严格执法,确保司法公正、监督有力;公民要提高自身法律素质。【热点解读】 21世纪教育网www.www.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和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国务院制定了一系列行政性法规,这将极大地推进我国民主进程,深刻地影响人民生活。如何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党内民主,切实抓好反腐倡廉建设等都是近年来国家政治领域内的重大问题,也是我国人民特别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是高考命题的重要内容。2009年复习备考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依法维护好公民个人利益,及其对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影响;第二,关注社会公共利益,促进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第三,关注党的坚强领导和全党的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考点链接】一、经济生活角度市场秩序、市场规则和宏观调控只有具备公正的市场秩序,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的维护。而市场调节存在弱点和缺陷,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国家运用法律手段,通过经济立法,建立健全以法律为保障、道德为支撑的社会信用制度来完善市场规则,规范市场秩序。同时通过经济司法,打击经济违法犯罪行为,保障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另外,每个经济活动参加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规范,又能够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这是依法治国方略在经济生活中的彰显。二、政治生活角度1.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贯彻依法方略治国,每个公民必须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遵循法律、规则、程序参与“四民主”,遵循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这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办事的统一。2.我国国体、政府的性质、宗旨、原则和权力的行使宪法和法律是人民群众意志的集中体现,我国国体决定了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依法治国方略,要求政府及其公职人员行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即依法行政。政府依法行政体现了政府的性质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要做到依法行政,政府行使权力必须接受监督,这是做好工作、树立政府权威的必要保证。3.党的性质、宗旨、地位、“三个代表”指导思想和依法执政依法执政是党的基本执政方式,即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这是依法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党坚持依法执政是党的性质、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体现,是巩固其领导核心地位的基础。三、文化生活角度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既需要也有利于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四、生活与哲学角度1.联系、发展、矛盾的观点党和国家反复强调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从而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提供政治保障,这体现了发展和联系的观点。我国对现阶段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理性分析并制定了这一正确方略,这是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解决矛盾正确方法的体现。2.人民群众的地位、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依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树立正确价值观应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立场上。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这是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的体现。【高考预测】21世纪教育网www.www.1.党内民主从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也不是一夜从小树长成大树。党代表作用的发挥,还有赖于全党民主的发育程度的提高、民主技术的改进以及民主理性和政治智慧的提升。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②新事物终将代替旧事物 ③发展就是对旧事物的否定 ④在曲折中前进是事物发展的一般过程A.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④2.党的十七大将代表任期制写入党章,表明我们党意在改变过去党代会在闭会后,党代表难以继续履行党代表职责和继续发挥作用的问题。为党代表履职创造一种新形式,为党代表反映普通党员意见提供畅通渠道。其意义在于A.维护党员主体地位,发展党内民主 B.加强民主立法,健全法律法规C.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健全民主制度 D.加强各党派的合作,维护社会稳定3.实行党代表任期制有利于A.推进国家各方面的法制化、规范化B.群众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C.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不断提高党的执法能力和水平4. 2008年12月18日,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下列对“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理解,正确的是①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和平等地履行宪法、法律规定的义务 ②任何公民的权利都受到法律的保护 ③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受到法律的制裁 ④任何公民都享有同等的权利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①③④5.食品质量关系到人的生命健康。据悉,卫生部等政府有关部门正在分期分批对现行国家食品标准进行规范和提高,使国家食品标准的检测技术逐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①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②要求企业把社会责任作为生产经营活动的根本出发点 ③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 ④要求企业依靠科技打造品牌和信誉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6.中国从国情出发,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围绕提高食品安全性和质量可控性,制定政策措施,建立了涵盖食品研发、生产、流通、使用各环节的重要监管制度。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有①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 ③系统优化方法 ④抓主要矛盾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7.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行政法室处长黄薇介绍说,“《食品卫生法》的立法是一个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过程。”为使这部法律的审议更加贴近百姓、更具可操作性,2008年3月20日至4月20日,食品安全法草案全文向社会公布,公开征求意见。一个月的时间,收到意见11327件。广大民众反响热烈,很多人通过信件、网络、报纸积极进言献策。这种公民参与决策的方式主要是A.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B.专家咨询制度C.社会公示制度 D.社会听证制度8. 全国人大常委会之所以面向社会征求教育改革规划意见,是因为①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行政机关工作的基本原则 ③正确认识来源于群众实践 ④只有站在群众立场上才能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9.国家面向社会征求意见的法律草案科学与否和参与公众的素质密切相关。这①表明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②要求公民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③要求我国要不断推进政治文明建设 ④对公民参与政治的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10.《食品卫生法》对利益驱动下的违法行为也亮出利剑,规定除没收违法所得外,还处以最高多达货值金额10倍的罚款并吊销许可证;对监管失职、渎职行为也依据不同情况设置了相应处罚措施。这是宏观调控的A.经济手段 B.司法手段 C.法律手段 D.行政手段11.之所以存在利益驱动下的违法行为,原因在于①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 ②企业以营利为目的 ③市场经济具有盲目性 ④市场规则不健全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12.2009年2月28日通过的《食品卫生法》规定:“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其工作职责由国务院规定。” 这表明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国务院之间分工协作,各负其责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国务院之间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国务院之间是隶属关系D.国务院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执行机关13.“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建章立制只是迈出了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各部门、企业等要切实负起责任,把监管制度落到实处。这说明实践是A.认识的来源 B.认识发展的动力C.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惟一标准 D.认识的目的和归宿14.材料一 人大和政协系统都有相对完善的履职途径,如各种调研、提案议案等,但党代表以往这一块是个空白。党代表在很多时候是一种“政治荣誉”。一些地方党委年度重大事项的决策,均由该地该届党委的某次全会取代。这不仅造成党群、干群关系紧张,而且极易使党内权力高度集中,引发“绝对腐败”。历经20年的探索,出台的《暂行条例》拓展的不仅是党代表经常性参政议政的主体地位,也让党内民主在党代表大会制度的框架内有了具体的实现形式。材料二 2008年7月17日,中组部就党代表任期制暂行条例答新华社记者问时指出,党代表任期制能否达到制度设计的预期效果,取决于与此相关的制度如党代会常任制、党内重大决策票决制是否健全;要突破观念性的问题;着力提高党员的民主素养;贯彻执行《暂行条例》,各级党组织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办法;认真研究实行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新思路、新办法。(1)结合材料,从政治生活角度谈谈对实行党代表任期制的认识。(2)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21世纪教育网www.www.15.材料一 2008年12月18日,中央政府门户网站看法年终特稿《2008,行政问责的制度建设走向新高度》指出,以襄汾溃坝事故和三鹿问题奶粉事件为标志,“问责风暴”在2008年显现出鲜明的特色,问责范围之广、问责级别之高为近年来所罕见。 在溃坝、三鹿事件的处理过程中,“发生特大安全事故,社会影响特别恶劣或者性质特别严重的,由国务院对负有领导责任的省长、自治区主席、直辖市市长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正职负责人给予行政处分。”这一《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的影响得到充分彰显。材料二 上海大学教授顾骏表示,制度的约束是一种硬约束,而通过2008年的“问责风暴”和问责制度建设,我们更需要形成一种“问责文化”。“一方面,要让上上下下所有的官员都意识到,做官应对社会、对民众负责,必须怀有敬畏之心,时刻警惕悬在头上的‘问责之剑’;另一方面,要加强来自人大、政协、群众、媒体等方面的全方位监督,形成广泛的社会压力,让问责无处不在。”(1)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政府掀起“问责风暴”的理由?(2)结合材料说明当前我国官员问责制应如何进一步建设和完善?(3)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说明为何努力建设法治政府,确保执政为民?【参考答案】DACCD DCDBC DDD14.(1)①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完善。党代表实行任期制,让党内民主在党代表大会制度的框架内有了具体的实现形式,可解决长期存在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两代一委”职能失衡问题,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②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实行党代表任期制是党遵循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通过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以发展党内民主给国家民主、社会民主起到带动和促进作用,从而推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③这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是由党的自身条件决定的。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于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于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行党代表任期制是党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把握共产党执政的规律,有创造性地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具体做法,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归根到底,这是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④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行党代表任期制,最大程度上落实和保障了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能够广泛地反映党情社情民意,对于党内决策的科学化和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加强党建设,使党始终保持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地位。(2)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以往,党代会并未起到党 ( http: / / www. )内最高领导机构的作用,党员的主体地位也表现不出来。这是实行党代表任期制的客观依据。②事物发展的方向、道路和状态。党的建设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党代表任期制激发了党内民主建设的整体活力和向前不断推进的动力,而真正让该制度发挥作用,还要推行党代会常任制、党内重大决策票决制。因此,要注重量的积累,认真研究实行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新思路、新办法。③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使党代表任期制达到制度设计的预期效果,要在着力解决好主要矛盾即健全与此相关的制度的同时,还要兼顾次要矛盾的解决,即突破观念性的问题和提高党员的民主素养。④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近20年来的探索实践为党员任期制提供了宝贵经验,体现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通过制定暂行条例来推动党内民主建设,体现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⑤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实行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涉及全国、省、市、县等多个层次,代表人数众多,情况不尽相同,贯彻执行《暂行条例》要结合各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办法。15.(1)①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务院直接推动官员问责制,表明我国国家机构贯彻对人民负责的原则。②官员问责制有利于推动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客观需要。(2)①政府应做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重大行政决策和政务处理必须及时主动地向社会公开,以保障公民的知情权。②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积极推进依法行政,使从严治党、从严治政落到实处。③权力机关应强化其问责主体地位,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避免“监督缺位”现象。④公众、社会舆论要在推动对官员进行“问责”中发挥作用,形成媒体和社会监督的合力。(3)①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我们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