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安徽省经济生活《征税与纳税》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09年安徽省经济生活《征税与纳税》教案

资源简介

8.2征税和纳税
税收是组织国家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与每一个人的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了解税收和税法,认识依法纳税的必要性,有助于我们增强权利义务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新课标基本要求 分析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重要税种;知道征收个人所得税对调节个人收入具有重要作用;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偷税、欠税、骗税、抗税是违法行为。
新课程学习
(一)知识目标
1、识记税收、税收的基本特点、增值税、个人所得税。
2、理解税收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偷税、漏税、骗税、抗税是违法行为,应负法律责任。
3、运用税收知识,联系实例,说明诚信纳税、依法纳税的必要性。
(二)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辨别比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针对事实说明问题的能力,正确分析、观察社会经济现象的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增强学生国家观念,教育学生懂得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是爱国的具体表现,偷税等行为是违法的,可耻的。
★教学重点、难点 税收的含义 税收的基本特征及其关系 依法纳税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教师讲解为主,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复习导入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回忆第八课第一框财政收入的组成,说明财政收入由哪四部分组成,其中最主要的来源是什么。
学生活动:积极回答问题:财政收入由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四部分组成,其中,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教师引导:从07年我国财政收入为5.13万亿元,其中税收收入为49449亿元这组数据来看,说明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因为它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有国就有税,5千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春秋时期开始就有了对农业征收的税,税收与国家财政有关,为了普及公民的纳税意识,每年的四月份为税收宣传月,税务机关准备在我们学校发展一批税收宣传员,谁将成为光荣的税收宣传员?要成为纳税宣传员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呢,你准备好了吗?下面我们结合第八课第二框题征税和纳税,就税收知识进行一个大串连:
(二)进行新课
一、税收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1、税收的基本含义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68页虚框内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积极思考
教师点拨:从税字的构成上可以看出,古代的税就是送给国家的农产品,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税收的共同点就在于,都是交给国家的财富。请大家想一想,交给国家的税收财富有没有直接的补偿?国家凭什么让人们不得不交这部分财富?国家收取的这些财富有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税收是没有直接补偿的,但是为了实现国家的各项职能,国家必须收取一部分社会财富,形成国家财政收入。为此,国家依靠政权的力量,强制收取这部分收入。(归纳出税收的本质)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教师活动:有国就有税,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最理想、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源泉。从税收的含义中我们可以想到,税收应该具有什么特征?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
2、税收的基本特征
(1)强制性。
请大家想一想,没有政权力量作后盾,强制人们缴纳,能不能获得?
学生活动:积极回答问题。不能。
教师点评:税收是依靠国家的政治权力而强制征收的,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否则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税务机关必须依法征税。
(2)无偿性。
教师活动:引用列宁的话导入“所谓赋税,就是国家不付任何报酬而向居民取得东西。”从列宁的这句话
你能概括出税收的很重要的一个特征吗?
学生活动:这句话点出了税收具有无偿性,国家取得税收收入,不需要偿还纳税人,纳税人也不能提出回报要求。
教师点评:在这边,大家要注意要无偿性是相对的,是对具体的纳税人来说;对整个国家来说是有偿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3)固定性。
教师活动:固定性是指,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税率,不经批准不能随意改变。引导学生思考:不经批准不能随意改变,点明了税收经过相关部门批准后是能够改变的,这与税收的固定性并不矛盾,如非典时期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国务院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于2008年6月30日发布实施。《意见》规定对受灾严重地区损失严重的企业和个人实行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涉及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契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及进出口税收等税种。优惠期限一律执行到2008年年底止。确需延长期限的,由国务院另行决定。设问:税收具有固定性,为什么税收不是一成不变的呢?
提示:如个人工资薪金所得起征点的变化,银行存款利息税的改变以及股票交易印花税率的变化等。
学生活动:讨论得出:税收的固定性是相对的,随着经济形势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具体的征税标准可以变化,与固定性不矛盾。这正恰恰是税收固定性的体现,税收任何一个方面的变化都必须以法律形式加以确认,并在一段时期内保持稳定。
教师活动:以上就是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三个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请大家阅读教材69页内容,看看能否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
学生活动:阅读讨论。
教师点评:无偿性要求必须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强制性、无偿性决定了必须具有固定性。
二、我国税收的种类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想一想,你知道我国有哪些具体税收项目?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积极发言
教师总结:农业税、增值税、所得税、营业税、关税等等。根据税收的征税对象,目前我国的税收分为五大类,共20多种。请大家看教材69页“名词点击”,了解一下五大类税收的特点,看看它们都是针对什么对象征收的。
学生活动:认真阅读思考。
教师活动:介绍比较常见的几个税目,如消费税,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应税消费品,消费税征收的意义,以及什么是出口关税、股票交易印花税、出口退税、屠宰税等。在这些税收种类中,影响最大的是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下面我们重点学习一下这两种税收。
1、增值税
增值税属于流转税,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税收。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其基本税率是17%,计税方法:增值税=商品销售额×税率-上一环节已缴税金。
举例:某服装厂从纺织厂购进一批布料,其付出的款项包括:布料的销售价850元,增值税金144.5元(850×17%)。该增值税金由纺织厂上缴并在开具给服装厂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加以注明。服装厂将这批布料加工成服装出售给商店,其销售价为1500元。请问服装厂应交纳的增值税是多少?
学生活动:阅读回答问题
教师点拨:服装厂应缴纳的增值税=1500×17%-144.5=110.5元;或者=(1500-850)×17%=110.5元。织布厂缴纳的增值税由产品使用者――服装厂直接负担。由此可见,增值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产品销售价-原材料价)为征税对象的,它的直接负担者是下一环节的购买者。如织布厂的布的增值税由服装厂负担,服装厂的服装的增值税由百货商场负担。
教师活动:同学们想一想,这样缴税有什么好处呢?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点拨: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防止前一环节企业偷漏税,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有利于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2、个人所得税
教师活动: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额征收的税收。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居住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以及不在我国境内居住和居住不满一年,而从我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
请大家看 “相关链接”及有关图表,了解个人所得税有关征税项目、发展情况和计税办法。从中归纳出超额累进税率的特点是?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思考讨论
教师总结:近二十多年来,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发展迅速,这也反映了我国经济水平、人民生活收入有了较大提高。与增值税的计税方法不同,个人所得税采用累进税率的计税办法,就是个人所得越高,税率越高,纳税人个人收入越多,缴纳个人所得税越多。
教师点拨: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办法是分段计算的,个人收入2000元以内不计税,多余2000元以上部分,按不同税率分段计税。请同学们想一想,这样计算个人所得税有什么意义呢?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点拨: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
以上就是我们对税收知识的一个串连,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二环节,来一个税收知识大比拼:(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知识竞赛)
1、按征税对象的不同,我国目前有几大类,分别是什么?
2、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多少?
3、我国增值税基本税率是多少?
4、税收的基本特征有?
5、目前,我国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是多少?
6、哪些商品是应税消费品,能否举例(2到3个)
7、按征税对象划分,屠宰税属于哪类税?
8、按征税对象划分,增值税属于哪类税?
9、按征税对象划分,营业税属于哪类税?
10、每年的几月份是税法宣传月?今年是第几个税法宣传月?
11、超额累进税率的特点是?
12、我国最早税收产生于什么时期?
13、税务投诉电话是?
14、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
15、资源税的征税对象是?
教师活动:以上就是我们对税收知识的一个掌握,接下来我们结合一组时事新闻图片,来认识一下奥运冠军邹凯依法纳税的故事:
为表彰邹凯取得的突出成绩,泸州市人民政府决定给予重奖,当邹凯得知消息后,向有关人员询问缴纳税收情况,泸州市地税局随后派出市局直属征收分局的2名同志,来到大会现场办税。邹凯高兴地来到纳税台前,将60万元的现金支票交到税务员手上。邹凯表示,自己的成绩是党和人民培养的结果,依法纳税是自己回报家乡人民应尽的义务。请大家思考,依法纳税是不是只是奥运冠军的事呢?
学生活动:讨论并回答
教师点评:我们的共识是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因为(1)税收的地位与作用:税收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赖以存在和实现其各项职能的物质基础。 (2)税收的性质:我国的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3)义务:这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也是公民爱国的具体表现。但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这样的行为,举例:迄今为止全国破获的最大一宗偷税案
—香港上市公司—普耀通讯器材有限公司偷税案。该公司设内外账、进行账外经营,采用销售货物不开发票、销售收入不记账的方法进行偷税,并私设账户,隐匿、转移销售收入和利润。三年来共偷税合计人民币近2亿元,涉及到国内19个省、市、自治区的近100家企业。请大家思考:2亿元是个什么概念,你有何感想?
学生活动:积极发言,2亿元能做什么,能做很多很多的事
教师从中引导学生思考,永定县去年财政收入是8亿5千万,2亿元相当于我们整个县一个季度的财政收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偷税可耻。同时,对学生谈到了佛山市对施争辉一案的处罚结果,让学生明白偷税不尽可耻,而且是违法的。
接下来,我们来认识几种违反税法的行为
2、偷税、欠税、骗税、抗税是违法行为
(1)偷税:是指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缴税款的行为。如伪造、销毁、涂改帐本和票据,隐瞒销售收入等。
(2)欠税:是指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核定的纳税期限,没有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
(3)骗税:是指纳税人用欺骗手段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出口退税、税收减免)
出口退税是指对出口产品退还在其在国内生产.流通.出口环节已缴纳的间接税的税收制度,目的是使出口货物以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避免跨国流动物品重复征税.
(4)抗税:是指纳税人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教师总结:好了,刚才我们一直强调公民的义务,而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那么,公民又拥有什么样的权利呢?
学生活动:思考总结
3、公民要增强税收监督意识
 公民应自觉增强税收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监督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行为,关注税收的征收和使用情况,对他们的违法行为进行批评、检举,维护国家利益和自身利益。
教师活动:最后,我们来联系生活、体现生活
生活小贴士:正确认识和使用发票
1、你知道我长啥样?(请同学举例,或看相关链接)
2、你知道我存在的意义?(学生思考,讨论)
3、你是否拒绝了这样的诱惑:“如果不开票,就可以便宜点”
教师活动:进行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单项)
1.列宁说:“所谓赋税,就是国家不付任何报酬而向居民取得的东西.”这句话主要说明了税收具有(  ):
A.强制性B.无偿性C.固定性D.统一性
2.2005年6月,各级税务部门要进一步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绝对不能以支持发展.优化服务为名越权减免税.这主要体现了税收的(  ):
A.强制性B.无偿性C.固定性D.统一性
3.2002年我国查处偷漏税款350亿元人民币.某著名星因在个人收入和公司经营中偷漏税款而被检察机关起诉.这一事实说明,税收具有( ):
①.强制性 ② 无偿性 ③固定性 ④指令性
A. ① ② ③ B. ① ② ④
C. ① ③ ④ D.② ③ ④
4.、下列属于偷税行为的是
  ①伪造、涂改帐本和票据 ②威胁、围攻税务人员 ③隐瞒销售收入和经营利润 ④虚报出口货物数量、价格骗取出口退税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2005年广东)税务部门向开小卖部的小王征税,小王拒绝纳税.理由是:”我是个体户,小本经营,还要纳税吗 你如何看待小王的行为 ( ):
①小王拒绝纳税的行为涉嫌违法,但与道德无关②小王拒绝纳税的行为既涉嫌违法,又是不道德的③小王应缴纳企业所得税④小王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A.②④ B. ① ④
C.① ③ D②③
6、出口退税制度,是一个国家退还在国内生产.流通.出口环节已缴纳的间接税的税收制度,目的是使出口货物以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避免跨国流动物品重复征税.实施出口退税( )
①是国家支持外贸出口的重要手段
②可以增强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③必然会造成国家税收收入的减少
④有利于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7、公民要自觉增强纳税、护税意识,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做到
  A、关注税收使用,监督税务机关执法行为
  B、自觉履行纳税义务,争做直接纳税人
  C、检查处理滥用税收收入的不法行为
  D、处罚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等违法行为
★教学体会 本节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在学习中应该多引入日常生产、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税收实例,让学生去深刻理解、把握依法纳税、诚信纳税的意义。 在教材处理上,以税收的基本特征为重点,此环节以教师讲解为主,采用了引导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明白了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的特点和作用,采用知识竞赛的方法使学生对课堂知识进一步巩固,在难点问题即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这一问题的处理上,采用正反两面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明白依法纳税的重要性,侧重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让学生意识一纳税光荣、偷税、欠税、骗税和抗税必将受到法律的惩罚,学生在我讲到佛山市对施争辉偷税案的处理结果时表示很惊诧,我感觉到教育的结果已明显!另外,在最后一环节,结合生活实际,很巧妙地给学生树立了发票意识,此环节学生也积极涌跃地提出了各种问题,如小额购物能不能索要发票或者店老板不给发票该怎么办等,我都一一进行了讲解,最主要的是学生索要发票的意识已经形成!总的感觉,本堂课,教材内容容量较大,但总的来说,还是较完整的达到了三个目标要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