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届高考热点预测:“以贷换油“互利共赢(最新精品)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09届高考热点预测:“以贷换油“互利共赢(最新精品)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09届高考热点预测:“以贷换油”互利共赢(最新精品)
2009年2月17日,中俄双方在北京举行了第三次能源对话。在谈判桌上鏖战了近5个月之后,中俄双方终于在“贷款换石油”的合同细节上达成了一致,并签署了正式协议。
根据双方签署的协议,中国将向俄罗斯提供总计250亿美元的长期贷款,采取固定利率,约为6%左右;俄罗斯则以石油为抵押,以供油偿还贷款,从2011年至2030年按照每年1500万吨的规模向中国通过管道供应总计3亿吨石油,石油价格以俄石油运到纳霍特卡港口的价格为基准,随行就市。目前俄方每年向中国通过铁路运输的石油供应不受该协议影响,并增加至1500万吨。除此之外,作为中俄能源合作的组成部分,双方2月17日还签署了包括核能、电力、矿产开发等方面的合作协议。
【命题方向】
中俄双方的“贷款换石油”协议签订这个背景材料,可以结合经济全球化、对外开放、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四环节、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际竞争的新特点、联系的观点、矛盾的观点等考点命题。题型既可以是选择题也可以是主观题。可以考查学生对上述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程度,也可以考查学生运用上述知识点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背材料设计为主观题时,可以同时考查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哲学生活三个方面的知识。
【仿真试题】
1.“贷款换石油”对于中国应对西方金融危机冲击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通过贷款换石油,把部分美元资产转换成油气等资源性资产,对促进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将发挥积极的作用。这表明:
A.社会生产过程是不断重复和更新的
B.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
C.交换是连结生产与消费的纽带,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D.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的最终目的与动力
2.据了解,中俄双方最终达成共识,签订了“贷款换石油”协议,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影响的进一步扩散在背后的推动作用不可小视。这说明
①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在经济上日益相互依赖、相互渗透②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在全面提高③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④资本的全球化使投资成为经济发展和增长的新支点,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3.俄罗斯作为能源出口大国,目前面临着出口多元化的问题;而中国作为石油消费大国,实现能源供应的多元化对于中国能源供应安全至关重要。此次协议的签订充分体现了“互利共赢”的原则,既符合俄罗斯发展战略、外交战略、安全战略的需要,也在几个方面满足了中国的战略需求。这表明
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②共处与合作是多极化进程中国际竞争的新特点
③对国际关系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国家力量 ④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中俄经济关系有互补互利的一面,也有复杂困难的一面。经济合作一直是两国关系的短板,现在以能源领域的合作为突破,提高了两国经济合作的水平,也将提升两国战略合作的水平,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这段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③联系的观点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A.①② B.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提示与答案】
1.“贷款换石油”把部分美元资产转换成油气等资源性资产,体现了生产四环节在经济发展中的动态关系,所以本题应选C。
2.正是经济全球化使中俄两国的协议的签订有了可能性和必要性,故答案是D。
3. ③和④两选肢的观点不符合题干的要求,故选A。
4.本题所蕴含的哲理只有矛盾观点和联系的观点,所以答案为C。
www.
www.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