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09年政治高考考试冲刺技巧及应试策略今天距离最后的考试时间还有不到1个月,此时此刻,大多数同学都已经到来最疲惫、最紧张、甚至也是最茫然的时候,其实这非常正常,这是一种真正临近决战时的常态。练兵千日,用兵一时,能否打胜,关键又看我们怎样超越这种常态,做一名“专业选手”。一、最后阶段冲刺复习技巧文科考试有一个特制,就是越到后面,效果越好。现在应该从很具体的知识点复习中超越一下,就是对即将到来的考试作一个盘点式的总结,这个做好了,提高10到20分是完全可能的。(一)复习时应有的基本技巧 1.综合思维:政治科目中很多知识点是相互关联的,大家在复习时一定要把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不能孤立地识记,这也是一个综合能力的培养过程。 2.灵活创新:政治科的学习,不是“背”字当头,而是“懂”字当头,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3.紧扣重点热点:考生的精力和时间有限,必须把有限的精力和时间做妥当安排,提高复习效率。抓住抓好重点的同时,还必须抓住抓好热点。热点也常常是重点。考试不回避社会上的热点与焦点问题。 4.快速敏捷:考生在做答时,反应要快,思维要敏捷,速度要跟上。否则,是会失掉这难得的机会的。 (二)针对不同学科的复习方法 在政治课中,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属于基础学科,文化和政治属于应用学科,当。对不同的学科,应该有不同的总结方法。 1.基础学科 掌握基本知识。通过研究历年的考题可以发现,基础学科考查的不是对概念的单纯记忆,而是要求考生根据原理、概念对社会上的一些现象进行判断分析。因而必须注意点、线、面的结合。所谓点,就是基本的观点、原理和范畴;所谓线,就是一章内容的联系;所谓面就是整个学科的内在联系。例如在复习到马哲的各种理论时,概念要联系起来记将这些概念放在一起,搞清楚了各个概念的内涵、概念之间的异同、易混淆的地方之后,不但容易记忆,而且效果好,在考试的时候又能灵活运用,自如应付。 2.应用学科 对政治学科的复习要特别注意当年发生国内外大事,如2008年发生的抗震灾、奥运会、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等;以及大纲新修订后增加的知识点。考生在复习这些内容时,既要搞清楚基本的知识点,又要联系当年发生的大事件。 3.时事热点 时事热点从历年试题分析可知,中央最新政策与措施、最高领导人的重要讲话、关键的理论与现实问题的新提法都属于考查的重点,而十七大精神则是重中之重。分析近年来的高考政治试题,我们会看到,政治试题在注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掌握的同时,越来越注重对考生能力的考核,即要求考生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这是高考政治考试的重点。(三)潜心研究历年真题。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历年试题对考生复习具有导向作用。政治命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什么 知识点命题的方式是什么 各类型试题应如何应答 诸如此类的问题是大多数考生都面临而又把握不准的共同问题。结合历年试题、答案要点及其分析来进行复习,既能熟悉命题特点和答题规范,又能了解评卷方式及自己存在的差距,是考生取得政治高分的最佳途径。二是相同的知识点一般不会再考完全相同的考题,但并不是不会再考这个知识点,事实上,对一些重要知识点重复考核是命题的一大规律。从近年政治考试的情况看,尽管每年的大纲对知识点会有所修改,但考查的知识点是相对稳定的,一般而言,往年考过的客观题容易被再次考查。比如,对知识点按劳分配。三是可以更有效地指导自己的应试能力。多年来的试题虽然会在内容、题型等方面有所变动和调整,但总会含有某些稳定的、普遍的、反复出题的共性的东西。因此,考生必须重视历年试题,以此指导自己的复习和提升自己的答题能力。 二、应试技巧介绍考生花费大半年的时间,付出了大量的精力,成效会如何,最关键的就是考场上的2个小时,而应试技巧就是要掌握一套科学、有效的解题方法。(一)选择题 这部分题量较大,从历年试卷来看,它是考生分数拉开差距的关键。选择题大多考查的是概念、观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对一些重要的概念,不单要简单地记忆、背诵,更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学科中不同章节的概念、观点综合起来把握。 选择题一般分为单项选择题和不定项选择题两种,由于考查方式不同,其解题方法就有差异。 1.单项选择题。总的来讲,解题单项选择题要注意把握以下三种情况、三种思路和三种方法: (1)答案唯一型。按题干要求的规定性,排除其他错误的,所剩一项就为正确项,或直接将题干与选项挂钩找出符合题意的项即可。 (2)答案最佳型。即题中的四个选项有两个以上或全部都符合题意,但其中一个是最佳答案即符合题干规定性、指向性要求的,它或者是回答了试题所反映的客观现象中的最主要或最根本问题,或是回答了试题所反映的客观现象中的最直接或最本质的联系或问题。 (3)多项组合型。除了如前边所讲的在做题过程中进行答案分解、逐个排查外,还有一个最简捷的办法是排除错误项,然后再进行比较。 2.多项选择题。一般而言,多项选择题是政治试卷中得分率最低的试题,解答时可遵循以下步骤: (1)审查题干,确定题干的规定性,明确题干对题肢的要求是什么。例如题干的说法是全对的还是全错的,或者是正误混杂的;它对题肢选择的要求是相关的还是无关的。一定要注意理解题干的意思。 (2)审查题肢,注意题肢的迷惑性,明确题肢本身是对的还是错的。 (3)审查题肢与题干之间的关系,按题干的要求选出题肢。如果题干本身表述正确,且在正向选择的前提下,有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排谬法:排除本身表述错误的题肢; 第二,排异法:题肢尽管正确,但与题干毫无关联,须排除掉; 第三,排重法:题肢的观点不是回答题干的问题,而是对题干意思的变相重复,须排除掉; 第四,题肢中概念的外延大于或小于题干的规定性,须排除。 做多项选择题要求必须吃透原理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而不必死记硬背。它重在理解、吃透,是体现能力的一种好题型。解题的方法也很多,但总的来讲是四个字:“正确、有关”。所谓“正确”即观点正确;所谓“有关”,就是题肢的论点与题干的要求有关联。题肢必须是正确而又有关联的,才是对的。同时还要注意,只有直接有关联的才能选,间接关联的则不选。 (二)分析题 分析题在近几年考研政治试卷中所占的分值比较重,需要考生加强训练。 解答分析题的基本思路和步骤是: 1.仔细审题并抓关键词。审题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方法: (1)逆向审题法:先搞清楚题目问什么?有几问?然后带着问题阅读材料。这样做可以不必要地重复审题,节省宝贵的考试时间。 (2)寻找关键词:抓关键词语,力求搞清每段材料的中心含义,努力回忆与此相关的课文理论,并注意筛选。 (3)分析层次法:对一大段材料的要分层并弄清每层意思,这种层次性既体现在题干的表述或材料中,也会明确出现在题后的设问中。通过分析,抓住试题的主旨,再按其要求分别回答,这样可以避免遗漏。 2.阅读材料并组织答案。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或者材料。阅读时可边阅读边划出材料中带有结论性或倾向性的话语,或者在草稿纸上写下相关信息(注意不要沉溺于细节、事例或者数字),同时搜索、提取大脑中平时储存的相关知识,然后理清思路,组织答案。 3.答题时注意: (1)凡问现象的问题,首先回答表象,即看到什么,就回答什么,不需太展开,简要回答即可。随后,必须回答现象之后隐含的实质(本质),这才是重点。? (2)凡是“分析”、“评述”的,就需要用原理紧扣材料进行分析。一般的思路是先表述相关原理,然后再联系材料中的现象进行分析、评述,可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组织答案。 (3)回答问题注意层次性,要行文规范,简洁干练,表述准确,答案能紧扣要点,切忌东拉西扯、繁琐冗长。 三、命题规律把握 根据对历年政治高考试题的分析,可以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让考生遵循。这可以帮助考生在复习中,弄清主次,把握重点,搞准复习方向,摸准最有可能考查的热点,避免盲目性,减少复习量,起到事半功倍之功效。 (一)近三年内的主观性大题所考知识点重复考查的可能性很小这也是历年政治试题出题时所遵循的一个不成文的原则。因此,考生可以不用再将三年内已经以大题(即主观性试题)方式出现的考点作为大题去复习准备,最多只以客观性试题(即选择题)的命题方式作准备即可。 (二)三年以前的客观性试题重复出现率比较高对三年以前试卷中出现过的客观性试题,要高度重视。尽管每年对大纲的知识点都有删减、新增和调整,但是构成每门学科体系的基本知识点是稳定不变的,是要求考生掌握的,是每门学科的最基本内容,故不能不考查,所以每年的试题中都有相当部分被考查的知识点与往年相同,但在表述上可能略有不同,就属常理范围之内了。(三)社会热点问题十分重要,并与所学内容紧密相结合政治高考的目的不是要将考生考住,而是考查考生是否关心时事,尤其国家大的方针政策和国内外的时事热点,另外一个目的就是考查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注意教材或党的文件资料中带有倾向性的话语教材、辅导资料或党的文件资料中带有倾向性的话语或者名家大师的经典话语,往往是命题的材料,一般的题型是要求考生对该段话的理解,并用相关原理进行评析。这是历年实体中最容易出现的一种形式,在今年的考试中,考生对以下一些话语要高度重视:1、每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无不是以历史进步为补偿的——恩格斯2、我们既不能走僵化教条的死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胡锦涛3、在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面前,我们的信心和勇气比黄金还重要——温家宝 (五)有纪念意义并且与大纲考点相衔接的知识点是考查的重点 考生在复习各科知识时,一定要注意掌握那些与特定历史事件有着密切联系的知识点。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中央召开了隆重的纪念大会,胡锦涛讲了话,这是非常突出的考点。 (六)注重对跨章节、跨学科的知识的考查历年高考政治试题中,对跨章节、跨学科的知识的考查,以监测考生综合能力的试题往往占有很大的分量,尤其最后一道大题——综合性试题,就是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活学活用能力。(七)认真领会大纲修订说明,新增和调整的考点往往是考试命题的重点 考生在精度、吃透大纲的同时,尤须注意新增考点。这往往是考试命题的重点。这一命题规律已为大多数考生所熟知,这里就不再述及。四、复习状态经验谈考生越到临考越要尽量保持好的状态,简单说来,要从三个方面做好准备。首先是身体准备,一定要保证最基本的睡眠时间,注意饮食卫生和营养,有条件的话,每天一定吃两只苹果,500毫升左右的牛奶。其二是心理准备,保持良好的心态。高考不仅仅考察一个人的能力,同时更考验一个人的信心和毅力。准备、报名、备考、考试等等,都需要我们投入相当大的精力。就高考本身而言,与其说高考是在跟别人竞争,还不如说是对自己的挑战。很多情况下,考生往往是被自己吓倒的。因此,不论自己站在什么样的起跑线上,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困难,都必须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不论什么时候,都要相信自己一定能行,要相信自己不会比别人差。其三是知识准备,包括应试技巧。我们常说,人生能有几回搏?值此关键时刻,让我们以自己一往无悔的青春之力,用今天的辛苦和努力,去创造美好未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