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理)-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专题练习(含答案与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考数学(理)-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专题练习(含答案与解析)

资源简介

高考数学(理)专题练习(一)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易错雷区,步步为赢】
1.设集合,,则=( )
A. B. C. D.
2.设集合,则( )
A. B.
C. D.
3.设集合,为整数集,则中元素的个数是( )
A.3 B.4 C.5 D.6
4.设集合,则( )
A. B. C. D.
5.已知集合,则( )
A. B. C. D.
6.已知集合,,则( )
A. B. C. D.
7.已知集合则=( )
A. B. C. D.
8.命题“,使得”的否定形式是( )
A.,使得
B.,使得
C.,使得
D.,使得
9.已知直线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平面内.则“直线和直线相交”是“平面和平面相交”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0.设是首项为正数的等比数列,公比为,则“”是“对任意的正整数,”的( )
A.充要条件 B.充分而不必要条
C.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易错起源1.集合的关系及运算
例1.
(1)已知集合,则等于( )
A. B.
C. D.
(2)若X是一个集合,是一个以X的某些子集为元素的集合,且满足:①X属于,空集?属于;②τ中任意多个元素的并集属于;③τ中任意多个元素的交集属于.则称是集合X上的一个拓扑.已知集合,对于下面给出的四个集合:
①;
②;
③;
④.
其中是集合X上的一个拓扑的集合的所有序号是__________.
【变式探究】
(1),集合,则为( )
A. B.
C. D.
(2)设集合,且都是集合的子集,如果把叫做集合的“长度”,那么集合的“长度”的最小值是( )
A. B.
C. D.
易错起源2.四种命题与充要条件
例2.(1)下列命题:
①已知表示两条不同的直线表示两个不同的平面,并且,则“”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②不存在,使不等式成立;③“若,则”的逆命题为真命题.
其中正确的命题序号是________.
(2)已知ξ服从正态分布,,则“”是“关于x的二项式的展开式的常数项为3”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D.充要条件
【变式探究】
(1)下列四个结论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②命题:“”的否定是“”;
③“若,则”的逆命题为真命题;
④若是上的奇函数,则
A.1 B.2 C.3 D.4
(2)已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易错起源3.逻辑联结词、量词
例3.
(1)已知命题:在△ABC中,“”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命题“”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p真q假 B.p假q真
C.“”为假 D.“”为真
(2)已知命题“”,命题“”.若命题“”是真命题,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变式探究】
(1)已知命题,使;命题,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p为真 B.q为假
C.为真 D.为假
(2)若“,”为真命题,则实数m的最大值为________.
【易错练兵】
1.已知集合,则等于( )
A. B.
C. D.
2.已知集合,则等于( )
A. B.
C. D.
3.已知集合,,,则中所含元素的个数为( )
A.5 B.6 C.12 D.13
4.已知集合,,则等于( )
A. B.
C. D.
5.设命题甲:的解集是实数集;命题乙:,则命题甲是命题乙成立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充要条件
C.必要不充分条件 D.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
6.设命题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命题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p为真 B.綈q为假
C.p∧q为假 D.p∨q为真
7.已知命题,命题,若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8.①命题“若,则”的逆否命题为:“若,则”;
②“”是“”的充要条件;
③若为假命题,则均为假命题;
④对于命题,,则綈,
上面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已知,命题“若,则”为真命题
B.命题“”的否定是:“”
C.命题“p或q”为真命题,则命题p和命题q均为真命题
D.“”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10.已知,,若为假命题,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11.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命题“若,则”的逆否命题是“若,则”
B.“”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C.若“命题”,则“”
D.若“”为真命题,则p,q均为真命题
12.已知集合,若,,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13.已知集合M为点集,记性质P为“对,均有”.给出下列集合:
①,②,③,④,
其中具有性质P的点集序号是________. 4 / 5

高考数学(理)专题练习(一)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答 案
【易错雷区,步步为赢】
1~5.DDCCC 6~10.CBDAC
易错起源1.集合的关系及运算
例1.
(1)C
(2)②④
【变式探究】
(1)C
(2)C
易错起源2.四种命题与充要条件
例2.
(1)①
(2)A
【变式探究】
(1)A
(2)A
易错起源3.逻辑联结词、量词
例3.
(1)C
(2)C
【变式探究】
(1)B
(2)0
【易错练兵】
1~5.ADDCC 6~10.CCCCA 11.D
12.
13.②④


高考数学(理)专题练习(一)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解 析
1.【解析】因为所以
故选D.
2.【解析】由解得或,所以,所以
,故选D.
3.【解析】由题意,,故其中的元素个数为5,选C.
4.【解析】,,则,选C.
5.【解析】集合,而,所以,故选C.
6.【解析】由,得,故选C.
7.【解析】根据补集的运算得.故选B.
8.【解析】的否定是,的否定是,的否定是.故选D.
9.【解析】直线a与直线b相交,则一定相交,若相交,则a,b可能相交,也可能平行,故选A.
10.【解析】由题意得,,故是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C.
易错起源1.集合的关系及运算
例1.

【变式探究】(1)解析(1)因为A={y|y=sinx,x∈R}=-1,1],
B={x|y=lgx}=(0,+∞).
所以(?RA)∩B=(1,+∞).
故答案为C.
(2)由已知,可得即0≤m≤,即≤n≤1,
取m的最小值0,n的最大值1,
可得M=,N=.
所以M∩N=∩=.
此时集合M∩N的“长度”的最小值为-=.
故选C.
易错起源2.四种命题与充要条件
例2.

【变式探究】(1)解析(1)对于①,x2+x-2>0?x>1或x<-2,故“x2+x-2>0”是“x>1”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所以①错误;对于③,“若x=,则tanx=1”的逆命题为“若tanx=1,则x=”,∵tanx=1推出的是x=+kπ,k∈Z.所以③错误.对于④,log32≠-log23,所以④错误.②正确.故选A.
(2)由<1,可得-1=<0,
所以x<-1或x>2,因为“x>k”是“<1”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所以k≥2.
易错起源3.逻辑联结词、量词
例3.解析(1)△ABC中,C>B?c>b?2RsinC>2RsinB(R为△ABC外接圆半径),所以C>B?sinC>sinB.
故“C>B”是“sinC>sinB”的充要条件,命题p是假命题.
若c=0,当a>b时,则ac2=0=bc2,故a>b?ac2>bc2,若ac2>bc2,则必有c≠0,则c2>0,则有a>b,所以ac2>bc2?a>b,故“a>b”是“ac2>bc2”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命题q也是假命题,故选C.
(2)命题p为真时a≤1;“?x0∈R,x+2ax0+2-a=0”为真,即方程x2+2ax+2-a=0有实根,故Δ=4a2-4(2-a)≥0,解得a≥1或a≤-2.(綈p)∧q为真命题,即(綈p)真且q真,即a>1.
【变式探究】

【易错练兵,虎口脱险】
1.解析A={x|x>-1},所以?RA={x|x≤-1},所以有(?RA)∩B={-2,-1},故选A.
2.解析由M中不等式变形得:log2x<3=log28,即0∵N={x|x=2n+1,n∈N},∴M∩N={1,3,5,7},故选D.
3.

4.解析 由>0得0故N={y|y≥2},则(?RM)∩N={x|x≥2}.
5.解析由命题甲ax2+2ax+1>0的解集是实数集R,可知a=0时,原式=1>0恒成立,
当a≠0时,解得0所以由甲不能推出乙,而由乙可推出甲,因此命题甲是命题乙成立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C.
6.解析p是假命题,q是假命题,因此只有C正确.
7.解析由p:<1,得<0,-18.

9.解析A正确,因为此时m2>0;B正确,特称命题的否定就是全称命题;C不正确,因为命题“p或q”为真命题,那么p,q有一个真,p或q就是真命题;D项,小集合是大集合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C.
10.解析∵p∨q为假命题,∴p和q都是假命题.
由p:?x0∈R,mx+2≤0为假命题,得綈p:?x∈R,mx2+2>0为真命题,∴m≥0.①
由q:?x∈R,x2-2mx+1>0为假命题,得綈q:?x0∈R,x-2mx0+1≤0为真命题,
∴Δ=(-2m)2-4≥0?m2≥1?m≤-1或m≥1.②
由①和②得m≥1.故选A.
11.解析对于若“p∨q”为真命题,则p、q中至少有一个为真命题,∴D选项错误.故选D.
12.解析 ∵集合M=,得(ax-5)(x2-a)<0,
当a=0时,显然不成立,
当a>0时,原不等式可化为(x+)<0,
若<,只需满足解得1≤a<;
若>,只需满足解得9当a<0时,不符合条件,
综上,答案为∪(9,25].
13.解析对于①:取k=,点(1,1)∈{(x,y)|x2≥y},但(,)?{(x,y)|x2≥y},故①是不具有性质P的点集.
对于②:?(x,y)∈{(x,y)|2x2+y2<1},则点(x,y)在椭圆2x2+y2=1内部,所以对0对于③:(x+)2+(y+1)2=,点(,-)在此圆上,但点(,-)不在此圆上,故③是不具有性质P的点集.
对于④:?(x,y)∈{(x,y)|x3+y3-x2y=0},对于k∈(0,1),因为(kx)3+(ky)3-(kx)2·(ky)=0?x3+y3-x2y=0,所以(kx,ky)∈{(x,y)|x3+y3-x2y=0},
故④是具有性质P的点集.
综上,具有性质P的点集是②④.

4 / 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