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009年高考政治三轮冲刺专题教案十七届三中全会一、背景材料 2008年10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件正式公布。文件作出了六方面决定: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08年10月9日-12日在北京召开。这次全会的重要议题,是研究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全会突出强调,在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的新形势下,必须毫不动摇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农村改革发展6方面的基本目标任务,让广大农民清晰地看到了未来生活的美好图景: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二、考点链接(一)经济生活1.农业的地位和作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自立的基础。2.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首先要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关键是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增加农业投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乡镇企业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应大力发展乡镇企业。3.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既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又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必要条件。4、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大决策。(二)政治生活1.党的性质和宗旨。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正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体现。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3.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4.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生活与哲学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根据农业、农村、农民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是正确的意识,对解决“三农”问题有指导作用。2.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农民的小康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小康。3、内外因的辩证关系。解决“三农”问题从根本上说要依靠“三农”自身的努力,是内因、是根据;国家的惠农补贴政策是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4.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事物在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可以引起质变。通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就业结果、农产品结构可以促进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5.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党和国家把“三农”问题当重点来抓,解决好9亿农民的利益问题应该是重中之重。www.三、创新练习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据此回答1-3题。1.中国共产党如此重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从经济学上体现了:A.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B.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注重社会公平C.坚决惩治党内的腐败现象,加强作风建设D.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2.全会对当前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历史方位做出的科学判断,表明我们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提高。从哲学上说明了:A.我国农村改革发展这个伟大实践所面临的国内国际环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B.党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了与时俱进,C.坚持统筹兼顾,恰当解决次要矛盾D.农村的改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3.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体现了:A.党的经济领导 B. 党的思想领导 C. 党的组织领导 D. 党的政治领导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农村改革发展6个方面的基本目标任务,让广大农民清晰地看到了未来生活的美好图景: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据此回答4-6题。4.要实现以上美好图景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这是因为:A.农村经济发展可替代其他方面的发展B.农村经济发展能为全面协调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C.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经济发展D.经济发展自然会促进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进步5.统筹城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是全会释放的最强烈信号,从经济学上来讲,为此必须:A. 重视农业的主导地位 B. 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C. 善于抓住重点 D. 提升城市的产业化水平6.全会制定的方针政策和美好图景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符合8亿农民的意愿。这体现了:①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②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③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④中国共产党得到了最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7.十七届三中全会规定,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农民转让土地使用权与国有土地享有平等权益,主要是指()A.同地不同价B.同价不同地C.同地同价D.同地高价8.十七届三中全会在农民收入增长方面所确定的指标是()A.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0年翻一番 B.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C.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 D.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0年翻一番9.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是()A.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 B.全面建设农村和谐社会C.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D.发展现代农业10.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是()A.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B.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C.走中国特色城镇一体化道路 D.走中国特色农业集体化道路11.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是()A.以工促农,以城带乡B.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C.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D.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形成农民增收长效机制12.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农村改革发展的总方针是()A.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B.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方针C.坚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方针D.坚持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方针13.十七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发展现代农业的总思路,其中摆在首位的是()A.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B.确保国家粮食安全C.确保农民增产增收 D.确保农村环境良好 14.农村改革发展的一条主线是()A.农村承包经营B.扩大农民劳动经营自主权C.增加农民收入D.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5.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赋予农民更长久、更稳定、更充分的土地承包经营使用权,主要是指()A.占有、使用、收益权 B.所有、占有、使用权C.经营、转让、出租权 D.出租、转让、抵押权16.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农村改革发展的一个根本性的战略思想是()A.土地集中,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力B.土地集中,发展现代农业C.赋予农民更长久不变、更稳定、更充分、更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使用权D.探索中国特色的土地私有化道路17. 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确认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一根红线是()A.农村承包经营永久不变 B.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C.划定永久基本农田 D.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18.材料一:X市2004-2008年城乡居民收入情况(单位:元)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1-10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 6860/8.5% 7703/13.4% 8472/9.0% 9422/7.7% 10317/9.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 2366/4.2% 2476/4.8% 2622/4.3% 2936/6.8% 3303/12.5%注:从2004年起,X市取消了农业税并且对种粮农户给予了粮食补贴。材料二:X市部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农业生产经营状况 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农村社会事业 村民对村委会的满意率农业科技贡献率 农产品加工率 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 懂技术的农民占农民比重 参加各类社会保险比重 患病就医率30% 20% 6年 10% 5% 60% 51%运用所学的经济生活,回答:(1)表一、表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和问题?(2)请你为X市农村改革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21世纪教育网www.三轮冲刺之十七届三中全会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 2.A 3.D 4.B 5.B 6.A 7.C 8.C 9.C 10.B 11.C 12.A 13.B 14.D 15.Awww. 16.C 17.B(二)非选择题18.(1)材料一说明2004年以来,X市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但城乡差距较大;由于国家实施了取消农业税并且对种粮农户给予粮食补贴等一系列支农、帮农政策的实施,农民收入增长幅度有较大提高。从材料二可以看出,X市农业基础薄弱、农民生活水平低、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相对落后。 具体表现为:农业科技贡献率低、农业产业化不足;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农村社会保障基础差;村委会建设有待提高。(2)第一,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发展农村经济,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第二,国家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农业的支持、帮扶力度,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探索农村社会保障建设和医疗制度改革,全面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第三,坚持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发展道路。坚持科教兴农,普及农业科技,提高农民素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第四,从根本上优化农村改革发展的制度环境。加强民主管理,加强村民自治建设,推动农村的政治文明建设。21世纪教育网www.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