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009年高考政治三轮冲刺专题教案神七问天一、热点背景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我国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三艘载人宇宙飞船——神舟七号飞船。包括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内的中国国家领导人观看了此次发射。参加此次飞行的三名航天员分别是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神七”发射升空后,在341公里的高度绕轨道漫游。在这个轨道高度,翟志刚打开绕地飞行的神舟七号飞船的舱门并步入外太空,成功进行了30分钟的太空行走。9月28日“神七”成功返回地球。 这次任务是中国载人航天计划迄今为止最大胆的尝试。它彰显了中国在研制高度可靠而强大的运载火箭以及航天员在太空中生存所必需的系统方面的成功。对于中国和世界上的许多人来讲,该计划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成功和技术实力的有力象征。二、考点链接www.(一)从经济生活角度1、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航天科技水平的提高表明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2、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航天事业和其他科技事业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体现了在我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巨大优越性。3、载人航天是当今世界高新科技中最具挑战的领域之一,发展航天事业时,坚持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同时也得益于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4、国家用于航天事业的经费来自于国家的财政支出,体现了国家财政促进科、教、文、卫事业发展的作用。5、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出现和发展。神七成功发射,可以带动教育投资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引导人们科学合理地消费,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二)从政治生活角度 www.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发展载人航天事业,体现了党重视科技的发展。2、温家宝总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现场观看飞船发射,并发表重要讲话,以及相关国家职能部门的组织协调等,体现了政府履行经济和文化建设的职能。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我国经济的发展,有助于增强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4、我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中国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是对人类科学与和平事业的贡献。(三)从文化生活角度1、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发展载人航天事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不断增强国家综合国力。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发展载人航天事业,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推进科教事业。(四)从生活与哲学角度www.1、从人生价值的角度来看,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属于社会价值;党中央、国务院授予他们的荣誉称号属于自我价值。2、物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要与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是着眼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和现代化建设大局,在对实际的调查和充分的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基础上作出的,是对客观实际的如实反映。3、规律是客观的,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载人航天的成功发射,是广大航天科技人员严格按照“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十七字方针,发挥航天精神,把质量作为载人航天工程的生命,使每次发射试验都真正做到了设施设备零故障、技术操作零差错、组织指挥零失误,确保了神舟飞船一次次的成功发射和返回4、正确处理好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着眼于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寻求最优目标,同时,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能得到最大发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七大系统涉及学科领域广泛、技术含量密集,全国110多个研究院所、3000多个协作单位和几十万名工作人员承担了研制建设任务。5、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但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有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这个原理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对待前进中遇到的困难和成功。6、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首先从量变开始,没有一定程度的量的积累,就不可能实现事物性质的变化,就不可能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重视量的积累。航天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循序渐进,从神一到神七,从无人到载人,从单人到多人,一次次的突破和胜利都源于中国航天人不断的技术积累和创新。7、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随实践不断深化发展;科学理论对于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在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中,我们对航天技术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航天技术成果被用于生产生活中,对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8、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三、创新练习www.www.(一)选择题“神七”的成功,体现了许多政治学、经济学和哲学道理。据此回答1~5题:1.中华民族探索太空是从古代就已经开始了,载人航天的几千年的梦想终于在“神六”和“神七”上实现,这体现的哲理是A.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B.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结合C.理想能够转化为现实 D.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2.神七在遨游太空三后,成功返回预定的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反映的哲学道理是A.规律是客观的又是可被认识利用的 B.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使人类摆脱自然规律约束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人们可以发现、创造规律3.科技工作者以及参与这项事业的干部职工,励精图治,仅用11年时间就突破了多道难关,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取得了为世界瞩目的成就。这体现的哲理是①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 ②集体主义是新时期我国人民正确的价值取向 ③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结合 ④人们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有所建树,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 ①②④4.从“神一”到“神七”,短短几年时间里,“神舟”连续7次发射均取得圆满成功。这说明A.按客观规律办事,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B.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C.中国的航天技术已经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 D.只要人们能够幻想到的事物都能够实现5.我国发展载人航天事业,这是国家行使A.协调人民内部关系和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职能B.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职能C.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D.直接管理社会经济的职能(二)非选择题6.载人航天本身具有极大的科技经济价值,美国的一项测算表明,在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钱,可以带来9元钱的收益。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谈谈我国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经济和政治意义。7.“‘神七’实现了中国航天员出舱在太空行走,2009年到2012年,我国将完成发射目标飞行器,同时实现飞行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这段材料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8、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晚21时10分04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9月27日下午16时30分航天员翟志刚首次进行出舱活动,成为中国太空行走第一人。带着中国人几千年的梦想,中国人的飞天梦想正一步一步地转化为现实。有人说,人类只要有一定的愿望,就一定能按照这个目的、想法去征服自然。请你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对这种观点进行评析。9、材料一:2008年 9月25日21时,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神舟七号”的成功,是我国航天人尊重科学,以科学的精神、科学的理念、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机制推动工作,大胆探索创新、自强不息、勇于超越、埋头苦干的结果。材料二:我国空间技术的成功,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重大科技工程的科学管理模式和方法,积累了新形势下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工程的重要经验;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证明了我国空间探索工程的计划、程序、步骤等举措是科学的。结合材料请回答:(1)材料一说明我国航天人是如何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的 (2)我国空间技术的成功探索,反映了实践决定认识的哪些道理 10、材料:2008年9月28日,我国航天员在顺利完成首次空间出航任务后安全返回,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本次飞行的航天服全部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开发。高二某班同学们围绕“神七”的成功发射,展开了辩论,一方提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只要依靠自己,不断地否定已有的认识,就能促进自主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如果你是另一方辩手,请你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对对方不正确的观点进行反驳。11、材料一:2008年9月25日,中国神七太空探索之旅开始,揭开了又一页中国载人航天新篇章。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七大系统涉及学科领域广泛、技术含量密集,全国110多个研究院所、3000多个协作单位和几十万名工作人员承担了研制建设任务。由于各系统通力合作成就了中国人九天揽月的豪情。材料二:在执行神七飞行任务之前,记者采访了神七宇航员翟志刚,以下是记者与翟志刚一段对话。记者:神七的训练,自己觉得比较难的是什么? 翟志刚:两个字——坚持。训练很单调,也很枯燥。训练要求很高,每一次训练都是一次考核,我们必须把每一次训练做好,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坚持。 记者:从时间、精力来看,你是不是已经满负荷了? 翟志刚:满负荷了,但并没有感到精疲力竭。训练还是靠自身的调节,张弛有度。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调节好自己的身体和心理。记者:进入了神五、神六航天员梯队,但都没有上天,对你打击大不大,你有没有气馁过? 翟志刚:有人会有这种想法,神五进梯队,神六就应该飞;神六进梯队,神七就应该飞。实际上不是这样,每一次任务的成功结束,就是下一次任务的开始,我们的成绩不断积累到下一阶段。每一次都是新的开始,每一次都是新的挑战。(1)结合材料一用辩证唯物主义联系观分析中国航天事业取得成功的原因?(2) 针对材料二分析翟志刚的话对自己学习生活的哲学启示?12、材料一:近年来,中国航天事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取得一系列新成就。“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我国首次进行有人参与的空间试验活动。“神舟”六号发射成功,实现多人多天飞行。我国绕月探测工程进展顺利,2007年10月成功发射“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中国目前有近2000项空间技术成果已移植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在卫星通信、导航定位、气象预报、减灾防灾、远程教育等方面服务于生产和生活。载人航天本身具有极大的科技经济价值,美国的一项测算表明,在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钱,可以带来9元钱的收益。 材料二:虽然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2006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结合当今世界航天活动的特点,提出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四个原则”。其本质是以国家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对外开放,实现跨越式发展,但强调更多的还是自主创新。 (1)从经济学角度谈谈应怎样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2)请从国家职能的角度说明,我国应如何推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 (3)运用政治学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实施中国载人航天计划。 三轮冲刺之神七问天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 2.A 3.A 4.B 5.B(二)非选择题6. (1)经济意义:①由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神舟”七号飞天成功,意味着我们国家在航天技术工程上的重大突破,意味着在开发外层空间方面迈出了具有实质性的一步。②航天科技的发展能有力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动国民经济增长。③空间科学实验的发展,能开发新的农产品,有力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④有利于航空航天工业的发展,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神舟”七号飞天成功表明我国的发射技术的准确性,会使中国商用卫星发射市场扩大,从而带来巨大的商机。⑤航天技术的发展必然带动新材料、新加工技术的发展及通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中国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装备。(2)政治意义:①使我国成为继俄罗斯、美国之后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载人航天的成功大大增强了我国的科技实力、经济实力和国防力。从而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②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③有利于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有利于调动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④探索太空是人类的共同追求。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我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研究,完全是出于和平目的,是对人类科学事业与和平事业的贡献。有利于世界和平力量的壮大,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事业。7.①说明了世界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人类具有勇气去探索未知的无限世界。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服务。③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能够提高人们行动的预见性,有了对航天发展的科学预见,才能正确指导我国航天事业的具体行动,促使中国航天向我们所期望的结果发展。④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看待我国航天事业,既要看到当前的成就,还要预测它的光明的未来。⑤我国航天事业有步骤、分阶段、一个一个实现目标,体现了在重视量的积累的基础上促成航天事业的质变。8. (1) 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2)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自然,造福人类。(3) 自然界是客观的,规律具有客观性。人类按照一定的目的、想法改造自然,必须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尊重客观规律,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如果不顾客观规律一味追求征服自然必将遭到惩罚。(4) 所以,这种观点不够全面。9.(1)①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我国航天人尊重科学,以科学的精神、科学的理念、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机制推动工作,做到了按客观规律办事。 ②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航天人大胆探索创新,自强不息,勇于超越,埋头苦干,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2)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我国空间探索工程的成功实施,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重大科技工程的科学管理模式和方法,积累了新形势下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工程的重要经验。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我国空间探索工程的成功实施,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我国空间探索工程的成功实施.证明了我国空间探索工程的计划、程序、步骤等举措是科学的。10.(1)联系观的多样性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注重客观条件。促进自主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但还必须引进、吸收、借鉴世界一切先进的科技成果,为我所用。(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要促进自主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还需要立足社会实践,在实践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探求。(3)促进自主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还需要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建议:还可以从发展角度来考查。11.(1)①因为我们既具有全局观念,又能搞好局部。整体和局部的辩证关系表明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整体和部分,整体统帅部分,又离不开部分。航天这个伟大的事业就是因为这些千千万万工作人员承担了研制建设任务,集合起来成就伟大的事业。(3分)②由于航天事业是系统工程,因此取得成功必须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特别要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和优化,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正是由于各部门的通力合作成就了中国人九天揽月的豪情。(3分)(2)①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求我们必须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学习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需要我们持之以恒,不断积累,搞好每一阶段的学习,最终才能取得好的成绩。(答发挥主观能动性也可酌情给分)(4分)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会使人消沉,,丧失斗志。我们必须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意识。学习中注意调节自己,张弛有度,才能精力充沛、游刃有余。(4分)③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学习中我们要树立信心,相信前途是光明的,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勇敢的接受挫折与考验,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才能使学习不断进步。(4分)④事物的发展就是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的质变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的过程。每一次考试,既是前一个阶段学习的结束,又是下一个阶段学习的开始,无论我们的成绩如何,我们都应该不断进取、再接再厉,使成绩有更大的提高。(4分)12.(1)①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②加强科研攻关,突破核心技术,拥有关键领域的自主知识产权,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③加快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符合我国科技事业发展规律的科研、生产、应用体制。 ④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2)①履行政治、经济职能。加强立法,统筹规划,制定政策,加强监管,搞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②履行文化职能。促进科教事业发展,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③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3)①国家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载人航天工程涉及的空间技术移植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将为我国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②国家有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载人航天计划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巨大推动力。 ③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综合国力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捍卫本国利益、实现国家目标和影响别国的能力,载人航天计划的实施,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21世纪教育网www.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