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009年高考政治三轮冲刺教案:北方特大旱情一、热点背景:2008年入冬以来,华北、黄淮、江淮、江汉等地降水偏少,中国出现了大范围的气象干旱。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湖北、陕西等地部分地区的气象干旱已达重度干旱或特旱。中国北方冬麦区降水持续偏少,部分地区降水量的偏少程度已接近或突破历史极值。华北大部、黄淮、江淮、江汉等北方冬麦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五至九成,山西中部、河北中南部、河南东北部、安徽西北部等地降水量偏少九成以上。据最新气象干旱监测显示,目前西北东北部、华北中南部、黄淮西部、江淮西北部、江汉北部及广东东南部、西藏中部和东南部、云南西北部等地存在中到重度气象干旱。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湖北、陕西等地部分地区的气象干旱已达重度干旱或特旱。这些地区的气象干旱已对当地冬小麦生长造成较大影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9年2月7日至8日在河南检查指导抗旱工作时指出,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促进粮食稳定增长、农民持续增收,事关经济全局,意义重大。抗旱救灾工作不仅关系粮食安全,而且关系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旱区要把抗旱工作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各项政策措施,切实抓紧抓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9年2月1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草案)》。会议指出,干旱灾害是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经济发展和用水需求增长,我国干旱缺水问题日益突出。为预防和减轻干旱灾害及其造成的损失,保障生活用水,协调生产、生态用水,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必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制定抗旱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草案)》从旱灾预防、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抗旱减灾和灾后恢复等方面,规定了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职责,明确了不同等级旱灾发生时的抗旱措施,规范了水量调度,并设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会议决定,该草案经进一步修改后,由国务院公布施行。二、考点链接:(一)经济生活方面1、国家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是防范干旱灾害风险, 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2、要充分发挥积累基金在非生产性基本建设、社会物资储备中的作用。3、在抗旱救灾中,财政对调节资源配置、保障人民生活、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政治生活1、我国国家机关抗旱救灾的举措,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体现了我国国家机关坚持对人民负责的组织活动原则。2、党中央和各级党组织积极领导防范自然灾害工作,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三)生活与哲学方面1、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人应该尊重、保护自然,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规律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我们要自觉按客 观规律办事。3、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我们要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做到趋利避害。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我们要相信和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三、创新练习:1.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作出了全面部署,紧急拨付特大抗旱补助经费4亿元,提前发放农资综合补贴和粮食直补资金867亿元,有力地支持了灾区的抗灾救灾工作。这说明 ( )A. 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的分配B. 宏观调控是市场调节的重要手段C.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必须有机地统一起来D. 财政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2. 中国的自然灾害应急体系已基本建立, 但目前应急体系确实存在一些缺陷。这反映的哲理是 ( )A.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B 矛盾无处不在, 矛盾无时不有C. 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D. 事物的变化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3、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9年2月1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草案)》。这说明 ( )A. 国务院是立法机关 , 有立法权 B. 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C.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 D. 我国国家机关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4、2008年入冬以来,华北、黄淮、江淮、江汉等地降水偏少,中国出现了大范围的气象干旱。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作出了全面部署,紧急拨付特大抗旱补助经费4亿元,提前发放农资综合补贴和粮食直补资金867亿元。今年国家还拿出100亿元用于农业机械补贴,将小麦最低收购价每斤提高0.1元。这些政策措施有力地推动了抗旱救灾工作。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各地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好城乡困难群众生活问题的意义。5、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9年2月1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草案)》。会议指出,干旱灾害是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经济发展和用水需求增长,我国干旱缺水问题日益突出。为预防和减轻干旱灾害及其造成的损失,保障生活用水,协调生产、生态用水,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必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制定抗旱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草案)》从旱灾预防、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抗旱减灾和灾后恢复等方面,规定了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职责,明确了不同等级旱灾发生时的抗旱措施,规范了水量调度,并设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1)简要说明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草案)》的哲学依据。(2)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草案)》的经济意义有哪些?三轮冲刺之北方特大旱情参考答案1、D 2、B 3、B4、①有利于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 ②有利于我国国家机关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 密切联系群众, 改进工作作风, 维护人民利益,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③有利于加强党的建设, 巩固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 扩大党的社会基础, 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增强党的凝聚力, 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5、(1)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②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③按客观规律办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2)①有利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②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国家的宏观调控。③有利于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④有利于尽快恢复生产,促进国民经济发展;⑤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1世纪教育网www.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