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2第一课(江苏省苏州市)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必修2第一课(江苏省苏州市)

资源简介

《政治生活》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什么是政治
1、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2、政治的实质是阶级斗争和阶级关系
3、政治的核心问题是政权问题
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是: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提纲
一、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第一框)
1、人民民主的生动写照
2、广泛、真实的民主
(1)国家
(2)我国的国家性质
(3)新型民主
(4)新型专政
3、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为什么)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新要求(如何做)
思考题
1、什么是国家?国家的根本属性是什么?国家有哪些类型?
2、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如何理解人民民主专政?
3、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4、如何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什么是国家?国家的根本属性是什么?
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
人民民主专政
决定因素:统治阶级的阶级性质 最大特点:
对绝大多数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广泛性:民主权利、民主主体
真实性:制度、法律、 物质的保证
(专政职能)
依法打击:破坏、犯罪
维护:社会,保护:权益,保障:民主,保卫:
现代化建设
我国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人民
我国现阶段人民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解放军指战员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探究
观点一: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同其他类型的国家
是一样的
观点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同其他类型的国家
是不一样的
相同点: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属于民主制的国家制度;
不同点:
(1)不同于奴隶制、封建制的专制制度
(2)与其他民主制国家有共同之处:都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不同之处:是新型的民主
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1)是立国之本,国家生存发展的基石;
(2)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民主 →人民:地位、权利自由、人权→积极性
专政→敌人:破坏建设→民主、长治久安
如何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1)扩大民主
(2)依法治国
(3)强化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政府职能
(4)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5)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
探究:从多方面阐述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
●从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角度看:
●从维护国家主权、安全、统一和稳定的神圣职责看:
●从警惕国内外极少数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的需要看:
●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看:
是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二、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第二框)
提纲:
1、生活中的政治权利与义务
2、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
(1)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2)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
3、参与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原则
(1)坚持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思考题
1、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
2、我们政治生活是以什么为基准的?
3、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含义?
4、我国公民有哪些政治权利和自由?如何理解这些权利和自由?
5、我国公民必须履行哪些政治性义务?
6、参与政治生活必须把握哪些基本原则?如何认识这些基本原则?
●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
新型关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权力源于人民;国家赋予公民政治权利、自由和义务
●我们政治生活是以什么为基准的?
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含义
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
●我国公民有哪些政治权利和自由?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政治自由
(3)监督权
理解: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宪法规定:年满18周岁---都有---
含义:公民享有选举和被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
的权利
地位:基本的民主权利,参与管理国家、社会的
基础和标志
(2)政治自由
内容: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和示威的自由
地位: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
(3)监督权
含义:监督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
内容: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控告
●政治性义务(公民对国家、社会应承担的责任):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顺利进行现代化
建设的根本保证,实现公民权利的重要保证)
(2)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实现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参与政治生活必须把握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履行义务、适用法律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关系:统一,不可分离,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如何做:A树立权利意识,珍惜权利 B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义务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原因:两者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如何做:
A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
B公民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结合起来,当矛盾时
服从国家利益
探究:
观点一:政治自由就是人们能够无拘无束,想干
什么就干什么。
观点二:政治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
权利。
对自由和法律关系的认识。
自由是法律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法律是自由的
保障。自由不是绝对的,必须在法律范围内行
使权利
探究
观点一: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观点二:权利与义务是完全对等的
把关系绝对化
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完全对等
三、政治生活:积极参与、重在实践(第三框)
提纲:
1、置身于政治生活
2、当代中国人的政治生活(主要内容)
(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3)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5)树立民主法治理念
3、我们总要参与、我们总会参与
(1)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
(2)学习政治知识
(3)贵在实践
●我们政治生活有哪些主要内容?
(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是我们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
(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是我们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3)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为了实现发展民主政治这一目标,必须坚持党的
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5)树立民主法治理念
●中学生 怎样参与政治生活?
(1)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
原因: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人民民主的实现程度,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如何做:政治生活的内容涉及社会公共管理和公共利益的问题。我们要培养关心社会事务和国家大事的观念,自觉地投身于政治生活之中。
(2)学习政治知识
原因:有助于A---B---C---D---E---
(3)贵在实践
原因: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可以---可以---可以
要求:A---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