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文化对人的影响》课后练习(新人教版08版必修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政治:《文化对人的影响》课后练习(新人教版08版必修3)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课后练习
1、 最佳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现代商业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文化和智力的竞争。麦当劳之所以能够开遍全球,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他们对其他国家的文化和消费心理有着深入的研究。他们每在一个国家开办连锁业务前,都会对这个国家的风俗习惯作一番深入的调查论证,而且还会聘请一些了解这个国家的人作为管理人员和顾问。据此回答1-2题
1.麦当劳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
A.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文化和消费心理
B.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
C.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不同
D.对一国文化背景的了解和尊重程度,决定着企业的经济效益
2. 现代的商业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文化和智力的竞争。这说明
①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③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④文化影响着经济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孟母三迁”对孟子后来成为“亚圣”有着重要的作用。这说明
A. 文化环境对人有积极的影响
B. 只要有好的文化环境,个人就能成才
C. 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D. 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4.汉族人婚嫁时大都是喜笑颜开,而鄂西土家族女孩则自小就跟人学唱哭嫁歌,以便自己出嫁时好表现才能,哭得好听又让人伤怀感动。土家女孩这样做,取决于其
A. 价值观念不同 B. 风俗习惯不同
C. 文化程度不同 D. 交往方式不同
5.马克思说过,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因为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这表明
A. 不同的价值观念,影响着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
B. 不同的价值观念,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方式
C. 不同的价值观念,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
D. 不同的价值观念,影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
6.近年来,随着“邓小平足迹之旅”“重走红军长征路”等精品旅游路的推出,辉煌革命史成为了宝贵旅游资源,红色旅游逐渐兴起。开展红色旅游
①有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②是人们自觉学习、主动感悟的文化熏陶过程 ③是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途径 ④有利于保护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
A. 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据媒体报道,2005年高考前夕,有1000余名高中生考前抱“佛”脚,到成都老君庙烧香。这说明
A. 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总是积极主动的
B. 文化对人的影响表现在方方面面
C. 传统文化在今天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
D. 必须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
8. 不同时代占统治地位的价值观念不同,人们在交往中采取的方式也不同,例如,在封建社会,受封建伦理的影响,人们必须遵循封建等级规范的交往方式。材料说明了
A.交往方式不同,价值观不同
B.交往方式来源于风俗习惯、文化程度
C.文化影响着人人交往行为、交往方式
D.封建社会等级伦理制度是错误的
9.《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曾深深地影响了几代革命青年的成长,由此可以看出
A. 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B. 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在长期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形成的
C. 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
D. 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10.文化之所以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是因为其
A. 使人深受震憾、力量倍增
B. 成为心灵的火炬、前进的旗帜
C. 具有特殊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D. 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生活
11. 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这说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C.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D.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12.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张明敏的一首《我的中国心》,唱出了海外游子对祖国割舍不断的感情。上述歌词表明
A.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强制性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永远不变的
13. 长城是被列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古代伟大工程,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参观者无不为之震撼,并感受到祖国历史的悠久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一股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这表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14. 优秀文化给人以思想启迪和美的享受。这主要表明
A. 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B. 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C. 优秀文化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
D.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15. 载人航天精神,随着“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直上九天的耀眼光芒,已化作民族奋进的精神火炬,化作我们进一步推动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正激励着亿万人民昂然踏上民族复兴伟业新的征程。这表明
A.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B.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C.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优秀文化能够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16.席勒说:“人的完美需要在文化中实现。”由此可见
A. 在文化中就能实现人的完美
B.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是自发的
C.主动感悟优秀文化,能提高人的人文素质
D.文化影响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
17.(06聊城)优秀文化之所以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是因为其
A.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
B.成为心灵的火炬、前进的旗帜
C.具有特殊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D.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生活
18.不管是中国内地、港澳台地区,还是在其他国家的华人,每到清明都会祭祖扫墓、端午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除夕吃年夜饭。这说明
A.传统文化具有绝对稳定性
B.传统习俗在不断发展
C.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延续
D.传统文化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
19.美国人较为轻松地对待子女的教育,喜欢让子女实现自我价值,并不追求高学历、好职业等功利性的目标。而中国人一般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才”,将来有出息,有个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中美两国的这种差异表明
A.文化环境决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
B.不同的文化教育环境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
C.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比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优越
D.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只能产生一种思维方式
20.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下列诗词的寓意符合这一特点的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C.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D.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1.《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乐曲体现了作者一生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这是一首意志战胜宿命、光明战胜黑暗的颂歌。每当人们听到这首乐曲,总会给人以极大的振奋和力量。这表明优秀文化作品能够
A. 丰富人的精神境界
B.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C.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促使人的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22.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表现在: ①人越全面发展,创造的社会物质文化财富就越多 ②社会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就越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社会发展必然带来人的全面发展 ④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②③ D.①②
23.“伟大的诗篇即永远喷出智慧和欢欣之水的喷泉。”雪莱这一名言体现了
A. 优秀文化能影响人的思维方式
B. 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C. 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 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4.广告文化、旅游文化、饮食文化、网络文化、服饰文化、西方节日文化正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由此可见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
B.文化影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潜移默化的
C.人总要生活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
D.人总能得到思想的启示、精神的享受
25.今东方的园林讲究阴阳错落、曲径通幽、十步一景,西方园林讲究的是开阔、一览无余的、公共空间的广场风格。东西方园林建筑的差异说明格。东西方园林建筑的差异说明: ①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 ③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 ④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④
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又影响着每一个人。回答26-27题。
26.文化对人的影响表现在方方面面。下列表述能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是
A.风和日丽 B.鸟语花香
C.枯木逢春 D.乡音难改
27.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①特定的文化环境 ②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③人们自身的文化素养 ④人们自身的价值现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8.文学、戏剧等艺术作品的风格、形式和内容往往反映了时代的特点。话本是宋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而促使它兴起的直接的社会原因是城市的繁荣。这主要说明
A.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B.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享用文化
C.文化对社会发展有深刻影响
D.精神产品是物质
2005年6月1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了《安徒生童话》,这既是为了纪念国际儿童节,也是为了纪念安徒生这位世界童话巨章诞生200周年。据此回答第29-30题。
29.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在跨越三个世纪的时空中传遍了世界,熏陶着一代又一代年轻的心灵,他给人们带来了快乐、和平和希望。这说明: ①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又影响着每一个人 ②优秀文化能给人思想的启示和精神的享受 ③文化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④优秀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30.安徒生童话哲理丰富,其文学成就不仅仅限于儿童文学,同时也为成年人所喜爱,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主要体现了优秀文化能够
A.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B. 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C.改变人的思维方式
D.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不定项选择题:
31.文化对人的影响表现在
A.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对社会发展具有引导和制约作用
C.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D.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
32.徐本禹放弃了在繁华大城市读研的机会,选择到西部大山深处支教,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改变了几百名孩子的命运。他也因此成为2004年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这说明
A.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B.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C.知识素养。价值观念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选择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生选择具有决定作用
33.据媒体报道,2005年高考前夕,有1000余高中生考前抱“佛”脚,到成都老君庙烧香。这说明
A.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总是积极主动的
B.落后文化对个人的成长将带来消极的影响
C.传统文化在今天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
D.必须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
34.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关于三者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济是政治的集中表现
B.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C.经济是政治和文化的基础
D.文化对经济、政治有促进作用
35.法国启蒙思想家高举民主文学的大旗,宣扬自由、平等、博爱,推崇普遍和必然的真理。他们用理性之光照亮了欧洲近代社会发展的道路。这说明
A.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B.文化会影响民族和国家的发展道路
C.文化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促进作用
D.文化对社会发展有时起决定作用
36.马克思说过,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因为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这表明
A.不同的价值观念,影响着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
B.不同的价值观念,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方式
C.不同的价值观念,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
D.不同的价值观念,影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
37.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A.泰山日出 B.邓小平理论
C.蒙古草原 D.芭蕾舞
38.“人的完美需要在文化中实现”。这说明
A.文化能使人获得一定的专业知识,增强劳动技能
B.文化能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
C.文化能提高人的审美水平、道德素养 D.文化活动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39.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这主要表现为
A.文化定能使人走向成功
B.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C.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 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40.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这说明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受_______的影响。
A.不同的文化环境 B. 不同的生产方式
C.不同 的价值观念 D.不同的知识素养
答 题 卡
(请用铅笔填涂信息点)
班别 姓名 学号
一、最佳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A][B][C][D] 2. [A][B][C][D]
3.[A][B][C][D] 4. [A][B][C][D]
5.[A][B][C][D] 6. [A][B][C][D]
7.[A][B][C][D] 8. [A][B][C][D]
9.[A][B][C][D] 10. [A][B][C][D]
11.[A][B][C][D] 12. [A][B][C][D]
13.[A][B][C][D] 14. [A][B][C][D]
15.[A][B][C][D] 16. [A][B][C][D]
17.[A][B][C][D] 18. [A][B][C][D]
19.[A][B][C][D] 20. [A][B][C][D]
21.[A][B][C][D] 22. [A][B][C][D]
23.[A][B][C][D] 24. [A][B][C][D]
25.[A][B][C][D] 26. [A][B][C][D]
27.[A][B][C][D] 28. [A][B][C][D]
29.[A][B][C][D] 30. [A][B][C][D]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3分,错选、多选、少选不得分,共30分)
31.[A][B][C][D] 32. [A][B][C][D]
33.[A][B][C][D] 34. [A][B][C][D]
35.[A][B][C][D] 36. [A][B][C][D]
37.[A][B][C][D] 38. [A][B][C][D]
39.[A][B][C][D] 40. [A][B][C][D]
w.w.w.k.s.5.u.c.o.m
www.
女:“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出自哪本书?
男:是苏有朋的新歌,对吗?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