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3.7.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学案(新人教版08版必修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政治:3.7.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学案(新人教版08版必修2)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三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第二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学习目标定位】
框题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识记 理解 分析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2)民族自治地方享有的自治权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必然性、优越性 联系民族自治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取得的成就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1)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2)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提高对民族政策的认识,更加珍惜民族团结,弘扬民族精神,自觉维护国家统一
【课前预习填空】
1.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 下, 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 的制度。
(2)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 、 、 三级。民族自治机关是指自治地方的 和 。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包括 权、 权、 权、 权及其他自治权。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我国国情,是由我国的 和 决定的。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显著的优越性
(5)有利于维护 和 ;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 的权利;有利于发展 、 、 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 蓬勃发展。
【课堂学习重点】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2)民族自治地方的地位:既是国家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又是国家统一领导下享有自治权的自治地方。
(3)民族自治地方的区域划分: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相当于一般行政区划的省、市、县三级,民族乡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
(4)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自治权。自治权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自治机关的自治权,其范围、内容十分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①立法自治权;②变通执行权;③经济自治权;④文化管理自治权;⑤其他自治权。
(6)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国情
历史传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大杂居、小聚民”的民族分布特点;政治基础: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
2.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民族区域自治是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的,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使各族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人民把热爱本民族与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结合起来,更加自觉地担负起捍卫祖国统一、保卫边疆的光荣职责。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在祖国统一大家庭内,使民族自治地方充分享有自治权利,自主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满足了各少数民族人民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愿望。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各民族自治地方以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少数民族为主体,同时包括当地居住的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这使各族人民和各族干部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逐步消除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隔阂。
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与民族政策的关系
(1)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民族政策。
(2)处理民族关系的三原则是制定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基础和理论依据;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有利于贯彻民族原则。
(3)为了实现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从而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各民族人民的利益,我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行,有利于维护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4.民族自治区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
二者的共同点是:①从它们与国家的关系看:我国是实行单一制的国家,民族自治区与特别行政区都是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它们和国家的关系是地方和中央的关系。②从自治权的角度看:民族自治权与特别行政区有别于其他的省和直辖市,它们都是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下享有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但这种自治权并非“完全自治”,而是在维护国家主权的前提下行使自治。
二者的不同点:所属范围不同;设立的目的不同。民族自治区是根据少数民族特定情况,为解决民族问题而建立的;而特别行政区是国家在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而设置的;体现的方针不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特别行政区的设立是我们坚定不移的奉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鲜明体现;实行的社会制度不同。民族区域自治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特别行政区则继续保留原有资本主义制度,并且长期不变;自治权的程度和内容不同。民族自治区享有的是“一定的自治权”,特别行政区则享有其他省、直辖市、自治区所没有的“高度自治权”,二者有较大区别。
3.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与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政策之间的关系
(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制定民族政策的基础和理论依据。民族政策则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的基本原则,是基本原则的具体落实。
(2)为了实现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从而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行则有利于 维护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实现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复习笔记整理】
【高考真题精析】
【例1】(2007广东单科)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 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A.各民族聚居 B.各少数民族聚居
C.各民族居住 D.各少数民族居住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定义的识记和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故选B。其他几项表述都不准确,不能入选。
【例2】(2008海南单科)1947年,中国共产党根据内蒙古地区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开创了内蒙古历史的新纪元。内蒙古地区之所以能够建立民族自治区,主要因为
①蒙古族对国家统一有强烈的政治认同
②蒙古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
③内蒙古地区的民族人口构成单一
④蒙古族在我国民族人口分布上有自己的特点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D
解析:本题是识记型考查题,排除②③即可得出正确选项。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我国几乎没有一个市、县的居民是由单一民族组成的,因此选D。
【例3】(2006上海单科)2005年10月12日,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铺通,将西藏纳入了四通八达的铁路网。青藏铁路的开通
①能够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进步和繁荣
②可以巩固民族团结和加强国防
③有利于全国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④消除了各民族发展的不平衡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可用排除法,各民族间的不平衡性不可能完全消除,故④表述错误,应选A。
【课后测试提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是
①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②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
③少数民族聚居地方拥有一切权力的区域自治
④按照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的权限实行的区域自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
2.下列不属于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是( )
A.民族乡
B.自治县(旗)
C.自治州
D.自治区
3.在民族自治地方,要设立自治机关。自治机关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 ( )
A.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B.人民政府和人民法院
C.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D.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
4.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②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区域自治
③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的国情
④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我国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
5.我国的新疆、西藏、内蒙、广西、宁夏五个自治区在自治过程中不享有的自治权是
A. 外交自治权 B. 立法自治权 C. 变通执行权 D. 经济自治权
6.200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50年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宁夏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据统计,全区城乡人均收入分别由346元、116元增加到10859元和3181元,自治区少数民族干部达到3.8万多人,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成为各级党政机关骨干。宁夏的发展说明了
①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 ③我国民族间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已经消除 ④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党政机关
A. 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7.内蒙古自治区成立50多年来,我国的北部边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充分体现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 )
A.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 B.自治权
C.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 D.各民族共同繁荣
8.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生产总值以年均l6.6%的速度增长,社会各项事业迅速发展,被称为“内蒙古现象”。这表明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A.确保了人民当家作主 B.促进了民族自治地方的繁荣与发展
C.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D.使各民族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实现了平等
9.在国家统一的法律基础上,内蒙古自治区制定了众多自治条例、单行条例,根据本地区实际,对婚姻法、继承法、选举法、土地法、草原法等法律进行了变通,做了补充规定。这一事实表明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②制定地方性自治法规是民族自治机关自治权的重要体现
③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平等的重要体现
④少数民族人民享有充分的民族自治权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0.西藏和平解放50年里,实现了社会制度的历史性跨越,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西藏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西藏发生了巨大变化的原因是
①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②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
③坚持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正确处理了民族关系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007年西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西藏自治区要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入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继续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加快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发展。据此回答11-13题。
11.西藏的发展除了全区民族人民的艰苦努力外,国家的大力帮助和全国人民的支援是西藏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下列关于民族自治地方与国家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民族自治地区要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行使自治权
B.民族自治地区享有绝对自治权
C.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D.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国情
12.实践证明,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既符合历史的发展,又符合现实情况。这表明民族区域自治( )
①有高度自治权
②妥善解决了国家统一和民族自治的关系
③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
④以保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为前提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④
13.西藏自治区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入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权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民族区域自治权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法院和检察院行使
B.民族区域自治权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行使
C. 民族区域自治权只有少数民族才能享有
D.民族区域自治权的实质是少数民族的自由权
14. 《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中国政府根据中国少数民族的实际情况,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我国实行这一政策的社会基础是
A. 我国民族存在着“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
B. 各民族存在着不同的经济利益
C. 各民族在政治权利、社会地位上实现了平等
D. 各民族的心理素质、风俗习惯有差异
15.2008年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24周年。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是
①有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②有利于民族自治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③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6. 2008年10月25日,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纪念日50年来,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带领宁夏各族人民认真履行《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的各项权利和义务,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促进了各民族共同繁荣。少数民族参政议政权利得到保障。此外,自治区还依《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定了许多地方性法规和自治条例,保证了民族自治制度的有效实施。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是什么?这一政策的内容在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
参考答案
第二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课前预习填空】
(1)国家统一领导 各少数民族聚居 自治权(2)自治区 自治州 自治县(旗) 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政府(3)自治权 立法自治 变通执行 经济自治 文化管理自治 (4)历史特点 现实情况(5)国家统一 安全 当家作主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课后测试提高】
一、选择题
1.C 2.A 3.A 4.D 5.A 6.D 7.B 8.B 9.B 10.B 11.A 12.C 13.B 14.A 15.C
二、非选择题
16.答:(1)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这个政策的含义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2)①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以国家的统一为前提的,是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材料中,宁夏回族自治区坚持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认真履行《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定地方性法规和自治条例,表明在中央统一领导下,保障民族地方的自治权,充分发挥民族自治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实现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
www.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
民族自治地方的划分
自治机关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必然性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显著的优越性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回顾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