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组《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二轮复习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三政治组《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二轮复习学案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高三政治组《哲学与生活》二轮复习学案
——专题十三《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2009.4.15
编写人: 审核人: 学生姓名: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明晰高考考点
哲学是什么 哲学的基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②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③哲学与时代精神④哲学的作用 ①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②思维、存在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③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④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⑤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⑥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知识链接】——把握知识内在联系,做好知识的拓展、整合
【知识整合】——加强记忆,重点知识的理解、运用
1.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与时代精神的关系;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表述(注意选择题目的考查)
2.哲学的作用;
3.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典型观点;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热点链接与训练】——了解相关热点,注重学以致用,多角度分析,总结升华解题方法
一、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1.2009年2月3日《光明日报》刊出评论《警惕迷信与神秘主义回潮》。指出:“文化程度的提升,并不能天然地抵御迷信和神秘主义的侵袭”, 仅仅满足于符号化、仪式化的文化生存,最终只能导致不可知论,进入高科技而精神世界蒙昧的状态。不可知论的显著特点是( )
A.否认物质决定意识 B.承认思维反作用于存在
C.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D.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2.近日有报道说,我国目前约有400万网瘾少年,导致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主要原因是不良网络游戏。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还不够成熟,一些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的青少年,把《魔兽世界》《梦幻西游》等网络游戏中的虚拟世界当作真实的世界,陷于其中不能自拔,甚至个别青少年以自杀的方式去“实现”这一虚拟世界。这说明( )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对人的思想和行动有重大影响
②把虚拟世界当作客观世界是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③人们难以认识客观存在的世界
④必须帮助青少年树立科学的世界观21世纪教育网www.
www.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①②④
3.如今许多企业招聘时,不看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而是看属相、星座、血型等。如漫画中的这一做法,从哲学上看,是( )
①唯物主义观点 ②唯心主义观点 ③唯物辩证法观点 ④形而上学观点 ⑤主观臆造的联系 ⑥招聘中荒谬的病态文化
A.①②⑤⑥ B.②④⑤
C.②⑤ D.②⑤⑥
2009年4月16日,据香港天文台消息,16日凌晨4时07分(香港时间)印尼苏门答腊南部发生里氏6.6级地震。香港天文台初步测定,此次地震震中位于南纬3.1度、东经100.5度,即印尼巴东以南约240公里。据此回答4—5题。
4.面对突如其来的天灾,有人只能听天由命,服从所谓的“天意”。这种说法的错误之处在于( )
①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②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把主观臆造的联系当成客观联系 ③否认了认识世界的可能性,认为人们只能对上帝逆来顺受 ④否认世界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①②③
5.专家认为,虽然目前由于人们的认识水平和科技水平有限,对地震的准确预测难以实现。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地震的一些前兆,及时的做出预防措施。这说明( )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人们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③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④人们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从哲学上看,下面的漫画体现了( )
A.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7.“达尔文的进化论不仅是生物学上的革命,还带来哲学史的革命。它沉重打击了上帝创造物种的神创论,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目的论和物种不变论,并为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供了科学依据。”上帝创造物种的神创论、各种唯心的目的论的共同错误在于21世纪教育网www.
www.
①认为客观事物以致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②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 ③颠倒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④否认了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8.有人认为,唯物主义者就是一味追求物质财富的满足,专门迷恋物质享受的人;唯心主义者则是追求“心灵”世界的满足,追求远大理想,相信社会进步的人。这种观点
A.没有看到物质和意识之间的同一性
B.没有正确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C.肯定了不同的人不可能有相同的认识
D.割裂了客观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9.(2008江苏卷26)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是( )
A.心外无物 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C.理在气先 D.存在就是被感知
10.在实际生活中,有些人对某种事物的存在与否感到难以预料,心中无底时,往往就认为“信则有,不信则无”。这种观点从哲学上说,是认为( )
A.世界不是由神创造的,而是由人创造的 B.存在决定思维
C.思维是世界的本原,思维决定存在 D.世界观不同,对事物的看法就不同
11.材料一:甲同学认为:“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乙同学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的产物。
材料二:“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来说是本原的,从而归根到底以某种方式承认创世说的人(在哲学家那里,例如在黑格尔那里,创世说往往采取了比在基督教那里还要混乱而荒唐的形式),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1)材料一两位同学的观点分别是什么派别?材料二的观点有什么科学之处?
(1)甲同学的观点是主观唯心主义,乙同学的观点是客观唯心主义,两者都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材料二观点的科学之处在于,他看到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
(2)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什么样的观点?
(2)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而不是意识,这种物质是对物质具体形态的概括和总结,而不是具体的物质形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12.(2008年高考,广东卷)乔治·贝克莱指出:“公园里的树木,客厅中的椅子,如果没有人在哪里感知它们,它们就是不在那里的。”他主张“存在就是被感知”,离开心灵,事物就不存在。
辨析:物质是依赖于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
(1)贝克莱的观点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2)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大 德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视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而存在。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客观世界的万事万物不会因人的意识是否感知而忽生忽灭。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识观认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依赖于物质,而不是贝克莱所认为的物质依赖于意识。
二、真正的哲学
1.(2008江苏卷27)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 )
A.联系的观点 B.发展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矛盾的观点
2.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深化和升华,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 ( http: / / www. )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发展等观点的丰富和发展。科学发展观是贯穿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的指导思想。
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发展观是怎样体现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的。
(1)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科学发展观正确反映了当今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2)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促进社会变革,推动时代前进。
【学后反思】——知识,方法归纳提炼21世纪教育网www.
www.
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认识哲学
哲学是什么
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哲学与时代精神的关系
哲学的作用
哲学的基本问题
是什么?
为什么?
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划分
派别
马克思主义哲学
产生的历史条件
基本特征?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