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高二政治导与练第八课 唯物辨证法的发展观第二框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组编教师:方伟导学目标:1、识记事物发展的道路。理解: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量变和质变的关系。2、结合现实问题,分析说明事物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综合分析实际问题,运用演绎、归纳方法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难、曲折,增强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对学生进行耐挫折教育,引导他们正确看待人生道路中出现的挫折;树立远大理想,奋斗目标与脚踏实际艰苦奋斗结合起来,增强社会责任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知识点导读:(一)、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课堂探究:(1)结合上述两种说法,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2)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社会具有远大发展前途 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中国革命星火燎原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定要战胜旧事物。 那么,新事物为什么必定能够战胜旧事物呢 第一,因为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唐朝著名诗人自居易的成名之作,印证了新生事物不可战胜这个颠扑不灭的真理。 在长达一亿年的中生代,身躯庞大的恐龙到处横行。背部骨板如刀山的剑龙,身披装甲的甲龙,长十余米、重达八吨的霸王龙,真可谓称王称霸,不可一世。当时刚刚出现的哺乳动物看来却是弱小的,只有现在的猫、鼠那么大。但是,它们却能在生存竞争中战胜这些庞然大物,从爬行类发展到哺乳类,这的确是生物进化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次革命。它所以是必然的,是由生物进化的客观规律决定的。 从中国的历史来看,无论是袁世凯要当皇帝还是张勋复辟,以及江青梦想当女皇,这些反动派都企图使历史的车轮倒转,但是结果怎么样呢 他们都被历史的车轮轧得粉碎。 第二,因为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它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里,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如:解放战争时期,广大翻身农民踊跃报名参军,支援前线,仅为支援淮海战役,数以百万计的民工全靠肩挑背负、小车推送,供应着前方大部队的需要。与此相反,那些陷入人民战争汪洋大海中的敌军,只能依靠有限的空投获得给养,经常演出开枪争食的丑剧。请问:为什么“小米加步枪”的人民解放军能够打败国民党反对派“飞机+坦克”的数百万军队?21世纪教育网www.www. 同学们理解这个观点时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关于新事物必定能够战胜旧事物的原因,这里应注意:第一个原因是最根本的。正因为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才能显示其生命力和优越性,在社会领域里才会最终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第二个原因表明了新旧事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汲取”表明了新旧事物之间的联系,“克服”“增添”反映了新旧事物之间的区别,表明了发展。第三个原因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第二:我们所说的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是指它的“总方向”,而不是指事物发展的各个具体阶段的方向,更不是指每一步的方向。所谓总方向,是指事物发展全过程的方向,事物发展的总体方向和总的趋势。至于事物发展的各个具体阶段和每一步的方向,则既可能是前进的,也可能是停滞的,甚至是倒退的,但这只是暂时的,它终究改变不了事物向前发展的总趋势和总方向。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新事物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但这决不是说新事物的成长是直线上升,一帆风顺的。相反,它的成长壮大一般都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这是因为: 第一,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正如中国共产党成立一样,它刚成立时只有几十名党员,发展到现在拥有6800多万名党员,新生事物的发展总是从小到大,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尽管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弱点,它总是在曲折中不断地向前发展的…… 第二,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如:目前我们在大力提倡使用环保产品,但一些部门和地区只考虑自身的利益,而不顾全社会的环境问题,导致“白色污染”仍十分猖獗,使得可降解饭盒难以推广。 第三,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他们只有从切身体验中认识到新事物的优越性及其与自己利益的一致性的时候,才会积极拥护和支持新事物。 总之,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二)、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1、量变和质变◇课堂探究:(1)“谷堆”和“秃头”的生成过程,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2)“量的进展看起来并不改变什么,而只是增加和减少;但是最后却过渡到了反面去。”黑格尔的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1) 含义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项目 量变 质变不同点 变化指向 数量程度 根本性质变化状态 渐进的、不显著的 显著的变化结果 根本性质没有变 根本性质改变相同点 都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状态注意: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没有质变就不会有新事物的产生,从这个意义上看,没有质变就不会有发展,即发展就是质变,但质变不一定是发展。(2)辨证关系老子曾经说过:“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请大家想一想:他的话体现了什么道理? 21世纪教育网www.www. 《今日诗》: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这首诗包含什么哲理?对我们有何启示? 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②质变又为新的质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2.量变和质变的关系的方法论意义(1)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腰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2)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3)只有善于抓住机遇,才能赢得主动;只有努力赢得优势,才能加快发展。毛泽东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中写道:“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师:这句诗引用了西楚霸王(项羽)本可以凭借优势兵力消灭刘邦,却怕落下“不义”之名而丧失机会的典故。它告诫人们“宜将剩勇追穷寇”的道理。这一典故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课 后 练 习1.“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其中包含的辩证法道理是 ( )A.意识对事物发展有促进作用B.新事物的成长壮大一般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C.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D.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社会主义建设才能取得成功2.我们要准备走曲折的道路,这是因为 ( )A.走曲折的道路就能战胜困难,走向光明B.任何事物都是不可战胜的C.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再由质变到量变无限循环反复的过程D.任何新事物的发展总是从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B.做工作必须善于抓主要矛盾C.新事物战胜旧事物要经过一个长期过程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4.“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似磨刀之石,不见其损,年有所亏。”这主要告诉我们要 ( ) A.坚持适度的原则 B.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C.重视量的积累 D.充分重视内因5.庞加莱猜想是国际数学界长期关注的一个重大难题,被列为七大“数学世纪难题”。一百多年来,许多杰出的数学家都在致力于这个猜想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2006年两位中国学者在《亚洲数学期刊》2006年6月号上发表了题为“庞加莱猜想和几何化猜想的完全证明:汉密尔顿一佩雷尔曼关于RICCI流理论的应用”的论文。论文的发表宣告了这一世界难题的破解。上述材料蕴涵了哪些哲学道理 第八课 唯物辨证法的发展观第二框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1-4 C D D C5.(1)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许多杰出的数学家致力于论证庞加莱猜想,但历经一百多年,都未给予一个令人信服的证明,这说明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中国的两位数学家最终破解这一难题,体现了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2)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正是一百多年中,众多的数学家在论证猜想过程中对正确思路和方法的不断积累,才有了这一猜想最终论证成功。 (3)人们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人们认识事物运动规律,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破解世界难题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姓名班级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