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导与练:11.2《社会历史的主体》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生活与哲学》导与练:11.2《社会历史的主体》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高二政治导学提纲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第二框题 社会历史的主体
组编教师:方伟
导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掌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掌握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能力目标:通过自主阅读、合作学习与案例探究,初步形成自觉坚持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看待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坚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坚持群众路线,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培养尊重劳动,热爱人民的情感。
知识点导读: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
◇课堂探究:(1)没有身后的众多士兵和民众,拿破仑能够成就举世瞩目的业绩吗
(2)究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1.正确认识人民群众这一概念。
(1)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历史的创造,但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是不同的。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2)正确认识人民群众的含义。
①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②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具有不同的内涵,但不论怎样变化,劳动群众都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③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的范围。在我国现阶段,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围。
2.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1)劳动群众生产实践的重要性
广大劳动群众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创造了人们吃、穿、住、用、行等必需的生活资料。他们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3.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课堂探究(P93):(1)这部长篇史诗所反映的内容是从哪里来的
(2)《格萨尔王传》的创作和流传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21世纪教育网www.
www.
(1)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2)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3)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4.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课堂探究(P94):(1)以上论述说明了什么道理
(2)联系我国改革的具体实例,说明人民群众在推进改革中的作用。
(1)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2)此作用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
(3)实现方式: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小结: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所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如何看待人民群众
◇课堂探究:(1)为什么邱娥国会受到群众发自内心的爱戴
(2)结合身边的事例,谈淡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自己与群众的关系。
21世纪教育网www.
www.
(1)党的群众观点(P95)第一段
(2)党的群众路线(P95)第二段
(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P95)第三段
本课结论:本课首先讲了社会的真谛,整个人类社会尽管纷繁复杂,但最终可划分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两大部分。然后分析了二者的辩证关系;最后从唯物史观出发,要求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课后练习
1.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时,设立茶馆,通过群众讲故事来搜集素材。这说明了( )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②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③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④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2.下面对人民群众认识,正确的是( )
①人民群众指广大劳动群众 ②人民群众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③人民群众在不同的国家范围不同 ④人民群众在同一国家不同历史时期范围不同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看人间,哪一寸土地不是人民开,哪一片庄稼不是人民栽,哪一间房屋不是人民盖,哪一部机器不是由人民来制造,哪一种商品不是由人民来生产……这说明
A.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B.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D.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4.聂耳同他的朋友在黄浦江畔散步闲谈,突然听到了码头工人劳动的号子声,他由此受到启发,谱写出著名的《码头工人歌》,成功地塑造了中国工人阶级的艺术形象。这件事表明的哲理是
A.文学作品要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实际
B.优秀的歌曲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C.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
D.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产生的源泉
5.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下面属于党的群众路线内容的是
①相信群众 ②一切为了群众
③一切向群众负责 ④一切依靠群众⑤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A、①④⑤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6. 材料一:毛泽东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
材料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
(1)如何理解毛泽东所说的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21世纪教育网www.
www.
(2)两个材料所体现的思想对我们的工作有什么指导意义
高二政治导学提纲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第二框题 社会历史的主体
1-5 D C B D D
6. (1)如何理解毛泽东所说的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对历史的创造作用表现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推动着社会的全面进步;人民群众又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因此,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2)两个材料所体现的思想对我们的工作有什么指导意义
其指导意义在于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姓名
班级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