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导与练:12.1《价值与价值观》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生活与哲学》导与练:12.1《价值与价值观》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高二政治导与练
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第一框题 价值与价值观
组编教师:方伟
导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识记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理解人的价值是什么?如何评价人的价值。
3、运用所学知识及相关哲学原理,分析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的不同,从中加深对人的价值的理解评论分析为什么对一个人的评价要看他的贡献,而不是索取了多少。
能力目标:
1、在占有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培养抽象思维能力以及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能力。
2、理论联系实际,能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辩证思维能力,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分析说明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形成及人生价值的实现。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树立起在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人生价值观,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自觉为社会创造价值,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21世纪教育网www.
www.
知识点导读:
(一)、人的价值
◇课堂探究: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是一回事吗 你是怎样认识人的价值的
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
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它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理解这一概念应把握以下两点:
(1)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的关系
所以哲学上的价值就应是主体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特定关系,即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不同的东西具有不同的价值。粮食、水果等食物具有满足人们营养需要的属性;衣物、房屋等具有满足人们穿、住需要的属性;书籍、艺术等具有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属性。可见,事物各有自己的价值。而这些具体的价值又可以概括为几个领域,即经济价值、道德价值、审美价值等,这是具体事物、具体领域的价值。而哲学世界观领域的价值,是在具体价值的基础上概括和抽象出来的,它比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更广泛、更抽象。这些具体领域的事物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这些领域的事物的属性能够满足人的需要,这一点是共同点。
(2)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这里的“事物”,既包括物质现象,也包括精神现象。如衣服、粮食、房子、车辆等物质产品能够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要。音乐、电影、图书等精神产品能够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它们具有各自的属性。它们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就是哲学上的价值。
2.人的价值
这是本课的一个重点。把握该知识点可分为两个层次:
(1)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
因为人生活在社会中,总是需要依靠别人创造的财富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因此,每个人理当用自己的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回报社会,满足他人。
(2)人的价值的另一个方面在于一个人付出了心血和劳动,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了对自我的满足。
补充:人的存在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作为社会的人,可以以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另一方面,作为个体的人,又要从社会和他人那里得到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东西。人的存在的双重性决定了人的价值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另一方面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当然,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3.人的价值的评价
既然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因而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而非索取了多少。而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在今天,人的贡献主要是对工人阶级为代表的广大人民群众的贡献。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教材“相关链接”揭示了人类对价值问题的探索与追求,说明认识价值问题对人类的重要性。
(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课堂探究(P97):想一想,人们在上述活动中形成的不同认识是受什么观念支配的
21世纪教育网www.
www.
1、价值观的含义
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价值观。
(1)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在一定的社会存在基础上产生的,并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2)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2.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课堂探究(P98):这位总经理所秉承的信念对他的经营产生了什么影响
(1)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
(2)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
3.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课堂探究:为什么正确的价值观往往同光明的未来和美好的前途联系在一起,错误的价值观则容易与平庸和苟且为伍
21世纪教育网www.
www.
对人生道路的选择而言,不同的价值观,决定了人们在面对公义和私利、生与死的冲突时作出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幸福观、家庭观和恋爱观,也决定着人们在面对这些问题时的基本态度、思维方式和行动结果。 一个人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是在一定世界观和价值观指导下进行的。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是我们能否拥有美好生活的航标。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
教材设“专家点评”分析了集体主义价值观,集体主义价值观正确处理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是我们所倡导的正确的价值观。
课后练习
1.西红柿生长在野外,没有与人发生关系时,并不具有价值,后来人们逐渐发现了它能观赏和食用,它才具有价值。这说明( )
①价值是主体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问的特定关系
②只要客观事物的属性存在,就有其价值
③主体需要与客观事物的属性是构成价值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方面
④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人们进行什么样的人生选择,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实际上都是在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下进行的。这说明( )
A.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的活动有导向作用
B.价值观对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有导向作用
C.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有导向作用
D.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
3.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人的价值主要通过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体现出来
B.人的价值只表现在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上
C.个人不应当向社会索取
D.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
4.《人民日报》指出,由于受“以粮为纲”思想的影响,解放以来洞庭湖面积迅速萎缩,其后果是水灾频繁。这一事实说明( )
①违背客观规律必然遭到规律的惩罚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 ④价值观对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④
5.材料一:1938年,新四军战地服务团在南昌成立。按照规定,团里每月要发给团员若干生活津贴费。副军长项英决定,凡从延安或八路军来的团员,每人津贴费一律一元;凡从上海等大城市里来的团员,每人一律十元。这个规定引发了从城市来的青年一致抗议:“我们也受过锻炼,为什么要发给我们十元 ”他们坚决要求只领一元津贴费,最后这场风波以一律发给一元才得以平息。
材料二:2006年5月17日《大河报》报道,河南省一些县市的部门领导申报省劳模时假冒其他身份。在填写申报表与候选人公示名单中,项城市公路管理局局长刘某变成了“技术员”,扶沟县交通局局长李某成了“养护工”,而商水县财政局局长翟某 ( http: / / www. )则自称“会计”。最终,他们都顺顺当当地当上了省劳模。近日,这些造假行为被群众举报揭发。
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认识两则材料反映的现象 ( http: / / www. )
高二政治导与练
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第一框题 价值与价值观
1-4 C C A D
5. (1)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对一个人的价值评价主要看他对社会的贡献,而不是看他从社会索取和获得了什么。新四军战地服务团的热血青年为了救国,舍弃金钱待遇,体现了对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坚持正确价值观的体现。少数官员为了获取名利不惜造假,明显地违背了正确价值观的要求。
(2)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导向作用。正是由于受不同的人生价值观的支配,导致了新四军战地服务团的热血青年和一些官员面对名利,采取了截然不同的选择。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的社会面临着各种思潮激荡,为了实现党提出的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在全社会加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积极倡导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姓名
班级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