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高考政治热点时事最新角度完全分析:统筹区域发展、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区域发展第一节 实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中国是一个大国,由于各种原因,地区间经济发展很不平衡,这也是大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普遍现象。处理好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充分发挥各地的优势,对于加快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全国经济合理布局,意义十分重大。党的十七大指出,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而“五统筹”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其中,“统筹区域发展”,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第二节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如何实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一推进西部大开发,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通过国家支持、自身努力和区域合作,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二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东北地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在改革开放中实现振兴。三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部地区要依托现有基础,提升产业层次,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四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东部地区要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率先发展和改革中带动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五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发展: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财政性投资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加快发展。六在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过程中,1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健全市场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引导产业转移。2健全合作机制,鼓励和支持各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合作,形成以东带西、东中西共同发展的格局。3健全互助机制,发达地区要采取对口支援、社会捐助等方式帮扶欠发达地区。4健全扶持机制,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国家继续在经济政策、资金投入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第三节 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要意义。第一,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利于提升京津冀及环渤海地区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天津滨海新区加快发展,可以有效地提升京津冀和环渤海地区的对外开放水平,使这一地区更好地融入国际经济,释放潜能,增强竞争力。第二,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利于实施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有利于促进我国东部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从而带动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三北”地区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第三,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利于探索新时期区域发展的新模式。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把握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特点,用新的思路和发展模式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有利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出一条区域创新发展的路子。21世纪教育网www.新型工业化道路第一节 毛泽东所提的工业化道路毛泽东提出的工业化道路: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先导,工农轻重并举。鉴于苏联工业化片面地着重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毛泽东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这个具体国情出发,提出要正确处理农、轻、重三者关系,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领导全国人民建立起来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今天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必要的前提。第二节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是和基本要求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①科技含量高,就是要加快科技进步以及先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提高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②经济效益好,就是要注重产品质量和适应市场变化,提高资金投入产出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③资源消耗低,就是要大力提高能源、原材料利用率,减少资源占用和消耗。④环境污染少,就是要发展绿色产业、环保产业,加强环境和生态保护,使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⑤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就是要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经济竞争力,提高生产率,不断增加就业。(新型工业化这个概念包含着三个重要内容,或者说三个重要任务:要找到新的快速增长方式;要解决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的矛盾;是要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第三节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质和特征是什么?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质是追求和平发展、和谐发展的道路。这个新集中体现在一个“和”字上:对外是和平发展,不靠武力扩张去掠夺别国资源;对内是和谐发展,不靠拼资源消耗去搞掠夺式经营。主要特征:①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②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为中心;③实现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工业化;④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第四节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客观依据是什么?①全面总结国内外工业化经验教训。传统的工业化是以资源的过量消耗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②顺应世界科技经济发展大趋势的必然选择。③充分考虑我国基本国情得出的正确结论。第五节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意义1?新型工业化从世界经济发展新阶段的特征和我国国情出发,对工业化要求作了全面的阐述,进一步拓宽和丰富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的内容。新型工业化道路对中国基本实现工业化作出了科学规划,为我国实现工业化指出了明确的方向。2?中国已基本完成以原材料工业为重心的重工业化阶段,正在向以加工装配工业为主的高加工度化阶段转变中。新型工业化道路能够较快地实现中国的工业化,使世界工业化人口增加一倍。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还是对已有工业化道路深刻反思的结果,对发展中国家具有重大借鉴意义。发达国家工业化道路是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特别是快速发展时期,大多数是以能源高消耗、环境破坏为代价,往往遇到严重的资金瓶颈、技术瓶颈和市场瓶颈。显然,在人口、资源、环境等全球性问题日趋恶化、新科技革命和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的新国际环境中,这种特点的工业化道路难以重复,发展中国家必须找到新的发展道路。3?工业化是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是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新的科技革命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资源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我国必须突破传统工业化模式,走一条有时代发展特点、符合客观规律和我国国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第六节 如何走工业化道路。走工业化道路,政策和措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目标是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①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信息产业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环节。②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③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 ( http: / / www. / )服务业是加快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