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高三政治组《文化生活》二轮复习学案——专题十一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2009.4.10编写人: 审核人: 学生姓名:_________班级:_______【学习目标】——明晰高考考点灿烂的中华文化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中华文化的包容性③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①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②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③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知识链接】——把握知识内在联系,做好知识的拓展、整合【知识整合】——加强记忆,重点知识的理解、运用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2.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3.如何理解包容性?4.中华民族精神是什么?为什么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如何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5.准确理解爱国主义。【热点链接与训练】——了解相关热点,注重学以致用,多角度分析,总结升华解题方法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1.2009年3月21日,“吴门书道——中国书法名城苏州作品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中国书法以一种文字的书写方式和笔迹的律动,表现出书写者的情绪和审美的追求。与书法同源的中国画,同样表现出它的独特性,所谓梅兰竹菊的气节、松石的高风,正是艺术的人生写照。这说明①书法、绘画艺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③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④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是中华文化所特有的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2.很久以来,中国就有通过符号传递祝福的传统。窗体顶端窗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每个娃娃分别代表着一个美好的祝愿:繁荣、欢乐、激情、健康与好运。“福娃”向世界各地传递中国人民友谊、和平、积极进取精神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这说明A.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 B.中华文化呈现多国文化的丰富色彩21世纪教育网www.www.C.世界各国文化应该相互融合 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特有的包容性3.维吾尔族的《第七木卡姆朱拉》、蒙古族长调《成吉思汗》、纳西族《嫁女调》、鄂西土家族《神农溪纤夫号子》……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语言、曲调和歌声,展现在CCTV舞台上。人们为多姿多彩的民族音乐而激动,更为音乐盛典丰厚广博的文化内涵而感动。这从一个侧面表明①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代表着中华文化的前进方向 ②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③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④各民族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4.2008年12月4日,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在北京举行“走向世界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论坛”。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院长严隽琪作了题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创造民族文化新辉煌”的主题报告。要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必须做到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③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5.2009年1月20日,《汉字五千年》新闻发布会在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举行。该片通过生动展示汉字产生、发展、演变的过程及其在中华五千年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彰显中华文化独特魅力与风采,讴歌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旋律,提升中国国家形象。(1)阅读上述材料,你对中华文化产生了什么样的认识?(2)汉字在中华文化发展中起什么作用?5.(1)可以体会到中华文化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这从汉字的发展演化过程即可以看出来。汉字是汉语书写的最基本单元,其使用最晚始于商代,历经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诸般书体变化。秦始皇统一中国,李斯整理小篆,“书同文”的历史从此开始。尽管汉语方言发音差异很大,但是书写系统的统一减少了方言差异造成的交流障碍。(2)汉字和史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上述材料可以看出,作为文化的基本载体的汉字,它历史悠久,它在发展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6.萨马兰奇先生说过一句简单而经典的话:“奥运会的开闭幕式主要用来向不计其数的观众展示举办国的文化。”开幕式的设计者总是不遗余力地将本民族独具特色的东西展示给世界。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几千年来不仅创造了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更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和完整的礼仪规范。在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2008名乐手,一边击缶,一边高声吟诵着数千年前孔子写在论语中的名句,我们用独特的方式,表达北京最真挚的欢迎之情。欢迎所有热爱友谊与和平的朋友们来到北京,来到中国,欢迎所有热爱奥林匹克运动的朋友们来到奥林匹克大家庭。结合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请简要分析儒家思想历经二千多年仍被传承的原因?(2)为什么开幕式的设计者总是不遗余力地将本民族独具特色的东西展示给世界?(3)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儒家思想?答案:(1)①儒家思想历经二千多年仍被传承,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儒家思想是我们民族的伟大思想遗产,是中华民族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思想资源。③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然要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使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通过开幕式不遗余力地将本民族独具特色的东西展示给世界有利于展示中华文化的个性和特征;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有利于我们以文化的形式向世界正确全面传达中国人的心声,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3)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儒家思想:①运用科学的方法,努力挖掘、整理和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②将儒学研究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服务现实。③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要使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1世纪教育网www.www.二、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进伟大的事业1.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崇高精神的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主要表现在①民族精神是一定社会时代精神的挤出个源泉 ②民族精神体现民族性,时代精神体现先进性 ③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体现和延续 ④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历史积淀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浙江省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重要的一点就是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浙江精神”。如“千山万水、千难万险、千方百计、千辛万苦、千言万语”的“五千精神”和“既能做老板、又能睡地板”的“两板精神”。浙江精神体现了_________的民族精神。①团结统一 ②爱好和平 ③勤劳勇敢 ④自强不息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3.2008年,留给中国人太多的记忆。春节期间南方的特大冰雪;5月1 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特大地震,温总理做出重要批示: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重建家园;8月8日.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成功开幕;10月25日神七问天,中国人真正触摸太空……“多难兴邦”。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但每一次灾难,都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一次洗礼,是对民族力量的一次凝聚。面对灾难,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舍小家顾大家,使中华民族精神得到进一步升华。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材料共同揭示了什么文化信息 (2)从文化角度说明中华民族取得上述胜利的原因 【答案】(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2)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在人们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艰难险阻,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中华儿女创造美好明天的力量之源。②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繁荣强盛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战胜困难,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4. 2008年很不寻常,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大力弘扬2008年在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是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面对历史罕见的重大挑战和严峻风险,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显著成就,大力培育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当代中国人民的时代精神,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伟大力量!(1)中华民族精神和当代中国人民时代精神的核心是什么?(2)结合我国在2008年取得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显著成就,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在我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意义。(12分)在一次综合探究课上,同学们就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位同学说:“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把学习搞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 ( http: / / www. )代精神是大人们的事,对于我们是以后的事。”(3)请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21世纪教育网www.www.答案:(1)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当代中国人民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2)可结合“成功夺取抗击南方部分地区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斗争重大胜利,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成功完成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成功举办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沉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 等。假若结合“抗震救灾斗争”: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在抗震救灾斗争中产生了巨大力量,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证。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在抗震救灾斗争中发挥了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抗震救灾斗争的重大胜利,进一步增强了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有力地抵制了西方敌对势力“分化”、“西化”中国的图谋。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强基固本;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和不竭的精神动力。(3)①这一观点是片面的。②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要把学习搞好。学习任务中包含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容;搞好学习任务应做到知行统一,就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③青年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要自觉成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要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不仅仅是大人们的事和以后的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古代辉煌的历程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汉字史书典籍博大精深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中华瑰宝民族骄傲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之魂精神纽带精神支柱精神动力贯穿中华民族发展全过程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时代性必要性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提高民族素质增强国际竞争力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包容性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发展 历程范围 内涵独特性地域性民族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