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政治考前大归纳及考情分析:辩证法(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09年高考政治考前大归纳及考情分析:辩证法(1)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09年高考政治考前大归纳及考情分析:辩证法(1)
专题 辩证法
考情分布
年份及考卷 考 点 题型 分值
2007 春季文综 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单选题 4分
要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单选题 4分
全国文综Ⅰ 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单选题 4分
坚持矛盾分析法2道 单选题 8分
全国文综Ⅱ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单选题 4分
认识和利用规律 单选题 4分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非选择题 12分
全国文综Ⅲ 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办事情 单选题 4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非选择题 11
北京文综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 单选题 4
要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单选题 4
要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非选择题 10
天津文综 科学发展观 单选题 4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单选题 4
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非选择题 10
江苏政治 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 单选题 2
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单选题 2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单选题 2
要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单选题 2
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不定选 3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非选择题 8
广东政治 事物之间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单选题 2
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单选题 2
认识和利用规律 不定选 3
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办事情 不定选 3
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辨析题 11
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非选择题 5
2008 春季高考 科学发展观 选择题 4
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非选择题 8
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 非选择题 10
广西政治 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办事情 单选题 2
坚持适度原则 单选题 2
江苏政治 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单选题 2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单选题 2
用矛盾、联系、发展观点看问题 论述题 8
天津文综 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选择题 4
要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非选择题 9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事物之间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非选择题 12
全国大综合 要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单选题 6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单选题 6
浙江文综 要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单选题 4
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非选择题 11
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非选择题 10
湖南文综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非选择题 11
北京文综 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办事情 非选择题 10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非选择题 8
2006 春季文综 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单选题 4
事物之间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单选题 4
全国文综 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单选题 4
把握因果联系的重要性 单选题 4
认识和利用规律 非选择题 9
全国政治 要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不定选 3
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辨析题 10
考向走势
近三年高考针对本专题内容的考查有以下特点:?
1.从内容来看,近年高考命题对联系、发展和矛盾的观点都有涉及。其中,联系的观点侧重于考查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发展的观点侧重于考查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发展状态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发展原因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矛盾的观点侧重于考查事物是对立统一的,分析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2.从能力来看,本专题注重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要求学生从给定的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准确地揭示出题中所蕴涵的唯物辩证法道理。?
3.从形式上看,选择题或选用漫画图表,或引用诗词语录,或结合现实背景,一般从具体情境切入;非选择题往往提供时政材料,要求学生运用指定的哲理分析社会热点问题。?21世纪教育网www.
考训指南
1.抓住一个核心——矛盾分析法。?
2.掌握两个基本观点——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
3.全面把握各唯物辩证法道理之间的联系: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矛盾则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4.关注社会热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提出的新的执政理念,也是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旋律。
主干知识梳理
主干知识图示?
( http: / / www. )
主干知识归纳?
(一)全面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1)事物之间要构成因果联系,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时间上是先行后续的关系,作用上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后者才是构成因果联系的根本特点。?
(2)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3)整体和部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方面,二者的地位与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当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当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另一方面,二者不可分割。整体功能的形成离不开部分原有的功能,部分离开整体就失去了原有的性质和存在意义;同时,二者相互影响。整体的性能状态和变化会影响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并且整体和部分的地位是可以转化的。??
(二)联系、运动、变化、发展、矛盾之间的关系?21世纪教育网www.
(1)联系、发展、矛盾这三个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相互依赖的,它们正确反映了世界的基本特征和本质联系。其中,联系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双方的联系,它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正是由于事物的普遍联系,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才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矛盾事物自身所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事物的发展是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共同作用的结果,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2)联系构成事物的运动,没有联系就没有运动、变化和发展,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也离不开运动,是在运动的过程中实现的。所谓运动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它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变化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即量变)和性质的根本变化(即质变),是事物由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发展则是新事物不断产生,旧事物不断灭亡,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它们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事物的运动引起变化,变化有上升的、前进的,也有下降的、倒退的,既有量的变化也有质的变化。而发展要通过质变,是事物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变化。?
(三)与时俱进,坚持科学发展观,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这就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它要求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2)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看法。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的要求办事。同时,要正确掌握、科学运用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良好的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进而促进人类自身发展的过程。因此,发展经济既要遵循经济规律,又要遵循自然规律,充分考虑自然界的承载能力和承受能力。?
(3)总之,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就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弄清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而要做到创新,最主要的是要做到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结合起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前提和条件,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根据和目的,与时俱进则强化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创新内涵。?
(四)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21世纪教育网www.
(1)坚持矛盾分析法,首先要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因此,我们必须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坚持两点论、两分法。?
(2)坚持矛盾分析法,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侧面各有其特点。我们只有对事物的具体特点进行具体分析,才能把事物区分开来,并找到特殊矛盾的特殊解决办法。?
(3)坚持矛盾分析法,要善于把握重点与主流。在事物的多种矛盾中,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在矛盾的两个方面中,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主次矛盾与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在方法论上的要求具有一致性,都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反对片面的一点论和不分主次的均衡论。?
(五)事物发展的动力、根据、条件、状态和途径?
(1)事物发展的动力、状态、途径都是研究事物发展变化的,共同回答了事物如何变化发展的问题,都是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基本观点。不过,它们是从不同角度来揭示事物变化发展规律的。从原因上说,发展的源泉是矛盾(包括内因和外因),内外因揭示的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即事物为什么发展;从形式上来看,是从量变到质变,二者主要讲事物发展的状态;从途径上讲,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它们讲的是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2)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即根本动力),是发展的基础、源泉、根据,它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对事物的变化发展能够起加速或延缓作用,有时对事物的发展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内外因在事物发展中同时存在,缺一不可,外因要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3)事物的发展表现为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二者统一于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是渐变,事物自身性质基本保持不变,总是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质变是突变,事物的根本性质发生变化,使事物处于一种显著的运动状态。其中,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能够引起质变,在总体上数量不变,但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秩序上发生变化,也能引起质变。事物就是不断地经过量变和质变这两种状态,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
(4)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 ( http: / / www. )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事物发展的途径。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