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009年高三政治复习:选修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最新考点知识归纳梳理专题四 民主集中制: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1、人民的选择 历史的必然一、梦想的破灭:资本主义的制度行不通资本主义制度在近代中国行不通,这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旧中国的政治制度,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都没有改变其代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利益的本质,中国人民仍然处于被压迫、被奴役、被剥削的悲惨地位。只有彻底推翻剥削阶级统治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制度,建立新型人民民主的政治制度,才能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二、人民的选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雏形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和农民协会,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工农兵代表苏维埃,从抗日战争时期的参议会,到解放战争后期和建国初期各地普遍召开的人民代表会议,都是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人民民主而进行的探索。从中国革命的长期实践,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的政权,只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同这一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只能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历史的必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新中国成立前夕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地位,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奠定了法律基础。1953年,我国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历史上第一次普选,在此基础上自下而上逐级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奠定了组织基础。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正式建立起来。2、按照民主集中制建立的新型政体一、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选举出人民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国家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并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各司其职,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各项权力。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成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因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定着国家的其他各种具体制度。它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高形式和重要途径,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21世纪教育网www.二、确保国家权力协调高效运行的民主集中制1、民主集中制的地位及含义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原则是指民主基础上的集中与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原则。2、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国家权力运行中的体现从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看,一方面,各级人民代表受选民和原选举单位的监督,选民或原选举单位有权罢免自己选举出的代表。另一方面,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从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看,一方面,其他国家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另一方面,在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的前提下,其他国家机关依照法定分工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看,一方面,地方必须服从中央。另一方面,在保证中央统一领导的同时,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三、民主与集中的统一1、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民主是集中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人民的民主权利,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集思广益,才能实现正确的集中,制定出真正符合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方针、政策。离开了民主就不可能有正确的集中。集中是民主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和保障。离开必要的集中,民主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和目标,就不会有统一的意志和行动,人民当家作主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只有在集中的指导下,才能有健全的民主生活。2、怎样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的辩证统一关系。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克服官僚主义和极端民主化、无政府主义两种错误倾向。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每个公民,既要充分行使民主权利,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又要按照“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的组织原则办事,增强纪律性,维护中央权威和全国法律、政令的统一。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一、人民民主 广泛真实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动员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二、民主集中,优势明显1、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必要性实行民主集中制是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的必然要求。我国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和人民、整体和部分之间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这就决定了我国国家权力的运行,不能采用资本主义国家那种权力分立制衡的制度,而必须实行民主集中制。保障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和稳定的社会秩序,组织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既需要扩大民主,鼓励人民的政治参与热情,调动一切积极力量;也需要高度集中,汇集人民的智慧,调集全国的资源。便于人民参加对国家的管理,促进国家机关合理、高效运转,能够真正把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力量集中起来,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动员和组织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1、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民主制度的区别两者的经济基础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之上;西方议会民主制度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基础之上。两者的阶级实质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西方议会民主制度维护和实现资产阶级的利益。两者权力运行方式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西方议会民主制度按照三权分立原则建立。两者实施的效果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既避免权力过分集中,又避免权力过于分散、相互消耗牵制而导致低效率;西方议会民主制度下国家权力由不同国家机关掌握,难免相互消耗牵制,降低了效率。4、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坚持和改善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1、共产党执政的实质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支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正确处理党与人大的关系21世纪教育网www.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都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党对人大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党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坚持依法执政,实施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科学规范党委和人民代表大会的 ( http: / / www. )关系,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自己的职能,在依法履行职责的过程中,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使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3、坚持和改善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的意义有利于把党的主张与人民的意志统一起来,有利于把党的决策和决策的贯彻执行统一起来,有利于国家政权机关及其领导人员把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统一起来。二、坚定不移地实施依法治国战略1、依法治国的含义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2、坚持依法治国的必要性依法治国既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又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执政地位。坚持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3、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力。立法机关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制定法律,确保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行政机关严格依法行政,确保各项工作有序、高效地运行;司法机关要严格执法,确保司法公正、监督有力。还要完善法律监督体系,加强执法监督,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自觉守法。三、加强人大的自身建设1、加强人大自身建设的总体要求使人民代表大会真正成为全面担负起宪法赋予的各项职责的权力机关,成为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2、加强人大自身建设的具体要求进—步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的监督工作;进一步密切各级人大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更好地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建设;进—步完善人大代表的选举制度。四、如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1世纪教育网www.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做到:坚持和改善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科学规范党委与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党委支持人大依法履行自己的职责,人大在履行自己的职能时贯彻执行党委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不移地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不断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执政地位。加强人大自身建设。进—步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的监督工作;进一步密切各级人大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更好地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建设;进—步完善人大代表的选举制度。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要更好地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实践,反对照搬西方的议会制和三权分立制。www.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