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二框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编制人:张新玲 )一、课标要求:1.内容目标:引述宪法对公民政治权利和义务的有关规定,说明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2.提示与建议:(1)了解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以及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2)理解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3)通过具体实例分析,引导学生全面理解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二、知识导学:自主学习 问题探究(一)生活中的政治权利与义务公民与国家形成了 的关系,国家通过 规定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以及应履行的 义务。(二)神圣的权利 庄严的义务1.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1)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内容: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 的 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 。【点拨】选举权不能笼统地说是选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是选举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即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利。注意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修饰与限制。②政治自由。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 、 、 、 、 、 的自由。③监督权包括: 、 、 、 和 等。2、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维护 、 、 、 。(三)参与政治生活 把握基本原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 的原则。表现: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 ,平等地履行 ,平等地 法律。【点拨】这里的“平等地适用法律”是“司法平等”而不是“立法平等”。我国法律只能反映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不能反映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意志和利益,在立法过程中不能对敌对分子讲平等。但在法律的执行过程中,对所有公民而言都是平等的。2. 坚持 与 统一的原则。(1)关系: ; ; ;(2)要求:一方面,要树立 意识,珍惜公民权利;另一方面,要树立 意识,自觉履行公民 。【点拨】公民政治权利的相对性: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任何政治权利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是权利与义务的辩证统一。3.坚持 利益与 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 上是一致的。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 国家利益,这是公民 的表现。 1. 试比较:公民与人民两个概念。2. 试比较权利与权力两个概念。3. 辨析:选举权的主体是全体公民。4.判断: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自由,可以随意行使自由权利。5.判断:监督权是公民基本的政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6. 判断说明:只有享受权利才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变现。7.判断并说明:公民的权利与义务都可以放弃。8.判断: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凡是公民的权益,国家都要尊重和保护。三、知识整合:21世纪教育网www.四、自我检测: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在我国,公民与国家形成了新型的关系,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1——3题。1.上述材料这意味着A.公民都可以直接管理国家 B.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公民的政治自由不受约束 D.公民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2.下列属于我国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是A.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公民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政治自由C.公民的监督权 D.公民所有的民主权利3.国家制定相应的法律,保障公民真正享有和行使政治自由。这说明A.法律就是政治自由 B.政治自由离不开法律的保障C.法律是对政治自由的限制 D.政治自由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4. 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公民在行使监督权时A.可以随时随地的质问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C.不得捏造和歪曲事实 D.应完全依照自己的意志行使5.2008年10月14日,中央有关部门召开全国县市区主要领导接待群众来访和中央国家机关干部下访督导活动总结交流电视电话会议。周永康要求采取各种便捷的方式,确保群众顺畅反映诉求。这一要求,有利于公民①行使选举权 ②行使监督权③参与政治生活 ④行使被选举权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6.2008年9月17日,第63届联合国大会总务委员会,决定不将瑙鲁、冈比亚等极少数国家提交的所谓“台湾参与联合国专门机构活动”的提案列入联大议程。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站在历史的新高度来审视和处理两岸关系,维护台海的和平稳定。这表明公民有①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 ②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利益的义务 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7.在我国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是A.公民的权利 B.公民的义务 C.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D.宪法和法律8.“170万名奥运志愿者的微笑是北京最好的名片”。北京奥运会期间,在北京的大街小巷,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城市志愿者用热情、周到、细致的服务,向中外宾客展示着微笑和真诚。志愿者这样做,是因为公民有A.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B.依法行使民主权利C.履行维护国家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D.坚持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9.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A.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同样的权利、履行同样的义务B.公民的一切权利都受法律保护C.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D.任何公民在立法上都是平等的10.2008年8月25日,海南文昌市委原书记谢明中因索贿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2500多万元,被海南省海南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由此成为海南省目前查处的金额最大的腐败分子。这反映了①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 ②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受法律制裁③民主是专政的基础 ④国家在依法实施处罚方面对任何公民一律平等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1.在我国,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这意味着A.公民要自觉做到先履行义务再享有权利 B.权利和义务都是不能放弃的C.每个公民在法律上都具有同样的权利和义务 D.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近年来,“人肉搜索”这种做法在网上盛行,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对此褒贬不一。从社会道义的角度,人肉搜索会 把一些法律无法惩治的无良之人揪出来示众,充斥了社会正义感;但“人肉搜索”毫无顾忌地公布别人隐私、个人信息,甚至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12——13题。12.网络可以让人们自由交流情感、发表自己的见解。这说明公民依法享有A.言论自由权 B.集会、结社权C.批评建议权 D.申诉、控告权13.也有人利用网络,随意暴露他人信息、肆意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这一行为A.是正确的,因为公民有言论自由 B.是正确的,体现了民主的真实性C.是错误的,没有看到人民是国家的主人D.是错误的,没有认识到自由是相对的、受限制的14. 2008年8月1日,《反垄断法》实施首日,律师李方平便剑指中国网通,以中国网通北京分公司对客户实施差别待遇,违反《反垄断法》第17条为由,向网通索赔1元。近年来,各地不断出现为公共利益而诉的公民,这些为公益而诉的公民A.正确地行使了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B.没有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C.其行为是把公众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D.滥用法律赋予的权利,扰乱社会正常秩序15. 2008年9月28日,我国航天员在顺利完成首次空间出舱任务后安全返回,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五星红旗飘扬太空,世界目光聚焦中国。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作为国家一员的光荣。公民应该树立这样的“国家意识”,这需要公民①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结合起来 ②只对国家履行义务,不应该强调自身权利③否认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矛盾 ④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A.①② B.①④ C. ②④ D.③④二、非选择题16.在我国,公民与国家形成了新型的关系。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以及履行的政治性义务。请简要说明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履行的政治性义务有哪些?21世纪教育网www.17.辨析:有人认为,“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是广泛的、真实的、绝对的。” 请评析这一观点。18.2008年6月28日,贵州省瓮安县城发生一起严重的围攻政府部门和打砸烧突发事件。一些人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冲击县公安局、县政府大楼,造成公共财产的严重损失。结合有关知识,说明上述材料给公民行使权利的启示。第二框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问题探究】1.(1)含义不同: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是一个法律概念;人民在我国是一个政治概念,是与敌人相对应的概念。②(2)概念范畴不同:公民概念范围比人民的范围广,既包括人民,又包括不属于人民范畴但具有我国国籍的人。(3)公民一般是个体概念,而人民往往是群体概念。2.权利是一个法律概念,一般指赋予人们的权力和利益,即自身拥有的维护利益之权。权力是一个政治概念,一般是指有权支配他人的强制之力,它总是和服从联 ( http: / / www. / )结在一起。3.该说法错误。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我国拥有选举权的主体空前广泛,但并不是所有公民都有选举权,属于下列情况的公民没有选举权:(1)未满18周岁的公民;(2)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因而该说法不够确切。4. ×。5.×。6.×。7.×。该说法错误。权利与义务不是完全对等的,权利可以放弃,但同是义务的权利不能放弃,像受教育、劳动等,并且义务不能放弃,必须履行。8.×。【自我检测】一、选择题1.D 2.A 3.B 4.C 5.B 6.B 7.D 8.C 9.C 10.C 11.D 12.A 13.D 14.A 15.B 21世纪教育网www.二、非选择题16.公民的政治权利主要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公民应履行的政治性义务主要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17. (1)我国公民享有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民主自由权利,在政治上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等,在我国这些权利和自由有制度、法律和物质来保障,这是公民政治权利的广泛性、真实性的表现。(2)公民政治权利的广泛性、真实性并不意味着民主政治权利的绝对性。绝对的民主权利和自由就是没有任何束缚的,这种状况在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存在。任何政治权利和自由都是在法律许可范围内。(3)如果人人都强调自己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绝对性而忽视公民的义务,必然造成整个社会的无序发展,最终导致个人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受限。(4)因此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任何政治权利和自由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是广泛的、真实的、绝对的”这一观点是片面的、不准确的。18.(1)公民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自己的权利,坚持依法行使。(2)公民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树立义务意识,在行使权利时,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尽到对国家、社会和其他公民的责任;不能因为享有权利,而不履行义务。(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不能因为追求自己的利益,而去损害国家的利益。(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法律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所以,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打击报复信访人,信访活动也必须依法有序地进行。(2)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统一的。我们一方面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另一方面也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违法信访、打击报复信访人等行为都没有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所以新的信访条例有上述规定。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