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艺术生特训】高考思想政治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艺术生特训】高考思想政治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学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重点知识】
一、消费及其类型
1.影响消费的因素及提高消费水平的途径?
消费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
(1)①居民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要发展经济,增加居民收入。
②居民的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预期收入的影响。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③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要缩小收入差距缩小,促进社会公平。
(2)物价的变动影响人们的购买力。国家要要科学调控、稳定物价。
(3)消费还受消费观念、消费心理的影响。此外还受商品质量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
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要提高商品质量;要规范市场秩序,净化消费环境,制定刺激消费的相关政策
2.消费类型
(1)按交易方式的不同: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
(2)按消费目的的不同: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拓展提升】正确认识贷款消费
(1)从消费对象看,贷款消费主要用于购买大宗高档耐用消费品以及大额服务。
(2)从消费群体看,贷款消费对于那些收入稳定,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又没有太多积蓄的年轻人来说,不失为一种可行的选择。
(3)从注意的问题看,贷款消费应坚持适度原则,充分考虑自己的偿还能力,避免因贷款消费而影响未来生活。
(4)从意义角度看,合理的贷款消费既有利于满足消费者的生活需要,提高消费者的生活质量,又有利于发挥消费对生产的拉动作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
1.消费心理:从众消费心理、求异消费心理、攀比消费心理、求实消费心理
【特别提醒】不能认为从众心理、求异心理和攀比心理都是不正确的。除了攀比心理是不健康的之外,对从众和求异心理都应辩证分析,不能简单否定。
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要求 注意点 意义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与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  ①经济承受能力是动态的,并不否定贷款消费②包括不抑制消费和不超前消费③与勤俭节约是一致的 ①避免了消费的盲目性、攀比性和滞后性,是一种理性消费②有利于提高个人的生活水平和质量③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坚持从个人的生活实际需要出发  ①要避免盲目跟风②要避免情绪化消费③物质消费、精神消费要协调 ①有利于养成良好的消费心态②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5R ①主旨: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②核心:可持续性消费③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一致的 ①有利于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有利于保护消费者身心健康②有利于生产者提高产品质量,生产绿色环保产品③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艰苦奋斗、戒奢从俭 ①艰苦奋斗精神,任何时候都应该发扬光大②崇尚节俭并不是抑制消费 ①是国家自立自强和个人战胜困难、成就事业的精神财富②有利于个人优良品德的形成和情操的陶冶
【巩固练习】
4. (2014·新课标全国Ⅰ)下图是某国20年来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的变化图。从图中可以推论出该国居民(  )





①消费行为越来越不理性  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③日用品消费支出不断增长 ④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15年高考上海政治17)2014年我国内地公民出境游首次突破1亿人次,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客源市场。出国旅游趋势热的根本原因是人们( )
A.受从众心理影响 B.追求生活质量 C.收入水平提高 D.闲暇时间增加
3. (2015·安徽高考)出境游作为一种大众消费,其需求量(Q)受出境游价格(P)、居民收入(M)等因素影响。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图中能正确反映P与Q、M与Q关系的图形有(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015年高考福建文综政治31)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当一国的通货膨胀率持续以两位数的水平变化时,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 B.百姓的储蓄意愿明显降低
C.生产者投资欲望减弱 D.工薪阶层处于有利的地位
5.(2015年高考浙江政治24)“双十一购物狂欢节”那天,不少商家推出购500元商品返还280元购物券的活动,很多消费者为了获得购物券而凑足购买500元的商品。狂欢之后,一些消费者发现“凑单”购买的许多商品是自己不需要的。这些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A.是求异心理引发的,不值得提倡 B.是攀比心理引发的,并不可取
C.违背了理性消费的原则 D.违背了适度消费的原则
6.(2016·高考全国Ⅲ卷文综政治·13)时下出现了一个新的消费群体——试客。这一群体在购物前先从网络上索取相关商家的免费试用品,经过仔细试用并与其他使用者相互交流后才决定是否购买。试客的购买行为
A.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是求异心理主导的消费
C.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D.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7.(2017年高考江苏卷政治5) 当前,消费需求日益呈现新变化和新趋势,人们更加偏好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领域的消费。据统计,2016年1月至11月,体育服务业、健康服务业和养老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4. 4%、16. 4% 和17. 1%。材料表明
A.第三产业已成为我国主导产业 B.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处于支配地位
C.人们的收入水平得到大幅提高 D.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不断增加
8.(2019全国文综二14)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853元,同比增长6.2%;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0%;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6.2%,比上年提高17.4个百分点;基本必需品消费支出占比下降,通讯器材列和化妆品类的消费支出分别同比增长11.7%和13.5%。上述信息表明:
①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②居民消费改善,恩格尔系数下降
③消费品供给丰富,产业结构日益完善?? ?④高档品消费增加,居民消费趋于理性
??? A.①②??? ??B.①④?????C.②③???????D.③④
9.(2019浙江)小明和小红原打算先买房再结婚,后得知政府将很快出台一系列平抑房价的措施,于是两人决定先结婚,等将来合适的时候再买房。他们在买房问题上的态度转变说明:
A.消费受到商品未来价格预期的影响?B.消费行为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
C.消费受到商品未来供给预期的影响 D.消费受到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答案解析
D 注意是增长率,不是绝对数,因此增长率虽然在下降,但只是增长的速度降低了,总体还是在增长③符合题意。这里不是一部分人买日用品,一部份人买奢侈品,看不出收入差距拉大,②错误。人们收入提高,日用品增长率下降,奢侈品增长率提高,意味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这是正常现象,排除①。
C考的是根本原因,因为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所以选C,其他的是非根本原因。
B 需求量(Q)与出境游价格(P)成反比,①正确,②排除。其需求量(Q)与居民收入(M)正相关,④正确,③ 错误。
B当一国的通货膨胀率持续以两位数的水平变化时,物价上涨,纸币贬值,因此会增加当前消费,百姓的储蓄意愿明显降低,B符合题意。居民的生活质量会降低A错误,生产者投资欲望会提高,B错误。 工薪阶层处于不利的地位,D错误。
C狂欢之后,一些消费者发现“凑单”购买的许多商品是自己不需要的,说明是盲目从众,违背了理性消费的原则。其他的都不符合题意。
免费试用品,经过仔细试用并与其他使用者相互交流后才决定是否购买,说明消费者很理想,因此选D,其他的错误。
D 体育服务业、健康服务业和养老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说明人们的消费水平在提高,选D。ABC夸大。
A消费、投资、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材料中“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6.2%”,可知消费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巨大,①选项正确。“基本必需品消费支出占比下降”,其他消费支出增加,②选项符合题意。③④不符题意。
A 后得知政府将很快出台一系列平抑房价的措施,决定现在不买房,说明受到价格预期的影响。A符合题意,BCD错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