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教案之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教案之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1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教案之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考点导航
1.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
2.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3.人大代表的产生
4.人大代表的职责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6.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二、知识网络
性质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地位
人民代表大会 职权
国家权力机关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性质、作用
我国的 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
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 产生的方式与任期
制度 人大代表的职责和权力
政体与国体的关系
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我国的政体
含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民主集中制 人大和人民的关系
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表现 人大与其他国家机构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及地位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内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三、考点疏理
(一)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1、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宣称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并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我国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性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地位: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3)职权:最高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①立法权:制定法律的权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是我国的立法机关。省、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备案。
②决定权: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县级以上人大常委会,依法决定国家和本行政区内重大事项的权力。
③任免权: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进行选举、任命、罢免、撤职等权力。
④监督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一府两院”的工作的权力。
(4)常设机构: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以便更好的发挥最高权力机关的作用。
3、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性质: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2)作用:决定地方一切重大问题,并负责监督实施。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共同构成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完整体系,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4、人民代表
(1)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
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全国人大代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地方各级人民代表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2)产生的方式与任期
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各级人大代表任期五年。
(3)人大代表的职责和权力
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人民代表与人民的关系:人民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代表人民在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人民代表的权力:除审议各项议案、表决各项决定外,还享有提案权和质询权。提案权是指人民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的权力。质询权是指人民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政府等机关的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回答的权力。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1、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1)我国的政体
①政体是一个国家的政权机关的组织形式。也就是通过什么方式、制度来组建国家政权机关的。
【注意】
(1)国家机构一般由国家元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组成。不同国家在具体设置上有所不同。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它与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国家权力机关,并同其他国家机关共同组成我国的国家机构体系。
(2)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一个国家的政体总是体现国家的阶级性质,为维护国家性质服务。
②我国的政体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了我们的政体只能是采用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人民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必然选择,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是: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
(1)含义: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民主是集中的基础,只有充分发扬民主,才能形成正确的集中;集中是民主的保障,只有统一人民的意志,才能维护人民的根本权益。离开民主的集中和离开集中的民主,就会导致专制独裁和无政府主义。
(2)表现: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在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负责,受人民监督。
在人民代表大会的活动中,法律的制定和重大问题的决策,由人民代表充分讨论,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对违反人民意志和利益的,或不称职的代表,人民有权依法予以罢免。
②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构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权力机关,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我国权力机关集中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各国家机关分工实施,各司其职,国家机关之间存在着权力制约和监督。既有利于权力机关在民主基础上集中统一行使权力,又有利于其他国家机关在集中指导下依法行使民主职权。
③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我国中央集中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各地方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分工实施。体现了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的统一。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及地位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得以实现。可见,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内容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在普选的基础上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是建立其他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真正保证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3)实践证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治制度。
(4)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
四、典例解析
【例1】(09海南卷10)为督促和支持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依法行政,推进我国义务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2008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分赴黑龙江、湖北、云南等省对当地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这标明
①最高行政机关必须向全国人大负责 ②国家机关必须贯彻依法治国原则
③全国人大具有执法和检查职能 ④人大常委会是人大最高权力机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具有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和立法权,不具有执法和检查职能,故③的说法错误;人大常委会是人大的常设机构,故④的说法错误;排除含③④的选项,本题选A项。
【例2】(08广东卷13)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建议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选举法的修改列入2008年立法计划,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这一建议反映了( )
A.人大常委会享有国家立法权
B.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其职权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
C.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D.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解析】A项错误,只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才享有国家立法权;B项不符合题目要求;材料中没有提到人民民主权利的广泛性问题,C项不选。
【答案】D
【例3】(09山东卷29)环渤海地区包括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五省市。在近代,该地区是列强侵略的重点也是中国人民抗争最激烈的地区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这地区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山东省将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作为融入环渤海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
措,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九次代表大会的决议和山东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省“十
一五规划纲要,均捉出要加强该经济区的规划建设,山东省人民政府组织相关学科领域的
专家进行了大量研究论证,并于2008年制定出台了《黄河三角洲高教生态经济匡发展规划》
依据材料回答,该规划的确立过程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 5分)
【解析】本题以山东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为切入点,考查政治和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考核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题中,中国共产党、人大、专家和政府在该规划的制定过程中都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因此应从相关主体分析和阐述。
【答案】①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九次代表大会的决议,体现了党是中国特色社会王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或“体现了党的政治领导”),
②山东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大行使了决定权,
③政府组织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进行了大量研究论证,体现了公民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王决策,有利于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
④省政府制定出台发展规划体现了政府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
⑤该规划确立的整个过程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
(若答出“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断发展’等言之有理的答案,可酌情给分)
五、巩固训练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安徽省阜阳市人大与阜阳市其他国家机关如阜阳市政府、阜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等的关系是( B )
①阜阳市人大处于最高地位
②阜阳市其他国家机关都是阜阳市人大的下一级行政机构
③都是阜阳市的国家权力机关;
④其他国家机关都由肇庆市人大产生,对其负责,并受其监督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从起草到通过,历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五次审议,广泛征求意见,基层劳动者的声音得到了反映。该法制定过程表明 ( C )
A.政府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B.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最高立法权
C.我国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D.公民能直接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
3.某县坚持开展人大代表述职活动,通过人大代表的述职,人民群众对人大代表的监督由评议转变为对履职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当地百姓形象地把这种做法称为人大代表的“赶考”。该县人大代表的“赶考 ( A )
①表明人大代表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②有利于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行使国家权力
③体现了公民具有对人大代表进行社会评议的义务
④是公民对人大代表行使监督和质询权的体现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国家兴旺发达、社会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要保证,其组织和活动最重要的特点是 ( B )
A.健全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体制机制 B.国家机构实行了民主集中制
C.政府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相互制约 D.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5.参加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基层代表大幅增加,其中农民工的当选成为了媒体聚焦。人大代表不管来自哪个地区,也不管来自何种行业,都 ( B )
①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 ②可以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③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④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
6.阳光财政、民主财政,指的是公共财政的决策、执行的程序、资金的流向都必须公开。人大代表对公共财政的决策、执行程序、资金流向进行监督的过程中,主要行使了 ( B )
A.立法权 B.质询权 C.提案权 D.决定权
7.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于2008年1月17日至25日在广州举行,大会听取了省政府的工作报告,并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长。这表明省人大行使的是( C )
A.提案权、审议权 B.监督权、决定权 C.监督权、任免权 D.质询权、审议权
8.2008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下列关于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①他们都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②他们都是通过直接选举、差额选举产生的
③他们是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 ④他们都有提案权、立法权和监督权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9.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的发挥政府的服务性功能,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国务院提出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 D )
①国务院机构改革并不改变政府机构的性质
②全国人大对各级政府机构的设置拥有决定权
③在国家权力的行使上全国人大和国务院既分工又合作
④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0. W市人大常委会向市民公开征集未来5年立法项目与建议草案,10天内共收到市民意见2081件次,其中立法建议221件,60%以上的市民建议被采纳。这表明( A )
①w市人大常委会在立法活动中坚持了民主集中制原则 ②人大常委会在立法活动中有必要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 ③地方人大常委会具有制定地方法规的权力 ④人民群众在立法活动中享有提案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1.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是中央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了全国政协、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负责人、无党派人士以及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形成的。《建议》形成的过程,是充分发扬民主的过程,比较好地集中了各方面的智慧。
国务院听取各方意见,制定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草案》。
2006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听取了全国政协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审议了国务院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草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成为今后五年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结合材料,用学过的政治生活知识回答:
(1)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我国的哪些政治制度
【答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全国人大审议并通过“十一五”规划的过程,体现了我国国家机构实行什么组织和活动原则?并简述这一原则的表现。
【答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主集中制原则。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12.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会议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全国人大代表审议并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等,大会共收到代表们针对医疗、住房、教育、安全、环保、“三农”等问题的数千件议案和批评建议。
(1)上述材料如何体现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代表分别行使职权的?
【答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全国人大审议“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体现了了决定权和监督权;全国人大代表审议工作报告及大会收到代表们议案和批评建议体现了人大代表行使了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和质询权。
(2)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答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人民在普选的基础上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③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④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等。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