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文化与生活 一、文化与生活(一)文化与社会1.文化的内涵与特点(1)文化的内涵:它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2)文化的特点: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2.文化的形式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3.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作为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它能够在人们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4.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经济、政治和文化三者的关系: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2)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的影响。(3)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对阻碍社会的发展。5.文化与综合国力(1)综合国力,又称国家力量、国家实力、国际竞争力,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物质力和精神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合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这些物质力量是基础。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一个国家和民族,没有思想文化上独立,就不会有政治上经济上的独立。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3)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4)我国应如何应对: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二)文化对人的影响1.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2.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深远持久的影响:①无论表现在交往的方式、思维的方式上,还是生活方式的其他方面,都是深远而持久的。②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文化对人的影响1.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2.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深远持久的影响:①无论表现在交往的方式、思维的方式上,还是生活方式的其他方面,都是深远而持久的。②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启发:我们应主动向上的学习优秀文化,参加健康的文化活动,远离避免错误的思想和错误的知识对我们的影响。3.丰富精神世界,促进全面发展(1)丰富精神世界①优秀文化能够丰富有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也是塑造健全人格的过程②改革开放以来,空前繁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促进了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民主法治意识大大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文明、开拓进取、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成为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2)增强精神力量①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而由此产生的精神力量,往往历久不衰,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②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种先进文化总是给人以无穷的精神力量,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优秀儿女,谱写一曲又曲威武雄壮的人生乐章。(3)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①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也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过程。②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的全面提高。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文化传承与创新(一)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世界各种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可见诸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思想理论、文学艺术、民居建筑、风俗习惯成等各个方面。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1)民族文化具有世界文化的共性: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性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性。(2)民族文化具有自己的个性:民族文化有自己的个性: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三、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一)灿烂的中华文化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怎样理解)(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古老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汉字和史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中华文化在近代经历了衰微的过程。今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续写中华文化的新的篇章。(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其中,我国的文学艺术,以其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地置。在古代,中国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中华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各地文化各具特色又互相交融;中华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各民族文化共同形成并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住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3.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4中华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是:①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能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它们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丰富多彩。②各兄弟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③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二)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①地位: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2.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它是民族凝聚的强大精神力量,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爱国主义表现在实际行动中:①建设祖国,繁荣祖国 ②反对侵略,保卫祖国 ③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④维护国家尊严,展现民族风采3.薪火相传: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之中,体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主要措施)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主心骨”的作用。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思想的影响。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5.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①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更高地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在现代化建设和社会进步过程中,高昂奋进的民族精神能产生巨大的力量,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力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已成为表明综合国力强弱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面对敌对势力的西化思想入侵挑战,要顶住霸权主义的种种压力,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就必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⑤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民族精神能够凝聚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形成强有力的向心力,把全国各族人民聚集在党的周围,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⑥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