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人教版地理七下第9--10章知识点归纳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9春人教版地理七下第9--10章知识点归纳

资源简介

第 2 页 共 2 页


极地地区
名称 范围 中心 代表动物 特殊名称
南极地区 南纬66.5°S(南极圈)以南的区域 陆地(南极洲) 企鹅 “冰雪高原”、“白色沙漠”、“风库”
北极地区 北纬66.5°N(北极圈)以北的区域 海洋(北冰洋) 北极熊
(P92图10.1:找出南极洲、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P93图10.2:找出北冰洋、亚洲、欧洲、北美洲)
1.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酷寒、干燥、烈风。原因:①南极地区处在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很小,阳光微弱,一年之内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最少;②海拔高,地表被冰雪覆盖,反射了部分太阳辐射;③低温使南极大陆形成了强大的高压中心,降水稀少而风力很大。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方,素有“世界寒极”、“冰雪高原”之称。此外还被称为地球上的“白色沙漠”和“风库”。冰山是南极大陆附近海面显著的自然景观。
2.北极地区气候特征:北极地区绝大部分为大洋,因此气温不像南极那么寒冷,降水量比南极地区多,风速也远不及南极。
在北极点,每个方向都指向南方;在南极点,每个方向都指向北方
3.资源:南极地区是一个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地下埋着丰富的矿产;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沿海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还有原始的自然环境。
4.科学考察的宝地:目前,已有18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140多个科学考察站,1985年2月14日在南极洲乔治王岛上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1989年2月26日,建立中山站。(记住两个考察站在P101图10.2中的位置)。长城站在中山站的西北方,中山站在长城站的东南方。中山站有极昼极夜现象(因为中山站位于南极圈以内,而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中山站位于东半球(印度洋沿岸),长城站位于西半球(大西洋沿岸)。
●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和平利用南极,1959年12月,澳大利亚、阿根廷等12个国家签订了《南极条约》。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南极条约》。
●为什么我国南极考察站都是在2月建站? (因为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为南极地区的暖季,气温高些;其次这时正值极昼期,白天时间长,利于开展科学考察活动和建站。)
●我国建立的南极考察站:长城站(第一个建立);中山站;昆仑站(2009在南极最高点建立了我国首个位于南极大陆内陆地区的科考站)。
南极洲拥有的世界之最:①跨经度最广的大洲(360°) ②海拔最高的大洲 ③气候最寒冷的大洲


附:世界之最:
1)世界最大的水电站---长江三峡水电站(其次是伊泰普水电站)
2)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
3)世界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 ---俄罗斯
4)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6600千米)、 第二长河---亚马孙河 、第三长河---长江、第四长河---密西西比河
5)世界面积最大的洲:亚洲(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
6)世界海拔最高的洲:南极洲(平均海拔2350米)。
7)世界海拔最低的洲:欧洲(平均海拔约300米)。???
8)世界最大的洋:太平洋(面积约1.8亿平方千米)。
9)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300万平方千米)。?
10)世界最大的岛:格陵兰岛(217万平方千米)。
11)世界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或南洋群岛20000多个)。
12)世界最大的海:珊瑚海(479万多平方千米)。
13)世界最大的内海:地中海(250万平方千米)。
14)世界最大的咸水湖,最大的内陆湖,最大的湖泊:里海(37万多平方千米)。?
15)世界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82400平方千米)。
16)世界最深的湖:贝加尔湖(1620米)。
17)世界最大淡水湖群:北美五大湖(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安大略湖)??
18)世界最长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15000千米)。?
19)世界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9000千米)。
20)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600万平方千米)。
21)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500多万平方千米)。
22)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4000米以上)。????
23)世界最长的裂谷带:东非裂谷带(长6000千米)。
24)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大河----亚马孙河
25)世界陆地的最低点---死海
26)世界上含沙量最大,最难治理的河流----黄河 ????
26)世界面积最小的国家—梵蒂冈
27)世界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
28)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































































































第 2 页 共 6 页


美国
1.范围:共有50个州,其中本土48个州和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
2.地理位置:
(1)纬度位置:美国本土大部分处在北温带,只有阿拉斯加大部分位于北寒带,夏威夷州在热带。
(2)半球位置:美国位于北半球和西半球。
(3)海陆位置:本土西临①太平洋,东临②大西洋,北与加拿大相邻,南与墨西哥和③墨西哥湾相邻;阿拉斯加临北冰洋和太平洋;夏威夷位于太平洋北回归线附近。
3.移民国家:移民是美国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美国是世界第三人口大国。人种主要为白种人;原住居民为印第安人;华人和华侨最多的城市是旧金山、洛杉玑和纽约。
4.地形:呈南北纵列分布,西部高大的高原和山地(落基山脉)、中部广阔的中央平原、东部低矮的山地(阿巴拉契亚山)。平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以上,耕地广大。
5.气候:美国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美国年降水量由沿海向内陆递减。
6.河流、湖泊: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长河,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为农业灌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美国在其优越的自然条件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业,成为世界上的农业大国,许多农产品的生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美国是世界上出口农产品最多的国家。
7.主要农业带
乳畜带、玉米带、小麦带、棉花带、亚热带作物带
8.美国的工业
(1)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美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工业现代化的程度高,工业部门齐全,产值世界前列,新产品种类丰富,产量大,许多工业产品量居世界前列,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美国成为第一经济强国有一关键因素,美国始终注重发展知识经济,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目前,美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来自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是位于旧金山东南的硅谷。
(2)三大工业区
工业地区 主要资源 运输条件 主要部门 主要城市 工业类型
东北地区 煤、铁 大西洋沿岸有许多良港,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水运便利 钢铁、汽车、化学 纽约、华盛顿、芝加哥、底特律? 传统工业
西部地区 森林、金矿 太平洋沿岸的良港和贯穿美国东西的铁路等 飞机、电子等 旧金山、洛杉矶、西雅图 高新技术产业
南部地区 石油 墨西哥湾的港口和便利的铁路运输 石油、宇航 休斯顿、亚特兰大、新奥尔良 高新技术产业
9.资源消耗大国:美国发达的经济,是建立在大量消耗全球资源和破坏地球环境的基础之上的,因而美国也是世界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和废物排放国,应对世界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负主要责任。??



































































































第 1 页 共 6 页


巴西
1.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和面积均居世界第五位,巴西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他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玛雅文明)。居民多由白种人、混血种人、黑种人构成。巴西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种约占40%,黑种人占6%,印第安人不到1%,有少数日本人和华人,因此,拉丁美洲是一个有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位置:大部分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东临大西洋。
2.巴西的世界之最:最大的平原A亚马孙平原;最大的高原B巴西高原;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C亚马孙河。是世界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记住P85图9.20: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亚马孙河、大西洋、巴拉那河、圣保罗、巴西利亚、里约热内卢)。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热带雨林的作用:①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②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③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④调节全球气候⑤提供木材⑥提供良好的生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雨林受破坏的原因:农民不断垦荒寻求土地、修路、砍伐优良木材、发展采矿业、开辟大型农牧场。 带来的后果:引起了深刻的环境问题。森林遭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珍贵的野生动物遭劫,全球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3.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巴西铁矿储量大、质地优良,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主要分布在东南部,伊塔比拉露天铁矿是巴西最大的铁矿山。石油、煤炭能源缺乏。在现代工业方面,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已经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家的行列。农业是巴西重要的国民经济基础部门。巴西是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出口国,咖啡(被称为咖啡王国)、甘蔗、柑橘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农作物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一带。
图中D处(巴西与巴拉圭交界处)有目前世界已建成的水电站中规模第二大的伊泰普水电站。
4.巴西的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而且大城市十分集中,城市人口占到总人口的3/4,面临非常严重的城市化问题(城市化问题的表现: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城市公用设施等资源紧缺、社会贫困人口增多、城市社会福利事业压力大、社会治安混乱)(不用死记硬背,会简单列举几个即可)。圣保罗——巴西最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也是世界特大城市之一。巴西利亚—巴西的新首都(首都从沿海的里约热内卢迁至中部高原巴西利亚)。
●巴西政府在1990年提交了《巴西环境报告》,表明了改变以往以环境为代价的开发方式,转向可持续发展的新开发方式的决心。1992年6月,联合国大会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21世界议程》。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