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价 格 变 动 的 影 响开平市开侨中学 冯伟坡新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即新课标)在内容上和结构上对思想政治课进行了较大的改革,也对政治科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怎样上好政治课,以适应现代新的课堂教学改革,我们进行了不断的尝试,现推出了《价格变动的影响》这节课例,请专家和同行斧正。一、知识目标(1) 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的知识: 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含义(2)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的知识: 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需求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3)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际的问题,针对经济生活中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解释导致价格变动的原因,并说明价格变动前后企业的供给量和消费者的需求量都发生了什么变化.二、能力目标:本课的教学,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透过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复杂现象认清问题本质的能力,从而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水平。在学习“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时,让学生初步了解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决定和调整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及开发新产品是处于什么样的考虑。通过探究,分析这些问题,有助于深化学生对现实经济生活的认识,提高他们认识和参与日常经济生活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在市场经济生活中,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购买商品是比较经济合算的,从而可以提高其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市场活动的自主性、竞争性和独立精神。四、课堂教学过程[导入]课前布置问题要求学生周末回家进行社会调查(课前提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社会调查所了解的情况,回答:当物价发生变动时,自己家对消费品的需求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生):当蔬菜的价格上涨时,自己的母亲会减少蔬菜的购买,转而会增加对肉类或豆类的购买(师):对。多种多样的肉、菜使自己家的饭桌上增加了丰富的食品,但也增加了家庭的生活开支。我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商品。而商品价格的变化往往很直接影响了我们的生活,乃至社会的生产。那么商品价格的变化发生变动时,对生活和对生产有什么样的影响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主要内容。首先。我们来学习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一、价格对生活的影响(板书)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实际上是通过对人们需求的影响来实现的。一般说来,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商品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购买对它的购买。我们通过下列图表把微波炉这种商品的需求随价格的变动情况描述出来。(多媒体)需求表 价格(元/台) 需求表(万台)A 4000 10B 3000 50C 2000 120D 1000 200如果以横轴OQ表示微波炉的需求量,纵轴OP表示商品的价格。按照需求表中的数字在图中标出相应的点。大家看会连成一个什么样的线?通过上面的需求曲线,我们可以得出:商品的需求量Q同商品价格P成反方向变动。即商品的价格P越高,需求量Q越少;价格 P越低,需求量Q越大。这种普遍现象被称为“需求定理”。由此可见,商品的价格变化影响着人们的家庭生活消费。一般来说,当商品价格提高时,人们会减少购买,减少消费;当商品价格降低时,人们会增加购买,增加消费。下面我们来思考下面第一个问题(多媒体展示)。当价格上涨或下降时,自来水和空调的需求量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二者变化的区别在那里?如果你是自来水公司的经理和空调公司的经理,你想通过降价来提高你的销售量,可否?(师)大家用3分钟来讨论这个问题。(师)同学们讨论的很热烈。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这个问题。(多媒体)当自来水和空调这两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或下降时,它们的需求量会发生什么变化呢?(生)它们的需求量会 出现相应的减少或增加。(师)接着大家在想一下,自来水作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和空调作为高档耐用消费品,它们对价格的上涨和下降的反应相同么?(生)不同(师)那么是自来水对价格的反应大还是空调对价格的反应大?(生)空调对价格的反应大。(师)为什么会这样呢?用经济学知识如何解释这些现象?自来水作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是用来满足人们生活所必需的。即使是自来水的价格上涨,人们也不会因此而减少对其的需求,你不能因为自来水价格的上涨而不去喝水,做饭,洗衣等;即使自来水的价格下降,你也不可能把用来买肉、买菜的钱花在买自来水上,用自来水来充饥。相反,当空调的价格发生变动时,人们对它的需求量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为什么呢?因为空调等高档耐用消费品不是一种生活必需品,对某些低收入家庭来说,更是一种奢侈品,人们在决定购买这样的商品时都要考虑自己家庭的收入和购买力。价格的细微变化都有可能对购买者的决定产生影响。这里就涉及一个需求弹性的问题。所谓需求弹性,即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商品的需求对价格变动的反应能力。包括商品的价格下降时需求量随之增加的程度和商品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减少的程度。不同的商品对价格的反应能力不一样,他们的价格弹性也就不同。价格下降时需求量不能大量增加的商品,我们认为它的需求缺乏价格弹性;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大量增加的商品我们认为它的需求富有价格弹性。大家结合课本第15页的两幅图来理解这个问题。(师)大米和金项链哪个商品的需求弹性大?(生)金项链的需求弹性大(师)对。大米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无论其价格发生怎样的变化,对人们的需求的影响是很小的,也就是其需求弹性小。而金项链则相反,所以说金项链的需求弹性大。根据以上我们所学的知识,同学们来回答:如果你是自来水公司经理和空调公司经理,想通过降价来提高其销售量,可否?(生)空调公司经理可以采用降价来增加销售量,而自来水公司则大可未必。(师)根据不同商品的需求弹性不同,降价不一定管用。空调通过降低其每台售价,来提高空调的销售数量,它的总销售收入仍然是增加的,这就是平常所说的“薄利多销”;相反,如果它的价格很高,消费者的需求量会减少,销售数量也相应很少。你的总销售收入仍然是很少的。对自来水公司的经理来说,就不必采用这个销售策略。因为它的需求弹性很小,即便是降价,增加的幅度也是很小的。这样你的总收入并没有相应增加,还有可能会出现亏损。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多媒体展示)当手机的价格下降时,手机的需求量会发生一个什么样的变动?手机卡的需求量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那么手机和手机卡之间是一个什么关系?如果你是联通公司的首席执行官(CEO),你会采取一个什么样的销售策略来推动CDMA的销售?当移动公司的“大众卡”相对于联通公司的“市话王”价格下降时,“市话王”的需求量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如果你是联通公司的首席执行官(CEO),你会采取什么样的销售策略来应对?(师)当手机的价格下降时,根据需求规律,手机的需求量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生)增加(师)那么,随着手机的增加,人们会不会增加对手机卡的需求?(生)会(师)为什么呢?(作出疑惑状)(生)因为没有手机卡,手机就不能通话,就不能满足人们消费的需要。(师)回答的很好。就是说为了满足人们通话的需要,手机和手机卡必须同时使用,二者缺一不可。那么大家可以想一下,当手机的价格上升或下降,人们对手机的需求量也会相应地减少和增加;随着手机的减少和增加,人们对手机卡的需求量也会相应的减少和增加。二者是呈同方向变动的。参看《经济生活》,手机和手机卡之间是什么关系呢?(生)互补关系,二者互为互补品。(师)回答的很好。大家看课本第16页第3段,课本是如何给互补商品下定义的。如果两种商品共同满足人们的一种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商品。(师)根据需求规律,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将引起它的互补品的需求下降;反过来,一种物品的价格下降,将引起它的互补品的需求上升。作为联通公司的经理,你怎么来推动CDMA的销售呢?根据互为互补品的需求规律,我可以降低或预交话费而送CDMA的销售策略,以便把顾客吸引过来,一旦顾客购买了CDMA机,必然要重复购买CDMA卡,这时顾客将发现CDMA机一点也不便宜,但已别无选择。这叫做“要想取之,必先予之”。(师)当“大众卡”相对于“市话王”的价格下降时,会导致“大众卡”的需求量上升,“市话王”的需求量减少。大家想一下,这是为什么?“大众卡”与“市话王”是一个什么关系?(生)互为替代关系(师)那么什么是互为替代品呢?(一学生)如果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互为替代品。(师)根据需求规律,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将引起它的替代品的需求上升;反过来,一种物品的价格下降,将引起它的替代品的需求下降。(问)如果你是联通公司的销售经理,你怎么应对“大众卡”的降价行为?(学生)有很多手段,比如降价,提高服务态度等。(师)回答的很好。“大众卡”与“市话王”是互为替代品,二者互为竞争对手,自己的产品有可能被“大众卡”替代的可能性。所以一方面可以降价来应对,另一方面可以使自己的产品朝个性化方向发展,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售后服务等方法,来减少竞争对手的产品对自己产品的替代程度,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长胜不败。学习了价格对生活的影响,下面我们来学习价格对生产的影响。二、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板书)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实际上是价格变动对企业供给的影响(板书)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以一个案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多媒体展示)现在,设想你与你的同学想利用放假时间勤工俭学,你们最后决定利用暑假在步行街摆一个售卖珍珠奶茶的摊位。如果你们将想法付诸实践,你们经营珍珠奶茶的行为实际上与生产并销售产品的一般企业已经没有多大差别。(师)在这里,你能否回答,你们经营珍珠奶茶的目的是什么呢?(生)赚钱(师)对。作为勤工俭学,不能否认直接目的是希望赚得尽可能多的钱。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够接触社会,体验生活。你经营珍珠奶茶就有一个投入与产出的关系,获得的利润等于销售收入与产销成本之差。因此,为了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你必然要调整生产和销售,努力使收入与成本的差额最大。可以想象,选择合适的产量就是你要面对的首要问题。基于这样的思路,你愿意提供多少数量的珍珠奶茶,与珍珠奶茶的价格和它的成本等因素有关。(师)价格变动对生产影响的第一点表现是什么?(生)调节生产。(一)调节生产(板书)(师)价格变动是如何调节生产的?我们结合珍珠奶茶来说明。我们知道,珍珠奶茶的价格和销量的积等于你的销售收入。所以你愿意提供多少数量的珍珠奶茶与珍珠奶茶的价格有关。即收入=单位商品价格 X 商品数量。(1) 当珍珠奶茶的价格较高的时候,销售珍珠奶茶的收入也就比较高,假定这时生产珍珠奶茶的成本不变,生产和出售珍珠奶茶是有利可图的。因此,珍珠奶茶的供给量大,赚钱也多。这时候,你们的选择将是什么呢?(生)为了赚更多的钱,将尽可能多生产珍珠奶茶。(2)相反,当珍珠奶茶的价格较低时,赢利的空间就小了,对你们的经营就不太有利了,你们将减少生产珍珠奶茶。在价格更低时,你们将发现出售珍珠奶茶的收入根本无法弥补你们经营的成本。为了避免亏损的扩大,你们会终止营业,结果你们对珍珠奶茶的供给减少为零。我们可以列出珍珠奶茶的供给表。(多媒体展示)珍珠奶茶的供给表价格(元/杯) 供给量(杯)A 5 100B 4 75C 3 50D 2 25E 1 0横轴OQ表示商品的供给量,纵轴OP表示商品的价格。按供给表中的数字在图中标出相应的点,将各点连接起来,所形成的线即为供给曲线。供给表和供给曲线表明,商品的供给量同商品的价格成同方向变动。即商品的价格越高,供给量就越大;价格越低,供给量越小。也就是说价格和供求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关系。当商品供不应求的时候,该商品的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这时生产者会主动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当商品供过于求时,该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这时生产者会主动压缩生产规模,调减产量。生产扩大——供过于求——价格下降——获利减少——生产缩小获利增加——————— 价格上涨 ————————供不应求(师)接着我们来分析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第二点表现。那这个表现是什么呢?(生)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提高劳动生产率(板书)(师)我们仍然结合生产珍珠奶茶这个例子来说明。随着珍珠奶茶价格上升,不仅鼓励了原有的珍珠奶茶的经营者增加产量,而且会吸引新的经营者加入。表现为越来越多的人会加入到生产和销售珍珠奶茶的行列。当如此多的人做珍珠奶茶的生意时,情况会怎样呢?到了那时候,也许步行街上每隔五、六米,就会有一个与你们相同的摊位在叫卖珍珠奶茶。步行街上的人流量是一定的,珍珠奶茶的销售量也就是一定的。你与你的同行为了争夺有限的顾客不得不各出奇招,最常见的办法就是竞相降价。结合前面所讲内容,如果你生产一杯奶茶的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一杯奶茶的成本较高,降价的空间太小。可以说你处在一个不降价就卖不掉,降价又会亏本的两难境地。相反,如果你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本低,降价的空间大,你就会在价格竞争中乃至生存竞争中更具有优势。(师)大家思考一下,如何降低生产奶茶的个别劳动时间?(生)要提高生产奶茶的劳动效率,加强管理,引进新的设备和技术等,争取在比较短的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物美价廉的产品出来。(师)回答的很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市场的激烈竞争,促使商品生产者不断地改进技术、改善管理,发展生产力,从而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价格变动对生产影响的第三点表现。是什么呢?(生)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三)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板书)(师)为什么说价格变动会要求生产者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呢?我们结合前面的内容来分析一下。“马克思曾经说过从商品到货币(W-G)的变化,是商品(W)的惊险的一跳,如果这个跳跃不成功的话,摔坏的不是商品(W)而是商品的生产者。”你作为一个生产珍珠奶茶的生产者,为了尽快地把珍珠奶茶卖掉换回货币,你就要生产出质量上乘、口感好、适销对路的珍珠奶茶,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就是说别人还没有发现这个市场的时候,你能够占领这个市场;当别的竞争者也进入这个市场上,你要提供比别人优秀的商品。优秀的商品就是质量高的商品。商品的质量高就意味着这个商品的使用价值好,对人们有用。在这里有一个“使用价值”的概念。(板书)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略为讲解)。(知识扩展)如果经营珍珠奶茶的人太多,竞争过于激烈,珍珠奶茶的价格太低,经营珍珠奶茶的利润就非常微薄了。聪明的你也许考虑改变经营方向,转向经营更为有利可图的食品,譬如搞烧烤食品,做到“人优我转”。“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这是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基本要求,也是现在市场经济中我们参与市场生产竞争所必备的能力和经营策略。(归纳总结)这一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两个问题。一个是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一个是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根据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做以下思考题:1、懂得了“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较小”的道理,你能说明为什么粮食丰收后,会“谷贱伤农”么?2、依据所学知识,分析消费品价格上涨对消费者的消费会产生什么影响。(简评)笔者依据新课标设计的本节课例,完全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立足于生活,反映生活,与生活紧密联系,力求体现经济生活以人为本的理念,合乎学生认知事物的逻辑和实际需要,使他们能品味到经济知识的有用性、经济思想的科学性,和道德教育的实在性。并且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给以恰当的评价。本节课采用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充满民主的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尤其是结合学生自己的社会调查,把实际经济生活图表化、理论化地表现出来,引导学生把书本知识实践化,把实际知识理论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使学生对理论知识获得新的认识,能力和觉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新课标课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