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科目版本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章节课名第三单元 第3课 水结冰了学习目标科学概念当环境温度低于0°C,水的温度下降到0°C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过程与方法观察、记录冰的特征,并比较冰和水的相同与不同。观察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及其他变化。情感、态度、价值观乐于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初次感受、体验物质状态的变化。重难点当环境温度低于0°C,水的温度下降到0°C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具体环节设计教学环节页码内容1.教师上课1.集中话题1.1把水放在冷冻室里面,一天后水有什么变化?是什么使水发生了变化?2.探索调查1.2观察冰:仔细观察冰,冰是什么颜色的?隔着冰能看到其他物体吗?冰块有固定形状吗?1.3用手触摸冰块,有什么感觉?1.4比较冰和水,它们有哪些相同的特征和不同的特征?用韦恩图做比较。1.5通过比较我们会发现:水是液体,冰是固体。1.6液体的水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变成冰呢?说说你们的看法。1.7让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一下。准备器材:保温杯、试管、温度计、食盐、冰块、水。1.8 1.9 1.10在碎冰里面加入较多的食盐(加入食盐可以制造更低的温度),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并记录水温的变化。1.11观察到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1.12请同学们按照这个实验方法完成实验,并注意试管里水的状态以及温度的变化。3.回顾反思1.13实验完成后,请同学们相互交流观察到的现象。说一说,水在什么温度时会结冰?什么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1.14在正常情况下,我们会观察到水在0°C以下的时候就会开始结冰。有些同学的实验可能并不成功,这需要你们好好思考一下问题出在哪里。是不是冰块太大了?是不是试管没有很好的与冰块接触?多试几次相信你们一定会观察到水结冰的过程。2.学生自学1.跟我学2.1通过视频我们了解下制作冰的方法。2.学生练习2.2想一想,在什么季节我们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冰?这是为什么?2.3答案:冬季,因为冬季气温比较低,往往会低于0°C3.拓展资源1.教学设计3.1 word0012.常见问题3.2(1)本课的实验应该怎样准备?本课教学前,教师尽可能为学生准备好充足的冰块,尤其是观察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的活动,每个小组都需要一杯冰块。(2)观察水结冰的实验教学建议观察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的活动,需要比较长的教学时间。为使实验效果明显,建议尽量使用纯净水(水中杂质少,容易结冰),水量8毫升左右即可,盛水的试管应选择细而短的。选择细的试管作容器,有利于热传递,加快水结冰的速度;选择短的试管,可方便观察试管中水的变化及温度计的读数。另外,冰块中加的食盐,也要尽可能多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