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力在哪里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搜集事例,感受到生活中的力无处不在。??? 2、通过一系列活动,探究力对物体运动和形状的影响,力有大小和方向。(二)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的普遍存在。??? 2、知道力对物体运动和形状的影响,力有大小和方向。(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到乐趣。教学重难点:? 通过一系列活动,探究力对物体运动和形状的影响,力有大小和方向。教具准备:1、教师准备:篮球、铁钳、核桃2、学生准备:橡皮泥(面团)、弹簧、直尺、细木棍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提问:你能用什么方法使讲桌移动吗??????指名学生说出方法并让学生上来演示。2、刚才大家想的办法都使讲桌移动了,尽管方法各不一样,但是它们的共同之处都对讲桌施加了一个什么?(先让学生说,学生很快说出“力”后,板书:力)二、自主探究:(一)、感受力的存在。1、出示一个篮球,你有没有办法让移动中的篮球停下来?上来试一试。(师生互掷篮球)。2、你看到力了吗?力是什么样子的?(为难学生,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力是无形的,我们只能感受到力的存在。)3、请大家仔细观察,看看你能感受到力的存在吗?(1)、(双手轻轻拿住一根粉笔),感受到力了吗?(2)、(用力掰断粉笔),感受到力了吗?当????????????时,我感受到了力。你能用简单的箭头表示核桃受力的情况吗?4、学生用树枝感受力的存在,试着说出自己的感受。全班交流。5、打开书40页,看书上的四幅图,小组讨论,感受力的存在。(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6、学生活动:试着利用身边的物体感受力的存在,将你们的研究成果展示到黑板上,只要有成果,可以自由上来写。7、在我们生活中,你还能感受到力的存在吗?(可以安排讨论)8、师生共同总结得出:力无处不在。9、提问:我站在这儿,有力存在吗?晚上睡觉时有力存在吗?(为难学生,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进一步巩固力无处不在。)(二)、力对物体的影响1、通过前面几个我们感受力的活动,你发现力对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影响?2、力除了对物体的运动有影响,对物体的其他方面还有影响吗?3、(出示橡皮泥)拿这块橡皮泥,用力捏一捏,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学生汇报,全班交流(注意即时性评价和他评)(三)、力的大小和力的方向1、扳手腕活动(1)、教师提问:边玩边思考:获胜主要靠什么?为什么扳手腕特别费劲呢?(2)、学生活动,教师参与指导(3)、学生汇报,全班交流(4)、要精确测量力的大小,就必须使用弹簧秤,下节课我们要详细的研究用弹簧秤测力的方法。2、开关门活动(1)、让两个学生上来,一个开门,一个关门(2)、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3、总结得出:力有大小;力有方向,三、总结、评价1、你感觉你这节课表现怎么样?为什么?2、、小游戏双方各伸出一只脚,顶在一起;都伸出一只手,也拉在一起,用力将对方拉向自己,(课外延伸)四、下课。?教学反思?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中的第一课。本课的教学目标是组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力的经验和体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力的存在;感受到力有大小,力有方向;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和力对物体形状的影响,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到乐趣。由于力是无形的,我们只能从力作用到物体上的效果来认识力,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些抽象,难理解,所以我把感受力的存在以及力对物体的影响作为本课的重点。在清楚感受到力的存在的基础上,认识到力有大小、方向,从而为后面的四课学习降低难度,打好基础。基于这个考虑,我把教材内容分成了两课时,在后一课时中详细研究用弹簧秤精确测量力的大小大方法。这节课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通过几个简单的任务来引入课题,让学生理解力是无形的,我们只能感受到力的存在。接下来通过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力的存在,认识到力是无所不在的。在感受力的过程中渗透力对物体形状、运动的影响。通过两个典型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力有大小,力有方向。最后以一个力的游戏作为课后延伸,让学生继续研究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