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测量力的大小》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个单元属于物质科学领域的力学知识板块,学生在生活中对力已有初步的感受。这个单元从研究小车的运动开始,转到力的概念认识,然后才进入本课的学习。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是全新的一节课。 每一种工具的出现,都是顺应时代的要求,经过人们不断地尝试和改良才最终形成的。本课属于使用科学工具的教学课,如果只是单纯地让学生认识、学会使用弹簧秤,学生通过一节课地学习能比较轻松地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我们经过思考,觉得是否可以换一个角度来引领孩子探究:让学生经历测力计的产生、改良的过程,体会到工具的产生源自于生活的需求,在使用中不断完善,又最终服务于人类的生活。? ?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认识测力计的各个部分,知道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 2、技能目标:经历测力计产生,改良的过程。科学规范地使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3、情感目标:体会到工具的产生源自于生活的需求,又能更好地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弹簧测力计的产生、改善的过程。? 教学难点:正确、科学地使用弹簧测力计。? ?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 教师:一袋米,一袋沙子,橡皮筋、弹簧、棉线、ppt课件 分组:橡皮筋、弹簧、铁架台、板、笔、一袋米,3袋等重的沙子、记录纸、弹簧测力计 【教学流程】 ? 时间分配 师生活动 听课记录 2 ? ? ? ? ? 2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 ? ? ? ? ? ? ? ? ? ? ? ? ? ? ? ? ? ? ? 2 一、导入 1.教师出示一袋沙子和一袋米提问:猜一猜谁更重一些?并说说为什么这样猜。 学生猜测说理由。 你能用什么方法比较出来? 2.学生掂一掂,说说哪个重。 师:这些都是我们的猜测和感觉,是否准确呢? 二、探究活动 1.教师出示棉线、弹簧、橡皮筋,学生选择并说理由。 教师板书:橡皮筋??弹簧 ?????????????有弹性 ??????????物体重,伸得长 2.?用弹簧、橡皮筋比较一袋沙子和一袋米的轻重活动 怎么利用橡皮筋来比较一袋沙子和一袋米的轻重呢? 学生讨论后,演示如何用橡皮筋比较一袋沙子和一袋米的轻重。 3.学生分组实验,用橡皮筋和弹簧比较一袋沙子和一袋米的轻重。 4.实验过程中,教师随机提供学习任务单和材料,要求是:比出一袋沙子、两袋沙子和三袋沙子能够使橡皮筋(弹簧)伸长多少。 5.学生领取新的实验材料:2袋大米、任务单。继续实验。 活动任务2????????第(?????)小组 实验提示:一边挂一边观察,并思考: 1.一袋沙子能够使橡皮筋伸长多少?用记号笔画出。两袋沙子和三袋沙子呢? 2.一袋沙子能够使弹簧伸长多少?用记号笔画出。两袋沙子和三袋沙子呢? 完成实验的小组整理好材料放入盒中,小心把板从铁架台上取下,铁架台放到边上。 仔细对比画好的2排刻度,小组讨论:有什么不同? ? 6.汇报1:对照记录纸上的刻度指出:一袋沙子和米谁更重。 汇报2:对比记录纸上的刻度,说一说.一袋沙子两袋沙子和三袋沙子能够使橡皮筋和弹簧伸长多少??以及2排刻度有什么不同。 7.小结:弹簧的刻度间距基本相等,橡皮筋的刻度间距不相等,弹簧更合适作为测量物体轻重的工具。 8.延伸:如果老师在弹簧上挂4袋沙子,你觉得刻度会在哪里? 学生画刻度,并说理由。 挂第四袋沙子验证。 老师这里有一袋小石子,你可以知道这袋小石子有多重吗? ? 三、观察、认识、使用弹簧测力计 我们班的同学真了不起,我们发现了古人经过很长时间的生活和劳动才发现的规律,而且还用弹簧制作了一个简易的测量工具。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不断的改进,人们制作了弹簧测力计。板书:弹簧测力计 1.出示弹簧测力计图片,指出:这个弹簧测力计哪些地方进行了改进?你还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看看哪个小组发现得多? 2.?学生领取弹簧测力计观察并讨论。 3.学生汇报弹簧测力计的特点。 4.学生测量一袋沙子的重量。 5.汇报数据,提问:老师提供给大家的沙子是一样重的,为什么大家测出来不同? 学生汇报。 请一个同学演示测量的过程,明白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要点。 6.测量一袋米的重量。 四、小结揭题 1.?通过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2.今天学习的内容谁来想个题目? ? ? ? 【板书设计】 ? 测量力的大小 橡皮筋?????弹簧????? 有弹性 物体重,伸得长?? ?????????????????间距不相等????间距基本相等? 弹簧测力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