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开篇以三大国粹之一的中医中药为引线:2006年,一些人提出“中医是伪科学”“废除中医”等观点,在社会上引发激烈争论。中医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我国传统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强调人与自然界协调统一的“天人合一”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也直接缔造了中医学的基本框架。但是由于中医学缺乏清晰的理论体系和现代科学理论的研究,在近代西医传入中国后,其作用受到置疑。特别是在19世纪30年代,西医将西方近代医学引入了中国,由于近代西医建立在科技发展基础之上,所以其发展与科技发展同步。同时, 近代中国由于清政府的腐败,中国社会长期动荡不安,统治集团投靠西方列强,列强保护下的西医在与中医的对峙中占据了优势。中医在劣境中艰难生存,发展缓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医学积极坚持中医走科学化道路,探索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一方面坚持继承和发扬传统中医学的宝贵遗产,另一方面将传统中医药优势和特色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 ,把现代诊疗技术、生命科学理论和基因技术等引入到中医学的发展中来,推动了中医学向前发展,并逐步走向世界市场。因此,《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开宗明义: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在与疾病长期斗争的过程中积累的宝贵财富,其有效的实践和丰富的知识中蕴含着深厚的科学内涵,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让学生通过我国中医学在发展过程中继承了什么?发展了什么?继承:传统中医学思想,辨证治疗,传统的诊疗方法发展:把现代科学技术引入中医学,促进了中医学的发展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于是得出: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然后以毛泽东“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该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要求我们必须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我们就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同时我们必须铭记教训:“五四”前后,有主张复古也有主张革新还有主张别的。当时有人提出“打到孔家店”的口号,确实在近百年中起了个坏头,到“文化大革命”更是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中国传统文化被否定,孔子成了“孔老二”,知识分子都被穿了小鞋戴了黑帽,一些家谱、文物等以“破四旧”的名义,损失惨重。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破四旧”: 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成千上万的家谱毁于文革,不计其数的文物毁于一旦。中华民族遭遇了一场人为的“大出血”,文化遭受重创。中华民族文化在五千多年中,历经磨难,内战、外侮,改朝换代,仍然没有被摧毁。而在“文革”中,中华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特别是中国家谱文化,更是经受了一场“红色革命”,“传家宝”当成“下脚料”,许多家谱、祖宗画像、祠堂等文物被红卫兵烧的烧,砸的砸,不少地方荡然无存,不少百姓已经寻根无门。然后,展示徐悲鸿的马,虾等画面,介绍作为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的徐悲鸿,以画马著称于世。他的素描和油画则渗入了中国画的笔墨韵味,他的作品融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显示了极高的艺术技巧和广博的艺术修养,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典范,在我国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巨大作用。这种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手法发展了中国的绘画艺术,是对中国绘画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同时通过最后的综合探究:她们是来自中国各大艺术院校的毕业生;她们能演奏多种中国民乐;她们着装性感时尚、站立表演,将拉丁、爵士和摇滚融入古典之中;她们在国外获得空前成功,在国内却遭到骂声一片。2001年6月,13名分别来自中国音乐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和解放军艺术学院等著名艺术院校的女孩组成了女子十二乐坊。她们表演所使用的乐器主要有:古筝、扬琴、琵琶、二胡、竹笛、箫、葫芦丝、独线琴等中国乐器。直到2003年,制作人王晓京带领“乐坊”转战日本市场,经过成功包装一举成为日本家喻户晓的明星,随后在美国的演出和唱片发售也获得空前成功。然而这一切却不足以让女子十二乐坊“享誉”内地,有关争议依然堆街填巷。你是如何看待女子十二乐坊的?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女子十二乐坊带给我们什么启示?这样学生所学知识就获得升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